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轨并行模式中在线诉讼的同意规则 被引量:7
1
作者 程睿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11,共22页
在线诉讼是司法制度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新型诉讼方式。当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双轨并行时,两种诉讼方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奠定了制度基础。基于多元诉讼目的,在衡量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 在线诉讼是司法制度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新型诉讼方式。当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双轨并行时,两种诉讼方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奠定了制度基础。基于多元诉讼目的,在衡量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当事人诉权与法院审判权、程序选择权与法院审查权关系的基础上,我国的在线诉讼采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在线诉讼程序选择权是一种程序形成权,其行使需经当事人同意。当事人同意是程序选择权的载体,围绕当事人同意设置的程序和制度构成同意规则。法律在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时,也要求当事人遵循权利保障与自己责任相一致的逻辑。在线诉讼同意规则重构了诉权与审判权之间的法教义学关系,根据二阶构造理论,可以将当事人同意分为选择适用在线诉讼方式的同意和选择在线审理案件之具体程序的同意,两个阶段当事人同意的规则和法律效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并行诉讼模式 在线诉讼 当事人主义 程序选择权 同意规则 二阶构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证据规则体系化的三重逻辑及其制度展开 被引量:4
2
作者 段陆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M0007,M0008,共12页
虽然《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四个“专条”对区块链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做了初步规范,但如何形成裁判者主观上敢于认定、客观上可以准确认定区块链证据,同时能够实质性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系统性制度,依然值得深思。从科技融入司法... 虽然《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四个“专条”对区块链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做了初步规范,但如何形成裁判者主观上敢于认定、客观上可以准确认定区块链证据,同时能够实质性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系统性制度,依然值得深思。从科技融入司法的现实动因以及理论诉求来看,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区块链证据规则至少要考虑以下三种具有层次递进性的逻辑:一是基于区块链信任机制的真实保障逻辑,二是基于科学认知区块链技术特征的差别对待逻辑,三是基于数字正当程序要求的权利保障逻辑。基于这三重逻辑,可以体系化地构建区块链证据真实性推定规则,准确把握技术原理设定区块链证据审查认定规范,保障当事人实质性诉讼权利的制度规范。未来依然可以按照三重理论逻辑推进在线诉讼区块链证据规则的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证据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 数字信任 真实性推定规则 数字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诉讼入法正当性的公共法律服务理论支撑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104,共11页
在电子诉讼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在线诉讼已经呈现出民事诉讼过程逐渐从司法审理裁判场景转化为民事司法程序公共法律服务应用场景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规范体系建构可以为在线诉讼入... 在电子诉讼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在线诉讼已经呈现出民事诉讼过程逐渐从司法审理裁判场景转化为民事司法程序公共法律服务应用场景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规范体系建构可以为在线诉讼入法提供制度生成逻辑、运作模式、价值形塑的正当性理论证成路径。在线诉讼制度发展必须与数字社会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这决定了其无法通过民事司法审判系统的体内循环完成民事诉讼程序制度改革。在线诉讼规则不仅是将技术植入传统诉讼流程,而且是在技术重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和实体的法庭、诉讼服务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只有通过制度协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型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规范体系建构,才能在数字社会背景下实现在线诉讼与社会技术进步的同步发展,为在线诉讼立法提供正当性的基本理论支撑,形成中国特色在线诉讼规则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诉讼规则 诉讼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 多元化规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被引量:1
4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0期45-48,共4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衣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衣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庭 指定仲裁员 涉外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 仲裁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要求和规则
5
作者 童兆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19-22,25,共5页
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具有一定的要求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要求和规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即正确性、合法性、有效性。下面分别叙述: 一、正确性 正确性是适用法律最基本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具有一定的要求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要求和规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即正确性、合法性、有效性。下面分别叙述: 一、正确性 正确性是适用法律最基本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纠纷 第二审人民法院 求和规则 民事诉讼 《经济合同法》 民法通则 生效时间 法律规范 无效合同 违反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谈《证据规定》的运用
6
作者 荣成 《农村电工》 2004年第10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补强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自认 举证时限制度 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 供电企业 施行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判决预决事实作为免证事实的条件
7
作者 陈强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期71-71,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据此,我国的证据规则是支持判决预决事实作为免证事实的,但是我国的法律与司法解释均未规定民事判决预决事实作为免证事实的条件,那么,是否所有的判决预决事实均可作为免证事实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证事实 民事判决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效力 证据规则 司法解释 当事人 裁判 举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