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云笈七签》与中医养生 被引量:2
1
作者 常久 蒋力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17-1522,共6页
张君房所编辑的《云笈七签》被称为"道教百科全书",其辑录了《大宋天宫宝藏》的精华内容。《云笈七签》在道教典籍的整理和道教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本书对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方法,如中... 张君房所编辑的《云笈七签》被称为"道教百科全书",其辑录了《大宋天宫宝藏》的精华内容。《云笈七签》在道教典籍的整理和道教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本书对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还包含了大量的养生方法,如中药养生、导引术、按摩术、呼吸吐纳、存思静坐等。本书作为重要的养生文献,其现代价值值得深入挖掘。但是书中养生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对治病防病效果的描述,也有一些夸大成分,需要客观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笈七签》 道家 养生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笈七签》“临目”释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云笈七签》 "临目" 释义 词义 训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笈七签》选注 导引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福程 《体育文化导刊》 1986年第2期21-27,共7页
二、太清导引养生经 1.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五嗡五息,止胀气。 2.叉手胸肋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引面耳邪气,不复得入。 3.两手支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通血脉。(卷三十四) 4.两手相叉,左右举肩,引皮肤气。 5.正立,左右摇两(月比土... 二、太清导引养生经 1.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五嗡五息,止胀气。 2.叉手胸肋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引面耳邪气,不复得入。 3.两手支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通血脉。(卷三十四) 4.两手相叉,左右举肩,引皮肤气。 5.正立,左右摇两(月比土)。引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法 《云笈七签》 养生 叉头 皮肤 脚气 气功 左手 鼻内 蜀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笈七签》选注
4
作者 杨福程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5期38-42,44,共6页
一、导引论 《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宋张君房辑。张君房,安陆(今属湖北)人,景德(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院校理。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
关键词 《云笈七签》 宋真宗 官至尚 安陆 学士 导引 道教 气功 养生 《神仙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子烨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75-78,共4页
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范子烨中华民族是富于艺术情调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了近三千年之久的口哨音乐———“啸”,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啸”是早已绝响于华夏历史长空的一种雅乐。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文化特质的揭示,重... 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范子烨中华民族是富于艺术情调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了近三千年之久的口哨音乐———“啸”,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啸”是早已绝响于华夏历史长空的一种雅乐。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文化特质的揭示,重新唤起国人的注意。一、“啸”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云笈七签》 《晋书》 《艺文类聚》 《全唐诗》 《宋史》 《吴越春秋》 《列朝诗集小传》 世说新语 《新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跋 被引量:2
6
作者 饶宗颐 《敦煌学辑刊》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敦煌本 《隋志》 孔子 占法 遁甲 《云笈七签》 《国语》 录》 占卜类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内十洲记》版本考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姣婧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200,共8页
《海内十洲记》现存版本可分为云笈七签、正统道藏与续谈助三大系统。在云笈七签系统中,明刊《云笈七签》本成书于宋代,且与宋刊《记纂渊海》本的文字基本一致,可知二者所据底本当为近似的宋本或宋前古本,或《云笈七签》本即为《记纂渊... 《海内十洲记》现存版本可分为云笈七签、正统道藏与续谈助三大系统。在云笈七签系统中,明刊《云笈七签》本成书于宋代,且与宋刊《记纂渊海》本的文字基本一致,可知二者所据底本当为近似的宋本或宋前古本,或《云笈七签》本即为《记纂渊海》本之底本。正统道藏系统中,《正统道藏》本刊刻年代早于《顾氏文房小说》本,二者文字相似度极高,前者很可能为后者之底本。续谈助系统仅包含独一的《续谈助》本,然其文字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诸版本中,最具代表性,且争议最大的为《云笈七签》本与《顾氏文房小说》本,经过细致的校读考辨,可以判定:《云笈七签》本当为目前所知最接近小说原始文貌的最佳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内十洲记》 版本系统 《云笈七签》 《顾氏文房小说》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川茶歌献疑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玉川茶歌献疑贵州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建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他有一首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又称作玉川茶歌,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篇出色作品。全诗如下: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 玉川茶歌献疑贵州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建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他有一首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又称作玉川茶歌,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篇出色作品。全诗如下: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五千言 川茶 道教思想 文学研究 二十四史 文化史 《太平广记》 贵州省 《云笈七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篑瘘候》导引法浅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志超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5期59-60,共2页
《诸病源候论·篑瘘候》导引法浅探吴志超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为首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一部中医古典名著。该书在各病候后不列治疗方药,只列导引法或养生法,又以导引法为主。全书共引录养生方导引法280余条,被称为集... 《诸病源候论·篑瘘候》导引法浅探吴志超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为首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一部中医古典名著。该书在各病候后不列治疗方药,只列导引法或养生法,又以导引法为主。全书共引录养生方导引法280余条,被称为集隋代以前医用导引法的大成。它对研究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 《云笈七签》 导引养生 诸病源侯论 新释 胀满疼痛 《道藏》 小便不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