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外译中的立格与传意——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军峰 赵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0,89,共19页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系统性、学理化地表达了中国法律智慧、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其外译传播在塑造国家法治形象、构建对外法治话语体系、争取法治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的法治话语为研究...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系统性、学理化地表达了中国法律智慧、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其外译传播在塑造国家法治形象、构建对外法治话语体系、争取法治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的法治话语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的内涵,重点考察立格与传意翻译策略在法治话语外译中的运用情况,以期为精准传播中国法治思想、增强中国法治话语国际传播效果提供启示借鉴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 外译传播 立格与传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键术语的社会认知建构研究——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永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自人类社会之初,我们的先哲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有效治理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持续治理过程中,话语发挥了关键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社会表征即话语实践建构了政治发展史,政治术语建构了人类政治生活现实。与此同时,语言作为复杂社会... 自人类社会之初,我们的先哲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有效治理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持续治理过程中,话语发挥了关键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社会表征即话语实践建构了政治发展史,政治术语建构了人类政治生活现实。与此同时,语言作为复杂社会适应系统,在其发展中,与社会一道也在发生演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文版)共计21个专题,本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专题收录的五篇文章的英文术语为例,系统探析其社会认知机制,洞悉政治现实的语言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话语实践 治术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德文版中的翻译创造性探析
3
作者 廖峻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82,共12页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中,翻译创造性在语言转换、文化输出、交际效果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体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政治外宣文本的翻译和研究,契合了“三进”工作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论是从宏观层面梳理...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中,翻译创造性在语言转换、文化输出、交际效果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体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政治外宣文本的翻译和研究,契合了“三进”工作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论是从宏观层面梳理学界对翻译创造性的认识,还是在微观层面以第四卷德文版中译例为对象进行分析,都有助于深化对于创造性在外宣翻译中的产生机制及作用的认识,而“新颖性”“适当性”和“美学性”可以作为考察翻译创造性的三种维度,促使高校在语言和翻译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好地发挥“三进”对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第四卷) 翻译创造性 “三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话语译介效果的译者期待与读者反馈双重检验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英译修订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汨 张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新形势下,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成为战略重点,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目标读者开展调查能够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及其英译修订版本为考察对象,通过译者口述阐释修订期待并基于母语... 新形势下,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成为战略重点,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目标读者开展调查能够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自我革命”及其英译修订版本为考察对象,通过译者口述阐释修订期待并基于母语读者调查验证修订效果。研究发现,该核心概念英译修订接受效果与译者期待相匹配。基于调查结果,本文从接受者和传播者两方面总结了借鉴受众反馈和明晰规范译法对中国政治话语国际传播的双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核心概念 翻译修订 译者期待 读者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进”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路径逆向探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版翻译鉴赏课程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胡业爽 徐曼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共8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试点工作对于引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宏观的价值引领要落实到教学实际,不能只看知识输入效果,能否输出才是关键。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产出导向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试点工作对于引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宏观的价值引领要落实到教学实际,不能只看知识输入效果,能否输出才是关键。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鉴赏课为例,对课堂教学设计路径进行逆向探析,以期构建起融合理念、教材、策略、评价的多维整合型教学设计路径,使“三进”课程更加科学化、丰富化、趣味化,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思路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 “三进”试点工作 产出导向法 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出版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忠良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55,共5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该书以多种语言面向全球发行以来,其出版量之大、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巨均达到了我国政治文献对外出版的最高水平.该书之所以能在全球"圈粉",是因为中外合作的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该书以多种语言面向全球发行以来,其出版量之大、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巨均达到了我国政治文献对外出版的最高水平.该书之所以能在全球"圈粉",是因为中外合作的翻译模式使其外文版顺应了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多元化的出版发行策略有效扩大了海外受众面,立体化的海外传播模式极大提升了该书的宣传效果.加强政治文献海外出版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创新外宣方法、策略和机制,实施本地化编辑出版策略,有利于提高我国政治文献海外出版物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海外出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分析——兼谈中央文献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被引量:15
7
作者 史亭玉 张平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是中央文献国际传播较具代表性的范例,值得认真研究。由于中央文献的翻译关系到国家主流话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因而中央文献准确通达的翻译尤为重要。在融通中外的话语构建中,评析《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是中央文献国际传播较具代表性的范例,值得认真研究。由于中央文献的翻译关系到国家主流话语能力建设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因而中央文献准确通达的翻译尤为重要。在融通中外的话语构建中,评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大量翻译例句,可发现中央文献翻译策略使用的原则,即在政治准确的总原则下,关注译本的语言转换和文化对接,恰当地使用归化和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第三卷 国际传播 中央文献 翻译原则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证研究——以日语翻译鉴赏课程的“三进”导入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千 黄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4,共9页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语翻译鉴赏课程以原著和日译文本语篇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在讲授中日、日中翻译机制中的语篇内部衔接机制的同时,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的呈现模式,实...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语翻译鉴赏课程以原著和日译文本语篇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在讲授中日、日中翻译机制中的语篇内部衔接机制的同时,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从原语到目标语、再从目标语到原语的双向学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将跨文化交际、中国话语外宣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应用等诸多元素导入翻译鉴赏课程,通过语篇与语境衔接等语法结构的分析,认识原语与目标语在内容表达中的多重性与偏离,从而为外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如何通过翻译鉴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课程思 翻译鉴赏 语篇 连贯与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本计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关琳 许佃兵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6,共8页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索引和注释,以词频统计为基础,提炼该书的理论思想要点。以网络新闻分析结果和搜索引擎的检索热点作为参照,对文本分析的结果加以验证。研究发现: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该类著作,能...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索引和注释,以词频统计为基础,提炼该书的理论思想要点。以网络新闻分析结果和搜索引擎的检索热点作为参照,对文本分析的结果加以验证。研究发现: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该类著作,能够更加高效、全面地提炼思想精华;比较网络新闻报道和集中学习两种宣传方式,发现集中学习对著作中思想要点的提炼更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 文本分析 数据可视化 思想治学习 智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45
10
作者 祝朝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0,共8页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和"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同时高水平的翻译队伍、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以及严格的把关程序也是《习》获得对外传播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习近平治国政》 翻译方法 外宣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的韩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进财 罗兹深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6,共10页
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韩文版各79篇文章作为研究语料,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提取、分类、统计,并在此基... 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韩文版各79篇文章作为研究语料,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提取、分类、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照韩文译本,总结出其隐喻的韩译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可为相关政治文献的隐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概念隐喻 隐喻翻译 汉韩翻译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副词+动词”英译弱化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祝朝伟 杨迪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原因,由此指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在保留自身话语特色的同时,还需采取"融通中外"的方式增强话语受众意识,使译文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话语 翻译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文化观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北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2,共8页
文化建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体现出的习近平文化观,形成并发展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彰显了理论和实践相促进、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交融的发展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文化建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体现出的习近平文化观,形成并发展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彰显了理论和实践相促进、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中国与世界相交融的发展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思想和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专题,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中华文化 民族性 人民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典籍名言阿译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善于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典籍名言的翻译因其跨越时间、空间维度,需要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保持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从语言维... 善于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典籍名言的翻译因其跨越时间、空间维度,需要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保持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译本中的典籍名言翻译进行分析,总结其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习近平治国政》 典籍名言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献英译:文化翻译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50
15
作者 林榕 林大津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5-240,共6页
政治文献英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将其置于文化翻译的视角加以研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传播效果。以文化翻译观考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探讨政治文献英译特点、原则和策略及其文... 政治文献英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将其置于文化翻译的视角加以研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传播效果。以文化翻译观考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探讨政治文献英译特点、原则和策略及其文化翻译的总体倾向,可为政治文献英译提供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文本 文化翻译 《习近平治国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忠实——机构翻译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峻峰 庞影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56,共9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自面世以来,国际销量可观,影响深远。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部分内容的英译似乎显得不那么忠实。因此,本文梳理外宣翻译中的忠实概念,考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实例,探讨忠实的必要性、相对性、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自面世以来,国际销量可观,影响深远。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部分内容的英译似乎显得不那么忠实。因此,本文梳理外宣翻译中的忠实概念,考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实例,探讨忠实的必要性、相对性、多维性和恒定性,阐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忠实特点。结合国内外机构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采用机构翻译视角可以更好地解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成功英译的忠实属性,既可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过程中体现出的归化趋势提供理论阐释,也为新时代构建融通中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背景下我国机构翻译的实践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忠实 归化 机构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忠良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7,共6页
从国家翻译实践视角看,国家文本的翻译是国家叙事对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承担着国家对外形象构建、文化传播、政治立场表达等战略功能。作为典型的国家文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多语种翻译是一项重大的国家翻译实践工程,引起译学界... 从国家翻译实践视角看,国家文本的翻译是国家叙事对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承担着国家对外形象构建、文化传播、政治立场表达等战略功能。作为典型的国家文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多语种翻译是一项重大的国家翻译实践工程,引起译学界的极大关注,催生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考察针对该书翻译研究的内容结构、学术热点和总体特征,以国家翻译实践论视角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提出提升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国家翻译实践体系构建和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知识图谱 国家文本 国家翻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中的思政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田 童亚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1,共5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相关课程具有天然的思政优势,但因课程开设的诸多现状和特点,其课程思政容易陷入"各自为政""老生常谈"的局面。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教改实践为基础,提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相关课程具有天然的思政优势,但因课程开设的诸多现状和特点,其课程思政容易陷入"各自为政""老生常谈"的局面。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的教改实践为基础,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思政一体化"模式,充分挖掘显性和隐性思政元素,从个人层面、家国层面和国际层面进行一体化思政教育,旨在打破课程间壁垒,探讨课程思政更为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三进”课程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传播的译者能力培养——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1,共9页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服务国家和社会,满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本文在已有译者能力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翻译学出发重构面向国际传播...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因此翻译教学应该服务国家和社会,满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本文在已有译者能力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翻译学出发重构面向国际传播的译者能力培养模式,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赏析课程中开展以双语研读为基础的认知能力训练、以话语等效为原则的翻译能力训练和以创译项目为依托的传播能力训练,让学生切实领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译者能力 《习近平治国政》英译赏析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传播的价值及启示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蔚苓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22-29,共8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论著在海外的热传显示了其建构并创新中国话语的价值:构建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概念,以中国经验彰显中国话语的优势,以中国故事实现话语创新。与此同时,论著的热传突破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论著在海外的热传显示了其建构并创新中国话语的价值:构建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概念,以中国经验彰显中国话语的优势,以中国故事实现话语创新。与此同时,论著的热传突破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中国理论要“走出去”,必须加强传受双方之间的话语共识,回应海外读者关切的现实问题,话语表达要更具柔性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政》 中国话语 中国 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