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外译中的立格与传意——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
赵军峰
赵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键术语的社会认知建构研究——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为例 |
赵永峰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3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德文版中的翻译创造性探析 |
廖峻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中国政治话语译介效果的译者期待与读者反馈双重检验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英译修订为例 |
张汨
张威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5
|
“三进”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路径逆向探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翻译鉴赏课程为例 |
胡业爽
徐曼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
6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影响力研究 |
周忠良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
7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分析——兼谈中央文献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
史亭玉
张平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
8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证研究——以日语翻译鉴赏课程的“三进”导入为例 |
冯千
黄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
9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本计量研究 |
关琳
许佃兵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1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
祝朝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45
|
|
|
11
|
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的韩译方法研究 |
黄进财
罗兹深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17
|
|
|
12
|
话语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副词+动词”英译弱化分析 |
祝朝伟
杨迪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
13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文化观 |
袁北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14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典籍名言阿译研究 |
吴昊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15
|
政治文献英译:文化翻译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 |
林榕
林大津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0
|
|
|
16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忠实——机构翻译视角 |
张峻峰
庞影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17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研究:述评与展望 |
周忠良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
18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中的思政一体化研究 |
王田
童亚星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
19
|
面向国际传播的译者能力培养——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为例 |
唐昉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
20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传播的价值及启示 |
邹蔚苓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