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1
作者 蔡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7-70,共4页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问题主要在于实际操作与课标导向错位,导致其被矮化为对《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两本具体作品的内容解读,忽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建构和阅读方法的掌握。本文以项目化学习为指引,结合《乡土中国》教学,提出了具体的高中整...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问题主要在于实际操作与课标导向错位,导致其被矮化为对《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两本具体作品的内容解读,忽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建构和阅读方法的掌握。本文以项目化学习为指引,结合《乡土中国》教学,提出了具体的高中整本书阅读策略。即分析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内容,整体规划项目;细化驱动任务,落实深度阅读;开展多元评价,促进高效实施,以期使整本书阅读更加精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用“三步法”阅读《乡土中国》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峰 杨启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5,共4页
整本书阅读到底怎样读?可谓见仁见智。用出发点、关键点和落脚点三步法来读,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阅读规律,解决有限的教学时间。这样读,能读通逻辑,读活思想,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三步法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教学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视角的江村研究:地方知识、现代特征及未来愿景——从《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出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涛 龚志祥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呈现、传播、传承的核心要义。随着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乡土文化的肌理中。研究发现,乡土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封闭性同质化到开放性异质化、从“生存理性”到“生活理性”、从“熟人社会”到“利益社会”等现代特征转向。这种变迁对“乡土中国”的“乡土本色”产生影响,但乡土文化实质并未改变,仍以“形散而神聚”为特点而存在。当前,乡土文化仍然是构建村落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也是构筑乡村社会“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应深入分析乡土文化现状,推动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建设,以此推动乡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地方性知识 文化变迁 《江村经济》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教学--以ChatGPT在《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芳芳 陈志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破圈”使得教师有准备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的变革显得迫切而必要。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识变和求变。ChatGPT能够发挥智能助手、移动学伴和创意引擎等作用,... 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破圈”使得教师有准备地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引起的变革显得迫切而必要。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识变和求变。ChatGPT能够发挥智能助手、移动学伴和创意引擎等作用,推动阅读教学的时空拓展和减负增效。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厘清ChatGPT的位序和边界,实施流程再造,在人机交互、反向质疑中实现多任务群整合,也应关注技术无序使用可能引发的数据异象、思维僵化和感知退化,注重营造群智融合、和谐共进的教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关键概念,指向核心素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立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25,共5页
《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著作的经典代表被选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统编语文教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这部将层层嵌套的概念作为全书支点的理论性著作,读者不能被其纷繁复杂的概念体系所困扰,必须坚持以语文学科... 《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著作的经典代表被选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统编语文教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这部将层层嵌套的概念作为全书支点的理论性著作,读者不能被其纷繁复杂的概念体系所困扰,必须坚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关键性概念为依托,有效汲取书中的语文素养精华,切实发挥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核心素养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巨变:社会转型还是国家转型?——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再到《乡村社会关键词》 被引量:9
6
作者 狄金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乡土中国》中对旧小说里诉讼程序的描述已成为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所能背诵的篇目:"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 《乡土中国》中对旧小说里诉讼程序的描述已成为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所能背诵的篇目:"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社会转型 《新乡土中国》 乡村社会 国家转型 关键词 科学研究者 诉讼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阅读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式初探——以《乡土中国》的“以评促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小莉 温红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8,共5页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推进阅读技能螺旋式发展、提升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从定位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素养。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过程性评价,是推进阅读技能螺旋式发展、提升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模式,从定位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发展阅读素养。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从而实现“以评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素养 过程性评价 《乡土中国》 以评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对《论语》的诠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思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209,共6页
《乡土中国》一书大量引证《论语》,赋予其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新理解。《乡土中国》营造了文学化的语境来诠释《论语》,首先是注重修辞,以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将经典的理解从玄理引向日常可感的世界;同时在新的主题语境下,打乱原有的... 《乡土中国》一书大量引证《论语》,赋予其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新理解。《乡土中国》营造了文学化的语境来诠释《论语》,首先是注重修辞,以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将经典的理解从玄理引向日常可感的世界;同时在新的主题语境下,打乱原有的经典文本顺序,将经典文本纳入自己的文章构思中,实现了经典文本结构关系的重组。《乡土中国》持社会学的诠释向度,以实地的社区研究为诠释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恢复了《论语》的发生语境。费孝通不驻利用《论语》印证了自己的观察与经历,同时他援引当代经验对《论语》的诠释,也使古代经典获得了当代新生。在《乡土中国》的诠释实践中,文学化语境和社会学立场是表里配合的,为在现代社会科学背景下阐释、利用古代经典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论语》 文学化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巨变与农村研究进路——以《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为范例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杨柳 刘小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158,共6页
晚清以来,经历国家革命与市场、现代性以及消费主义等形塑的乡村社会,正处于和仍将处于巨变之中。从20世纪中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新时期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作为一种承继传统与现代的知识谱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记录乡土社会性... 晚清以来,经历国家革命与市场、现代性以及消费主义等形塑的乡村社会,正处于和仍将处于巨变之中。从20世纪中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新时期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作为一种承继传统与现代的知识谱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记录乡土社会性质的典范文本,可以构成当前理解中国农村转型的重要基础视角。另一方面,以《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为范例,在历史比较以及学术接力过程中重新审视乡村社会转型与当前农村研究的进路,无论是在经验研究还是理论拓展方向均可以获得新的智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之变 研究关怀 《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孝通与文化自觉的社会学方法建构——再读《乡土中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羚 《党政研究》 2014年第6期123-128,共8页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重读《乡土中国》有助于我们从方法上解构中西文化争论的中国社会之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建构了基于文化自觉思想的社会学方法论,这不仅是费老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飞跃,且是当前人类社会...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认识中国社会?重读《乡土中国》有助于我们从方法上解构中西文化争论的中国社会之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建构了基于文化自觉思想的社会学方法论,这不仅是费老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飞跃,且是当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出的共同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化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发现社会:费孝通破解中西文化冲突之争,文化自觉的社会根基;深入农村:费孝通解读中国社会大历史,《乡土中国》的主题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超越乡土:费孝通成就社会学想像力,实现了三个超越——超越新儒家;超越文化;超越方法。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方法论构筑了他用生命、思想和乡土共同凝结的传奇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乡土中国》 文化自觉 文化冲突 社会学想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同题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会想 许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68,共8页
设计一[设计说明]《乡土中国》一书由14篇文章汇集而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研读这部学术著作是有相当难度的。如何有效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我以为,如果按照全书顺序带领学生逐章解读,一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二则也没有这个必要。
关键词 《乡土中国》 高一学生 整本书阅读 设计说明 学术著作 有效开展 研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与互文性学习策略——以《乡土中国》的语言关联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琳 宋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39,共4页
“整本书阅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内容为《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分为14+1章,分别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整本书阅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内容为《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分为14+1章,分别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后记。作者费孝通在《后记》中说,这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 乡村社会学 男女有别 分期连载 礼治秩序 文字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目标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1-15,共5页
《乡土中国》作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从实质上呼应了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有别于以往的课外阅读或拓展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整本书阅读不再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阅读,... 《乡土中国》作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从实质上呼应了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有别于以往的课外阅读或拓展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整本书阅读不再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阅读,也不再是将对某本书的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辅助或拓展。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贯通课内外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有序的阅读指导和有效的阅读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课内学习 高中语文 拓展阅读 实施策略 《乡土中国》 统编教材 课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阅读《乡土中国》?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之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7,共4页
为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编排了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这意味着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整本书阅读不再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阅读,也不再是将... 为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编排了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这意味着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整本书阅读不再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阅读,也不再是将对某本书的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辅助或拓展。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对一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领会课标精神、明确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整体规划,以及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本期,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顾之川就如何把握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整本书阅读应该怎么读、怎样阅读《乡土中国》三个问题,作了层层深入的解读;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附属苏州湾学校徐飞以共生教学的理念观照《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从价值定位、任务设计、实施过程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程元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提示,将学术类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分为“整体通读—局部研读—总结归纳”三个阶段。希望这些解读和实践能对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浙江师范大学 课内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学院 《乡土中国》 学术类 统编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1,共4页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备受关注,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如价值定位的迷失、任务设计的零散、教学实施的刻板等,这些现象根源于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而黄厚江老师倡导的语文共生教学,正是针对...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备受关注,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如价值定位的迷失、任务设计的零散、教学实施的刻板等,这些现象根源于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而黄厚江老师倡导的语文共生教学,正是针对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结论化和两极化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和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以共生教学的理念来观照整本书阅读,或许能探索出问题解决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共生教学 教学实施 《乡土中国》 两极化 辩证统一 共生理论 片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深度模型的学术型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翔 尹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32,共5页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里的重要概念与教学内容,学术专著又是整本书阅读的重点、难点,在整本书阅读边界尚不清晰、阅读模式化且学理性不足、缺乏必要模型与理论支撑等情况下,尤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本文以《乡土中国》为... 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里的重要概念与教学内容,学术专著又是整本书阅读的重点、难点,在整本书阅读边界尚不清晰、阅读模式化且学理性不足、缺乏必要模型与理论支撑等情况下,尤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这样的想法,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借鉴知识深度模型这一理论,试图从一个特定视角为学术型整本书阅读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与评价思路,厘清问题,以期解决一线教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 知识深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学术论著《乡土中国》的专题阅读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能引导学生进行浸润式阅读,进而走向深度阅读.在"情境链"的牵引下,学生既能"入乎其内",把握学术著作的本体知识;又能"出乎其外",活用知识完成学习任... 在学术论著《乡土中国》的专题阅读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能引导学生进行浸润式阅读,进而走向深度阅读.在"情境链"的牵引下,学生既能"入乎其内",把握学术著作的本体知识;又能"出乎其外",活用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整体性、综合性、个性化阅读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专题阅读教学 整本书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的时空认知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元竹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9-231,共13页
本文旨在探索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何利用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方式来揭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他本人的这种认知方式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的,以便寻找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不断使用... 本文旨在探索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何利用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方式来揭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他本人的这种认知方式是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的,以便寻找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中不断使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来诠释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模式关系。乡土社会的文化和治理不仅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它们的发生反过来也构成(创造)了空间和时间。此外,费孝通先生写作的过程和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样构成其空间和时间认知方式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 乡土社会 时空认知 时间和空间 认知方式 基本特征 空间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论点”特征开展学术论著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广玲 苏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5-78,共4页
学术论著阅读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共同指向的一项新教学任务。目前统编教材中选入的学术著作是《乡土中国》,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上既有新鲜感,也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探索学术论著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基于对“论... 学术论著阅读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共同指向的一项新教学任务。目前统编教材中选入的学术著作是《乡土中国》,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上既有新鲜感,也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探索学术论著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基于对“论点”特征的分析,对其抽象性、时代性、相对性、个体性、真实性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著 《乡土中国》 论点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前三章》教学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伟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63,共3页
【教学设想】《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 【教学设想】《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为教学内容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教学设计 社会学家 教学设想 相对独立 逻辑关系 接受水平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