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十四史·艺术列传》对《四库全书总目·艺术类》与《清史稿·艺术列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倍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基于《史记》"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形成了《后汉书·方术列传》,而《二十四史·艺术列传》又是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基础上形成的,即"方术列传"是"艺术列传"的原型。《二十四... 基于《史记》"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形成了《后汉书·方术列传》,而《二十四史·艺术列传》又是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基础上形成的,即"方术列传"是"艺术列传"的原型。《二十四史·艺术列传》从《魏书·术艺列传》到《晋书·艺术列传》《周书·艺术列传》《隋书·艺术列传》再到《北史·艺术列传》之后,从此便无"艺术列传",直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有了"艺术类",到了《清史稿》"艺术列传"才复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包含了雅音、绘画、书法、印章等具有"鉴赏一途"类的内容,也有博弈、投壶、投射、打马球、樗蒲等"娱乐"类的内容。《清史稿·艺术列传》包含了医术、绘画、书法、形家、技击、投射、营造、制器乃至火炮等在内的技术,其中把一些并非具有"鉴赏"和"娱乐"的内容也纳入了"艺术列传"范畴,体现了把科技融入艺术中的完整概念,这隐秘地延续了"方技""术艺"以及《二十四史·艺术列传》的路径。从而正史中的"艺术列传"这个路径,使我们看到中国固有"艺术"概念与内涵不同于西方"Art"的概念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二十四史·艺术列传》 《清史稿·艺术列传》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 艺术变迁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隐逸主题
2
作者 赫云 李倍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0,共8页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是研究、索考中国传统文人艺术隐逸主题的重要正史文献。李唐的《采薇图》是典型的隐逸主题绘画作品,《后汉书•逸民列传》所提到的“终全孤竹之洁”是其作品主角;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提到的“伯夷”“叔齐”亦是...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是研究、索考中国传统文人艺术隐逸主题的重要正史文献。李唐的《采薇图》是典型的隐逸主题绘画作品,《后汉书•逸民列传》所提到的“终全孤竹之洁”是其作品主角;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提到的“伯夷”“叔齐”亦是如此。宗炳本人被列入《宋书·隐逸列传》,其《画山水序》是一篇界定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框定山水观念路径的经典画论文献,提出的“坐究四荒”“独应无人之野”等论断深远影响了后世。山水画系统中的“渔父”“樵夫”等母题无疑是“隐士”的隐喻,正如《林泉高致》所言:“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渔樵隐逸,所常适也。”古琴音乐和诗歌中的“渔樵”亦然。“隐逸列传”所说的“穷极天地,始为超远哉”,某种意义上是文人艺术的终极目标和隐逸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列传 艺术 文人艺术 隐逸主题 艺术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列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九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通过二十四史之《晋书》《北史》《周书》《隋书》的"艺术"列传的内涵、流变与消失的研究,以及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与范围影响下的"艺"与"六艺"的文化教育和"术"与"五术"... 通过二十四史之《晋书》《北史》《周书》《隋书》的"艺术"列传的内涵、流变与消失的研究,以及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与范围影响下的"艺"与"六艺"的文化教育和"术"与"五术"的理论渊源的分析可知,古代"艺术"列传对于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史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在公元五、六世纪就有了艺术史相关知识,而这些艺术史的新材料在艺术学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列传 艺术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史记·酷吏列传》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学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史记》全书中,讽刺艺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应该是《酷吏列传》。《酷吏列传》的讽刺手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客观叙述深含讽刺;运用对比手法妙寄讽刺;运用层递推进的叙述手法取得讽刺效果;运用复笔手法增强讽刺力量;... 《史记》全书中,讽刺艺术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应该是《酷吏列传》。《酷吏列传》的讽刺手法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客观叙述深含讽刺;运用对比手法妙寄讽刺;运用层递推进的叙述手法取得讽刺效果;运用复笔手法增强讽刺力量;引用他人言论强化说服力。通过委婉曲折、富于变化的讽刺艺术,司马迁对于当时的酷吏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揭露,表达了自己对当代政治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酷吏列传》 讽刺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的渊薮——二十四史与美术史研究之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福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二十四史中拥有丰富的文论,不要以为二十四史就是介绍帝王将相的传略。其实二十四史中有非常丰富的文论史料,其论述之精辟,语言之简洁准确,令后人叹为观止。我在这里辨明"气韵"一词,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界流行用语,并非谢赫首创... 二十四史中拥有丰富的文论,不要以为二十四史就是介绍帝王将相的传略。其实二十四史中有非常丰富的文论史料,其论述之精辟,语言之简洁准确,令后人叹为观止。我在这里辨明"气韵"一词,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界流行用语,并非谢赫首创,也非谢赫独自使用。从一个侧面说明六法论的提出是时代使然,并非个别精英一时头脑发热杜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二十四史 美术理论 文论 气韵 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史的基础与土壤——二十四史与美术史关系研究之一
6
作者 李福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1,200,共7页
本文先从大视野展示二十四史与美术史的关系,为美术史研究提供背景。首先,最主要的是为美术史提供主体精神即民族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深沉博大,坚毅执著,理想信念,忠于职守,爱国爱民,勇往直前,等等。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 本文先从大视野展示二十四史与美术史的关系,为美术史研究提供背景。首先,最主要的是为美术史提供主体精神即民族精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深沉博大,坚毅执著,理想信念,忠于职守,爱国爱民,勇往直前,等等。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国美术史的灵魂。翻开二十四史,从帝王到大臣再到平民百姓,体现这种精神的人和事随处可见。其次,重大考古发现、重要画家及其作品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来源也在二十四史中。再次,为美术现象、题材寻求社会原因,也在二十四史中。体现民族精神的志士仁人的事例,在二十四史中俯拾即是。二十四史为美术史提供直接依据,重大考古发现,都可以从正史中找到背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二十四史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 艺术作品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史”简介
7
作者 梁栋 《编辑之友》 198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二十四史”是我国的一套极其重要的历史巨著。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长达四千多年,包括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时期的我国历史。
关键词 二十四史 十七年 历史 列传 本纪 公元 旧五代史 三国志 唐朝 割据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符号烙印的艺术表达分析
8
作者 蒋彦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18-19,共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众多名篇里的珍品,它有着巧妙的构思,也有生动跌宕的情节,然而,不得不提的当属它的人物刻画。在这一篇中,无论是主人公廉颇、蔺相如,还是次要人物缪贤、秦王,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无一不体现着司马迁对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众多名篇里的珍品,它有着巧妙的构思,也有生动跌宕的情节,然而,不得不提的当属它的人物刻画。在这一篇中,无论是主人公廉颇、蔺相如,还是次要人物缪贤、秦王,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无一不体现着司马迁对人物刻画的精雕细刻以及他对人物描写炉火纯青的技巧。本文将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所渗透出的人物符号烙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物符号 艺术表达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纸耿介语 一把辛酸泪——破译《廉颇蔺相如列传》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史记》研究者众,《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史记》中的经典篇目,研究文章更是多如牛毛。但有两个方面却常常被忽略:一个是两个次要人物在文章的作用,一个是司马迁的托愤。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探究这部不朽的名篇之艺术魅力。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语 破译 辛酸 《史记》 次要人物 艺术魅力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史》点校本书目
10
《中国出版》 1978年第4期20-26,共7页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采用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由史学家顾颉刚等分段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校 二十四史 校勘记 毛晋汲古阁 列传 底本 择善而从 历史 记载 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瑞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刘瑞明关于敦煌文学对后世的意义和贡献,学者们从宏观上已有很好的论述。《敦煌变文集·引言》叙及变文类作品的“先驱作用”有三方面。“其次是采用了接近口语的文字,并集了一部分口语词汇,为宋以后的民间...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刘瑞明关于敦煌文学对后世的意义和贡献,学者们从宏观上已有很好的论述。《敦煌变文集·引言》叙及变文类作品的“先驱作用”有三方面。“其次是采用了接近口语的文字,并集了一部分口语词汇,为宋以后的民间文学初步地准备了条件。同时对于人物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影响 敦煌变文 《捉季布传文》 文学作品 子弟书 《三国演义》 王安石 梁实秋 魏其武安侯列传 《燕子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上花列传》看“日常生活”的再发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春田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问世以后,经历颇为坎坷。最初连载于(《海上奇书》,1894年(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其后无声无息,渐被遗忘。1926年亚东书局出版汪原放的标点本,附有名家胡适、刘半农的序言,可是这次仍只昙花一现,未能摆脱“行而不...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问世以后,经历颇为坎坷。最初连载于(《海上奇书》,1894年(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其后无声无息,渐被遗忘。1926年亚东书局出版汪原放的标点本,附有名家胡适、刘半农的序言,可是这次仍只昙花一现,未能摆脱“行而不远”的命运。后来又有了张爱玲费时颇巨、用力甚勤的注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韩邦庆 文学研究 古代小说 艺术风格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艺术特色
13
作者 王伟民 《齐鲁学刊》 1978年第4期70-71,69,共3页
本文想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部分(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原传还记叙了赵国名将赵奢和李牧的一些事迹,但是非主要部分) 谈一谈它的艺术特色。《史记·廉颇蔺相的列传》的第一个艺术... 本文想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部分(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原传还记叙了赵国名将赵奢和李牧的一些事迹,但是非主要部分) 谈一谈它的艺术特色。《史记·廉颇蔺相的列传》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选材典型。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写人物传记时,就不能事无巨细,统统罗列,而是必须对这些传记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些典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蔺相如 廉颇 性格特征 史记 列传 秦王 主要部分 外交斗争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商人的独特经营艺术
14
作者 赵汝泳 《经济问题》 1987年第6期59-61,共3页
山西人从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习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据宋 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 山西人从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习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据宋 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商人 《史记》 司马迁 货殖列传 邯郸 子曰 蒙古人 经营艺术 牧民 大盛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史记》的语言艺术美
15
作者 易国杰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32-37,共6页
论《史记》的语言艺术美易国杰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司马迁及其光辉不朽之作的《史记》.古今中外.研究者甚众,然而,把司马迁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把《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典范的语言著作来研究的,则为数寥寥。我在多遍... 论《史记》的语言艺术美易国杰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司马迁及其光辉不朽之作的《史记》.古今中外.研究者甚众,然而,把司马迁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把《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典范的语言著作来研究的,则为数寥寥。我在多遍通读《史记》时,对此发生了极大的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语言艺术 平原君 个性化 个性特征 个性美 《魏公子列传》 论赞 张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
16
作者 郎佩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19,共2页
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郎佩娟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秦王赢政读《孤愤》、《五蠹》等篇,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生活的时代,秦统一中国的... 韩非的“法术势”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郎佩娟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秦王赢政读《孤愤》、《五蠹》等篇,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生活的时代,秦统一中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思想界关注的重点已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领导者 老子韩非列传 著名思想家 秦王 现代行政管理 秦统一中国 领导艺术 授官 战国末期 难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赵文化中邯郸倡优现象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延廷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关于赵文化中邯郸倡优现象的历史考察史延廷认真研究先秦赵文化中邯郸倡优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弄清春秋战国时代赵氏统治下的社会世风、特别是邯郸地区倡优艺人兴盛腾达的历史原因,进而揭示邯郸倡优与先秦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在... 关于赵文化中邯郸倡优现象的历史考察史延廷认真研究先秦赵文化中邯郸倡优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弄清春秋战国时代赵氏统治下的社会世风、特别是邯郸地区倡优艺人兴盛腾达的历史原因,进而揭示邯郸倡优与先秦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一、邯郸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文化 历史考察 先秦时期 战国时期 邯郸地区 艺术形式 春秋时期 赵国 《史记·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商人的经商之道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明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明清徽州商人的经商之道张明富徽商崛起于明朝中叶,清道光后逐渐走向衰落,经历了三百几十年的繁荣时期,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商研究起步于四十年代末。四十余年来,由于学者们的辛勤耕耘,收获颇丰,成果累累,在许多方... 明清徽州商人的经商之道张明富徽商崛起于明朝中叶,清道光后逐渐走向衰落,经历了三百几十年的繁荣时期,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商研究起步于四十年代末。四十余年来,由于学者们的辛勤耕耘,收获颇丰,成果累累,在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论述。而徽商的经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商人 徽商 经商之道 明清 儒家思想 弃儒经商 商业活动 《太函集》 《史记·货殖列传》 经营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的抒情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德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鲁迅先生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诚属卓识高迈,千古定评.然而,《史记》不朽的艺术生命,到底植根於什么地方?它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掩卷之余,耐人寻思.班固评价《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先生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诚属卓识高迈,千古定评.然而,《史记》不朽的艺术生命,到底植根於什么地方?它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掩卷之余,耐人寻思.班固评价《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自是以后,历代研究《史记》者无不奉为圭臬.这种见解,固然正确,但很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抒情特征 史记 浪漫主义 历史真实 主要体现 传记文学 刺客列传 艺术生命 项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代名人有多少?
20
作者 徐吉军 《浙江学刊》 1985年第5期116-116,共1页
在二十四史的前汉、后汉、唐、北宋、南宋、明、清七代列传的人物中,有籍贯可考的共计有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人,其中属浙江籍的各代人数和其在全国所居的地位是:
关键词 二十四史 浙江籍 古代名人 浙江人 南宋 前汉 籍贯 后汉 北宋 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