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智要录》与《三五要录》所阐述的中国乐调理论——十二世纪后期中国七声音阶在日本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国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6-82,共7页
本文是 2 0 0 1年笔者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太平洋邻里协会周年会议中发表的论文的中文译本。全文以藤原师长 (1138- 1192 )编纂的两部乐谱集—《仁智要录》与《三五要录》为参考蓝本 ,探讨中国唐代(6 18- 90 7)的乐调在传入日本后 ,于... 本文是 2 0 0 1年笔者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太平洋邻里协会周年会议中发表的论文的中文译本。全文以藤原师长 (1138- 1192 )编纂的两部乐谱集—《仁智要录》与《三五要录》为参考蓝本 ,探讨中国唐代(6 18- 90 7)的乐调在传入日本后 ,于日本平安时期 (794 - 1192 )后期的应用状况 ,其中以探求中国七声音阶理论在日本平安后期的变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智要录》 《三五要录 七声音阶 调子 调弦 调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一均七调”的新观念
2
作者 翁志文 周纯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使编钟的演奏合乎礼制、仪式,阶级,以及颗数最少的需要;周纯一由雅乐团音乐的长期实践中,悟出"一均七调"的观念,与林谦三"之、为调式"不同,可解读中国宫调理论的一些争论性问题。作者最初认为,这大概是一种赞成... 为使编钟的演奏合乎礼制、仪式,阶级,以及颗数最少的需要;周纯一由雅乐团音乐的长期实践中,悟出"一均七调"的观念,与林谦三"之、为调式"不同,可解读中国宫调理论的一些争论性问题。作者最初认为,这大概是一种赞成或反对黄翔鹏"同均三宫"的说法;但经研究后,发觉对于宫调理论的认识,能启重新思考之效,或者至少可以因而看懂某些文章。而且,此一观念有可能乃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一种音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调 编钟 雅乐音阶 《仁智要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