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藏山经》看黄河中游的森林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生 《农业考古》 2003年第3期202-207,共6页
关键词 《五藏山经》 黄河中游 森林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生 杨晓霞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68-383,共16页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产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 《五藏山经》 矿物名称 地理分布
全文增补中
《山海经·五藏山经》药用植物文化生成蠡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炳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山海经·五藏山经》出现一系列虚拟的与天相通的山,有的与北斗星、天庙相对,有的则是天帝的下都、密都。对这些山所作的定位、定性,使得它们带有特殊性的神异色彩。山中生长的奇草异木具有药物功能,而这些功能均是源于对所在之山... 《山海经·五藏山经》出现一系列虚拟的与天相通的山,有的与北斗星、天庙相对,有的则是天帝的下都、密都。对这些山所作的定位、定性,使得它们带有特殊性的神异色彩。山中生长的奇草异木具有药物功能,而这些功能均是源于对所在之山所作的定位、定性。山名、植物名称、药物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各种名物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需要通过文献梳理和文字训诂加以破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藏山经》 天地相通之 奇草异木 药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兆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57-62,共6页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西至中亚和西亚;北至西伯利亚乃至极圈;南至中南半岛。这一广大地域正是中华民族后来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域。《山海经》早在2000多年前已为这一活动地域奠定了认识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经》 大中华文化圈 《五藏山经》 大中华经济圈 华夏文化圈 《南山经》 中南半岛 《大唐西域记》 《禹贡》 南太平洋诸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