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读《人性及其根据》
- 1
-
-
作者
李步楼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9-140,共2页
-
-
关键词
《人性及其根据》
人学
中国
哲学研究
人性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人学研究的新成果──读《人性及其根据》
- 2
-
-
作者
穷目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5-95,共1页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中国哲学
人学研究
《人性及其根据》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肖申克的救赎》与《人性的污点》对比评析
- 3
-
-
作者
于萍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6-67,共2页
-
文摘
《肖申克的救赎》和《人性的污点》两部影片中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现状,他们对希望和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超常的忍耐力,只是态度方式与结果迥然不同:安迪让人感受希望,科尔曼让人感到心痛。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的人性善恶的比较,分析其行为方式和社会环境,揭示出人性善恶的不同后果,从而阐述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希望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追求希望和成功,追求至善的人性真谛。
-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的污点》
人性
救赎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多重身份探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曦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53-54,共2页
-
文摘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毛姆在其著名作品《人性的枷锁》中创作了菲利普这一位具有独特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毛姆在描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中,赋予菲利普多重身份,以此表达作家对人性自由的追寻,对人生自我价值的理解。
-
关键词
《人性的枷锁》
菲利普
多重身份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从《人性的枷锁》解读文学作品的传播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卫霞
-
机构
郑州工商学院文法学院
-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79,共3页
-
文摘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长篇代表作品,其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小说着重描写主人公菲利普如何冲破禁锢人类精神的枷锁——宗教和小市民习俗,力图在混乱的生活旋涡中寻求内心的真谛,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文章从人物形象、情感色彩和叙事结构三个维度探讨文本价值,进而透视其对畅销文学作品出版的启示。
-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文本价值
《人性的枷锁》
传播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解读电影《人性的污点》的悲剧主题
- 6
-
-
作者
康玫
张卫静
-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电影《人性的污点》以刻画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特定社会政治环境充斥的个体多变的欲望,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人性欲望及其与生存之间的悖论。电影男女主人公在命运的沉重枷锁下,选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抗争,虽然收获短暂的圆满但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的遭遇表明,在一个十分重视种族和阶级身份且社会主流文化占据绝对话语权的国度,渺小的个体觊觎以僭越或者逃避的方式获取安宁注定是失败的。
-
关键词
《人性的污点》
电影
悲剧主题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