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 |
严启刚
任虎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21
|
|
2
|
叙事学框架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
崔明路
魏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3
|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元叙事聚焦 |
张琳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4
|
道德·死亡·再生——《堂吉诃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探析 |
任虎军
严启刚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4
|
|
5
|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审美特征 |
袁恩培
胡一凡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解读与再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批评旅行 |
任虎军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7
|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探析 |
颜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8
|
新时期我国《了不起的盖茨比》研究:回顾与反思 |
陈忠怡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9
|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生态翻译学视角 |
聂韶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形象解读 |
孙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1
|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 |
温松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2
|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大都市的文化标志 |
高奋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3
|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对话的翻译简析 |
陈静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4
|
双视角与分层叙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艺术 |
王珏
陈沐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艺术研究——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 |
王月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6
|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成因 |
王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视听重构与变异研究 |
王晓燕
班照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浮世幻梦——《了不起的盖茨比》再解读 |
易舫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9
|
最新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得与失 |
陈丽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0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人生悲剧 |
王立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