-
题名在时间里体验家园废失——解读《今生今世的证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克中
-
机构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2,共3页
-
文摘
有论者指出.刘亮程是当下作家中对时间有着深刻而独特体验的一位。他的《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库车》以及《虚土》和《凿空》,都是依附于时间之上的一个个存在。我以为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种见解,刘亮程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今生今世的证据》,亦正可以此作为解读视角。
-
关键词
《今生今世的证据》
解读视角
时间
《一个人的村庄》
家园
高中语文教材
独特体验
刘亮程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每个人的村庄都在沦陷——破译《今生今世的证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开东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6,共5页
-
文摘
刘亮程是一个极具特点的写作者,号称乡村哲学家。在我看来,他是散文史上一个崭新的另类。探讨乡土散文,他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
关键词
《今生今世的证据》
破译
沦陷
村庄
个人
乡土散文
写作者
刘亮程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别解《今生今世的证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蔡焕杰
-
机构
浙江省温州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9期47-49,共3页
-
文摘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极具冲击力的散文,但其主旨人们理解不一。
-
关键词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别解
创作个性
冲击力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循循善诱的教学境界——点评《今生今世的证据》课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新
倪友宁
-
机构
上海光明中学
上海市南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2期33-34,共2页
-
-
关键词
刘亮程
散文
《今生今世的证据》
中学
语文
教学案例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实录
- 5
-
-
作者
杨文贵
-
机构
江苏羊尖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教学实录
现代散文
苏教版
高中
语文
《今生今世的证据》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今生今世的证据》备课四字法
- 6
-
-
作者
吴淑华
朱珊群
-
机构
浙江省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6,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5YJA880013)
浙江省舟山市教科规划课题(201628)研究成果
-
文摘
文学作品教学的共性内容,不是从体裁角度确立的内容,而是从文类角度确立的内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种文学样式,从体裁讲,有其个性,但从文类讲,有其共性.这种共性来源于我国古代文论的四个字:言、象、情、志,也即段双全老师所谓的"文学作品备课四字法".
-
关键词
《今生今世的证据》
字法
备课
文学作品教学
文学样式
古代文论
内容
体裁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