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文素养教育论的《五柳先生传》分析
1
作者 解正明 潘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1,共3页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表面上看,其内容浅显易懂,事实上,连对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的理解,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这篇文章的体裁、写作时间、人物等都处于争议之中,一直是陶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语文素养教育论的...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表面上看,其内容浅显易懂,事实上,连对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的理解,至今仍存在较多争议。这篇文章的体裁、写作时间、人物等都处于争议之中,一直是陶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语文素养教育论的核心思想是“一语三文”,即语言素养、文字素养、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结合语文素养教育论,试图从文体、人物形象、杨柳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语文素养 教育论 人物形象 写作时间 语言素养 文字素养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实录”吗?——基于互文本的微观分析
2
作者 刘火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个傲然独立于世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五柳先生”.一直以来,五柳先生被人们认为是陶渊明的自画像(自传、“实录”).文章结合互文本《陶渊明集》的分析认为,《五柳传》并非陶渊明本人的“...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塑造了一个傲然独立于世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隐者形象“五柳先生”.一直以来,五柳先生被人们认为是陶渊明的自画像(自传、“实录”).文章结合互文本《陶渊明集》的分析认为,《五柳传》并非陶渊明本人的“实录”,五柳先生只是陶渊明笔下“虚构”的理想自我.他以五柳先生为理想自我,为此而自况、自夸和自赞,同时也以五柳先生的理想人格自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互文理论 实录 理想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鱼和授之以渔——《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评点
3
作者 赵磊 刘湘玉 +1 位作者 朱贻渊 刘占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学 中学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基于教学价值的关键词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兴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9,共3页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五柳先生传》虽是一篇标有“矿的略读课文,但因为是陶渊明的作品,又是文言文,所以一直颇受一线教师重视。《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部分对文章有这样的解读:“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五柳先生传》虽是一篇标有“矿的略读课文,但因为是陶渊明的作品,又是文言文,所以一直颇受一线教师重视。《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部分对文章有这样的解读:“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教学价值 解读 关键词 《教师教学用书》 略读课文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片段翻译赏析
5
作者 崔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6期24-24,共1页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文风恬淡,构思独特。本文选取香港译者耿亮尤的翻译片段,以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进行赏析,举例详细说明了译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亮点与...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文风恬淡,构思独特。本文选取香港译者耿亮尤的翻译片段,以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进行赏析,举例详细说明了译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亮点与英译后不可避免的文化缺失,给读者和译者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片段 信达雅 翻译变通 文化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经典自传的回响——《五柳先生传》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陈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4-86,共3页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开创了古代言志抒情自传的先河,他只叙述自我横向静态事实以言志抒情的叙事策略,以"号"名篇、体制精短的文体特点,故意模糊姓氏与时代的写法,破立结合的人物塑造方法对后代自传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言文英译面临的挑战——以《五柳先生传》的五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秋瑶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典籍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因大部分是文言文,在英译的过程中须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语内翻译,其二是语际翻译,也必然会遇到更多困难与挑战。该文以《五柳先生传》五个英译本为范例,从语内翻译... 典籍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因大部分是文言文,在英译的过程中须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语内翻译,其二是语际翻译,也必然会遇到更多困难与挑战。该文以《五柳先生传》五个英译本为范例,从语内翻译与语际翻译的角度指出《五柳先生传》英译本存在的问题,指出文言文翻译普遍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文言文英译 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与笔墨——论闵贞的画作《五柳先生传》
8
作者 高义谦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48,共3页
清朝同光时期著名画家闵贞,1730年生于江西,客居汉口1788年逝世。在不算长的一生中创作不少珍品留给后世。如《钟南进士图》、《五老携童图》等等作品,不拘常蹊,富有创新精神,因此先人誉之有“秦汉遗意”。 《五柳先生传》一画并非闽贞... 清朝同光时期著名画家闵贞,1730年生于江西,客居汉口1788年逝世。在不算长的一生中创作不少珍品留给后世。如《钟南进士图》、《五老携童图》等等作品,不拘常蹊,富有创新精神,因此先人誉之有“秦汉遗意”。 《五柳先生传》一画并非闽贞的代表作,然而,从大约25×35公分画画蕴含着立意深刻、感人肺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笔墨 画家 隐寓 艺术品 同光时期 山水画 创作思维 陶渊明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柳先生传》与魏晋时代的社会
9
作者 邓魁英 《北方论丛》 1985年第1期12-17,共6页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向被人们看作是他“自述其生平”的“自传之文”。距陶渊明时代最近的沈约在《宋书·隐逸传》中就曾说过: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魏晋时代 社会 陶渊明 隐逸 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朴劲宛皆有神——读《五柳先生传》和《陋室铭》
10
作者 郭象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39-43,50,共6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集》 《陋室铭》 先生 刘禹锡 命运抗争 永贞革新 任真自得 安贫乐道 “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贫乐道 高风亮节——《五柳先生传》导读
11
作者 马双有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1年第10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课文导读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五柳先生传》
12
作者 魏永雅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1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写作背景 隐士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戏曲 五柳先生传
13
作者 郑树立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67,共16页
时间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大型戏曲 《五柳先生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革”后中国作家自传写作的局限与可能
14
作者 韩松刚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41-48,共8页
胡适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①而在这“最不发达”中,自传同他传相比较更显落寞。在古代,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有一定的“自传”意味,然而无论从篇幅还是内容来讲,都与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 胡适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①而在这“最不发达”中,自传同他传相比较更显落寞。在古代,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有一定的“自传”意味,然而无论从篇幅还是内容来讲,都与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自传相去甚远,而如王充的《论衡·自纪》、陶潜的《五柳先生传》、杜牧的《自撰墓铭》等也都同样篇幅短小,尽管其中已经有了表达和表现自我的意识,然而就其写作形式而言,都显得较为凌乱,缺少一种完整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形式 中国作家 “文革” 《太史公自序》 《五柳先生传》 中国文学 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诵读研“有”“无”——《饮酒(其五)》教学实录及反思
15
作者 黎燕妮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23期146-150,共5页
【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陶渊明。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呢?张培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石凯司: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 【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陶渊明。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呢?张培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石凯司: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辞官,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录 《饮酒》 “无” “有”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 诵读 田园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的另一面——我读《归去来兮辞》
16
作者 李卓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7期98-102,共5页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一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一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清新淡远的诗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菊东篱下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陶渊明形象 隐逸诗人 悠然见南山 《五柳先生传》 另一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应重视“素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建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5,共2页
“素读”始于我国春秋时期,是我国读书方法的原创之作,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一个典型的“素读”例子。日本人把中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称作“素读”,指不求甚解式地背诵圣... “素读”始于我国春秋时期,是我国读书方法的原创之作,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一个典型的“素读”例子。日本人把中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称作“素读”,指不求甚解式地背诵圣贤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五柳先生传》 读书方法 春秋时期 授课方式 陶渊明 日本人 私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聊斋诗词看蒲松龄的自适生涯
18
作者 罗敬之 《蒲松龄研究》 1998年第4期180-187,共8页
一诗人之所以为诗人,不仅在能感受情绪,尤其能将感受的情绪表现出来。《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不是一个专业诗人,但却能具体而微的表现出他各种复杂的情绪。自适是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之意。从蒲松龄一生看来,他生活困顿、境遇潦倒... 一诗人之所以为诗人,不仅在能感受情绪,尤其能将感受的情绪表现出来。《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不是一个专业诗人,但却能具体而微的表现出他各种复杂的情绪。自适是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之意。从蒲松龄一生看来,他生活困顿、境遇潦倒,几乎没有什么乐趣,但也有他一定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自适 《聊斋志异》 怡然自得 家居生活 喜迁莺 《五柳先生传》 自得其乐 黄庭坚 黄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I是“盐”
19
作者 李登文 《四川教育》 2006年第9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CAI 优质课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中学 语文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目的 教学难点 鲁讯 《藤野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东坡──文人雅号摭谈
20
作者 刘江田 黄复俊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东坡 文人雅士 摭谈 雅号 先生 《五柳先生传》 黄州 《渔歌子》 贺知章 平生功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