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银幕中警察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嬗变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培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3,共4页
从时间维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上映过模仿外国刑侦探案题材的影片,但涉及叙述中国警察的工作内容的电影是“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斗争新形势而诞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反特主题影片《无形的战线》(1949)标志着属于中...
从时间维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上映过模仿外国刑侦探案题材的影片,但涉及叙述中国警察的工作内容的电影是“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斗争新形势而诞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反特主题影片《无形的战线》(1949)标志着属于中国警察的叙事影片首次出现在类型电影谱系之中,随后涌现出一系列以叙述敌特斗争为主线的优秀电影,例如《草原上的人们》(1953)、《寂静的山林》(1957)、《今天我休息》(1959)、《铁道卫士》(1960)、《冰山上的来客》(1963)等。这类影片普遍采用二元对立的冲突叙事模式,紧贴“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公安干警为叙事中心,以“敌——我”关系为主导构成叙事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电影制片厂
类型电影
《今天我休息》
叙事主线
审美嬗变
《草原上的人们》
时间维度
铁道卫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银幕中警察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嬗变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培武
机构
河南警察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3,共4页
文摘
从时间维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上映过模仿外国刑侦探案题材的影片,但涉及叙述中国警察的工作内容的电影是“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斗争新形势而诞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反特主题影片《无形的战线》(1949)标志着属于中国警察的叙事影片首次出现在类型电影谱系之中,随后涌现出一系列以叙述敌特斗争为主线的优秀电影,例如《草原上的人们》(1953)、《寂静的山林》(1957)、《今天我休息》(1959)、《铁道卫士》(1960)、《冰山上的来客》(1963)等。这类影片普遍采用二元对立的冲突叙事模式,紧贴“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公安干警为叙事中心,以“敌——我”关系为主导构成叙事主线。
关键词
东北电影制片厂
类型电影
《今天我休息》
叙事主线
审美嬗变
《草原上的人们》
时间维度
铁道卫士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银幕中警察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嬗变
徐培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