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
蔡勤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浅谈用“三步法”阅读《乡土中国》 |
潘峰
杨启华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乡土中国视角的江村研究:地方知识、现代特征及未来愿景——从《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出发 |
江涛
龚志祥
|
《乡村论丛》
|
2024 |
1
|
|
4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整本书阅读教学--以ChatGPT在《乡土中国》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
李芳芳
陈志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5
|
抓住关键概念,指向核心素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 |
王立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乡村巨变:社会转型还是国家转型?——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再到《乡村社会关键词》 |
狄金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9
|
|
7
|
中学阅读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式初探——以《乡土中国》的“以评促学”为例 |
刘小莉
温红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8
|
《乡土中国》对《论语》的诠释 |
杨思贤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乡村社会巨变与农村研究进路——以《乡土中国》与《新乡土中国》为范例的比较研究 |
杨柳
刘小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0
|
费孝通与文化自觉的社会学方法建构——再读《乡土中国》 |
李羚
|
《党政研究》
|
2014 |
5
|
|
11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同题设计 |
刘会想
许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2
|
整本书阅读与互文性学习策略——以《乡土中国》的语言关联为例 |
李琳
宋晖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基于学习目标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
程元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4
|
怎样阅读《乡土中国》? |
顾之川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5
|
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
徐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6
|
基于知识深度模型的学术型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
王翔
尹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7
|
《乡土中国》整本书专题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
袁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8
|
《乡土中国》的时空认知方式 |
丁元竹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基于“论点”特征开展学术论著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为例 |
洪广玲
苏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乡土中国〉前三章》教学设计 |
屈伟忠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