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介 |
于吉海
|
《地理教学》
|
2010 |
3
|
|
|
2
|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历程及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
董敏杰
李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
3
|
论全球气候变化政策 |
吴巧生
成金华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
4
|
哥本哈根协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兼论中国在未来气候变化国际法制定中的策略 |
曹明德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5
|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作用 |
杨玉坡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0 |
17
|
|
|
6
|
蒙特利尔气候变化会议成果显著 |
苏伟
赵军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
2006 |
1
|
|
|
7
|
WMO强调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
王长科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
2006 |
1
|
|
|
8
|
多哈世界气候变化的新一轮博弈和空谈 |
耿国彪
高雨薇
|
《绿色中国》
|
2012 |
1
|
|
|
9
|
“碳”与“谈”的交锋——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看全球伦理中的帝国思维与国家意识 |
谌力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0
|
南非德班:应对气候变化的悬崖还是坦途? |
耿国彪
张锃(摄)
|
《绿色中国》
|
2011 |
0 |
|
|
11
|
《京都议定书》的森林碳汇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法律制度完善 |
刘雪莲
刘晶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6
|
|
|
12
|
国际气候变化机制的演变及其前景 |
王瑞彬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3
|
《京都议定书》面临三大难题 |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5 |
0 |
|
|
14
|
《京都议定书》生效 |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
2005 |
0 |
|
|
15
|
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五点主张 |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6 |
0 |
|
|
16
|
《京都议定书》联合执行机制启动 |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
2006 |
0 |
|
|
17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 |
|
《中国瓜菜》
CAS
|
2010 |
0 |
|
|
18
|
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写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之日 |
|
《绿色中国(公众版)》
|
2005 |
0 |
|
|
19
|
京都议定书生效 |
|
《现代农业装备》
|
2005 |
0 |
|
|
20
|
京都议定书原则对义务植树、造林绿化的启示 |
叶浪
|
《国土绿化》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