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三进”路径研究
1
作者 王芳芳 《海外英语》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为“三进”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丰富素材,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为“三进”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丰富素材,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英语翻译课程思政的“三进”路径,旨在提升新时代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英语翻译课程 课程思 “三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宣翻译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古典诗文的韩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颖聪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其中对外宣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韩译本中的古典诗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译本中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结构转换、直译+汉字注释、直译+部分汉字注释、套...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其中对外宣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韩译本中的古典诗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译本中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结构转换、直译+汉字注释、直译+部分汉字注释、套用+增译等翻译方法,使译文内容充分地传达给读者,这也为外宣翻译和其他党政文献翻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古典诗文 外宣翻译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本中的战争隐喻韩译策略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韩平行语料库
3
作者 孟庆鑫 李正实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本文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的汉韩平行语料库,以《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战争隐喻为对象,对其韩译本中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文共出现395个战争隐喻表达,韩译本使用了5... 本文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的汉韩平行语料库,以《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战争隐喻为对象,对其韩译本中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文共出现395个战争隐喻表达,韩译本使用了5种翻译策略,其中译为相同隐喻的占比最大,反映出政治语篇中战争隐喻的韩译策略主要采用异化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风格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战争隐喻 韩译策略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诗词翻译的认同机制研究
4
作者 曾鸣瑜 朱义华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4期44-46,共3页
政治文献中的诗词运用,可以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让文本语言生动形象,让思想理念深入人心。翻译时如何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诗词的修辞力量,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认同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伯克认同理论入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 政治文献中的诗词运用,可以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让文本语言生动形象,让思想理念深入人心。翻译时如何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诗词的修辞力量,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认同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伯克认同理论入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为语料,对政治语境下诗词英译的认同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四卷中诗词英译的认同方式主要以同情认同和误同为主,并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差异,以受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构建源语的修辞效果,展现中国政治理念、立场和观点,促使认同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诗词翻译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教学实践路径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5
作者 刘丽萍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8期140-142,共3页
目前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外语类专业课程,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的“三进”研究却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尝试以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切入点,探索《习近平谈治国... 目前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外语类专业课程,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的“三进”研究却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尝试以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切入点,探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实施“三进”课程提供积极帮助,避免语言教学和思政育人“两张皮”现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多语种版本 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6
作者 陈晓倩 夏娟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57-59,共3页
以目的论为研究视角,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的翻译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以传达政治思想、树立中国大国形象为首要目的,拥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在翻译过程中灵活使用意译、增译、省译等各种翻译方法,以提高译... 以目的论为研究视角,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的翻译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以传达政治思想、树立中国大国形象为首要目的,拥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在翻译过程中灵活使用意译、增译、省译等各种翻译方法,以提高译文的语内连贯性,帮助译文读者了解和接受原著的政治思想,感知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翻译研究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等效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隐喻认知翻译策略研究
7
作者 尚翼帆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语料,以政治等效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书中出现的隐喻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出11种概念隐喻类型,包括运动隐喻、道路隐喻、旅行隐喻、旗帜隐喻、圆圈隐喻、动物隐喻、战... 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为语料,以政治等效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书中出现的隐喻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出11种概念隐喻类型,包括运动隐喻、道路隐喻、旅行隐喻、旗帜隐喻、圆圈隐喻、动物隐喻、战争隐喻、人体隐喻、植物隐喻、建筑隐喻、自然隐喻和其他类型的概念隐喻。第一卷英译本采用了保留概念隐喻、具体化、意义替换三种翻译策略,实现了政治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等效 隐喻翻译 概念隐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英译方法研究
8
作者 夏娟 陈晓倩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5期28-30,共3页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其英译本中的典型案例为例,探究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译本通过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转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译文的信息、表情... 基于文本类型理论框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其英译本中的典型案例为例,探究政治文献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译本通过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增译、省译、转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实现了译文的信息、表情和感染三种主要功能。译本整体更侧重可接受性和传播效果,帮助译文受众更好地理解原著的理念,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类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翻译方法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9
作者 时语彤 王英娜 +2 位作者 王昭 郭书 冷禹欣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9期45-48,共4页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是指承载着鲜明民族特色并带有深厚文化烙印的词汇。在将文化负载词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须充分考虑语境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基于尤金·...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独特词,是指承载着鲜明民族特色并带有深厚文化烙印的词汇。在将文化负载词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译者须充分考虑语境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基于尤金·奈达的文化负载词分类理论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物质、语言、宗教和生态5个维度,统计分析了政治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平行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探究
10
作者 王艺桦 《海外英语》 2024年第3期55-57,65,共4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教材是开展育人工作的载体,然而,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西方语言文化居多,鲜有中国文化和价值的相关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习...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教材是开展育人工作的载体,然而,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西方语言文化居多,鲜有中国文化和价值的相关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商务、教育等方面。其多语种版本更深刻影响外语教学与改革,丰富了外语教学的教育性和人文性。研究基于“产出导向法”,探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多语种平行语料库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多元应用,有效提高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平行语料库 产出导向法 课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中的身份建构——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外交讲话为例
11
作者 范艺馨 李娟 +1 位作者 黄炜烽 王睿琪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0期41-45,共5页
外交对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展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从语用身份论视角出发,利用语料库收集和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外交讲话,通过高频词、关键词、词语搭配等定量手段探讨中国如何建构四... 外交对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展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从语用身份论视角出发,利用语料库收集和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外交讲话,通过高频词、关键词、词语搭配等定量手段探讨中国如何建构四种身份:世界未来发展的强大贡献者、多边外交的倡导者、自强不息的民族复兴者以及世界和平的积极拥护者,从而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研究进一步指出相关身份和形象的建构与国情、国家需求、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为语用身份论和语料库语言学提供更多言语证据,也为国家形象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讲话 国家形象 语用身份 习近平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课程思政建设实证研究——以日语翻译鉴赏课程的“三进”导入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千 黄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4,共9页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语翻译鉴赏课程以原著和日译文本语篇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在讲授中日、日中翻译机制中的语篇内部衔接机制的同时,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的呈现模式,实...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改实践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语翻译鉴赏课程以原著和日译文本语篇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在讲授中日、日中翻译机制中的语篇内部衔接机制的同时,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从原语到目标语、再从目标语到原语的双向学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将跨文化交际、中国话语外宣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应用等诸多元素导入翻译鉴赏课程,通过语篇与语境衔接等语法结构的分析,认识原语与目标语在内容表达中的多重性与偏离,从而为外语专业本科生教学如何通过翻译鉴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课程思 翻译鉴赏 语篇 连贯与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典故的英译方法及对外宣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40
13
作者 祝朝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0,共8页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 本文通过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与细致的文本分析,总结归纳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中典故翻译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习》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文章认为,《习》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的成功经验凝练出"中国观点、国际表达"的翻译立场、"异而化之、融而通之"的翻译理念和"因势而变、因时而新"的翻译策略;同时高水平的翻译队伍、中外专家的精诚合作以及严格的把关程序也是《习》获得对外传播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翻译方法 外宣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隐喻的韩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进财 罗兹深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6,共10页
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韩文版各79篇文章作为研究语料,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提取、分类、统计,并在此基... 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韩文版各79篇文章作为研究语料,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提取、分类、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照韩文译本,总结出其隐喻的韩译方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可为相关政治文献的隐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概念隐喻 隐喻翻译 汉韩翻译 翻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时政文本英译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林歆 许明武 《语言教育》 2017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与分析,从词汇和句子两个维度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主要以"直译"为主,"直译+注释"为辅,对句子的英译主要采... 文章基于语料统计与分析,从词汇和句子两个维度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主要以"直译"为主,"直译+注释"为辅,对句子的英译主要采用"顺序译法"、"综合译法"等翻译技巧。本文旨在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时政文本及其它类型文本外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 词汇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理论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副词+动词”英译弱化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祝朝伟 杨迪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立。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弱化现象。以语料库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中外话语特色,并以拉克劳与莫菲的话语理论为指导探究翻译弱化的原因,由此指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翻译在保留自身话语特色的同时,还需采取"融通中外"的方式增强话语受众意识,使译文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话语 翻译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实例化视角下政治文本标题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0-38,共9页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翻译可看作一种以源语文本意义为导向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文章基于再实例化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中213则标题的英译,探讨了译者选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完成译文的语篇再生和意义重...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翻译可看作一种以源语文本意义为导向的跨语际再实例化过程。文章基于再实例化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两卷本中213则标题的英译,探讨了译者选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完成译文的语篇再生和意义重构。研究发现,译者综合采用了升降意义权重、调整评价意义、删减修辞手段、改变耦合模式等策略和方法,合理选择了译文的词汇语法形式,具有突出的受众意识,以更好地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述特点,进而完成跨语际再实例化,实现了译文标题的语篇再生,做好内宣话语向外宣话语的转换,助力提升译文在目标受众的接受度,以达成中国话语在国际舞台的顺利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实例化 标题翻译 外宣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典籍名言阿译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善于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典籍名言的翻译因其跨越时间、空间维度,需要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保持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从语言维... 善于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典籍名言的翻译因其跨越时间、空间维度,需要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保持原文和译文在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的“平衡”与“和谐”。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译本中的典籍名言翻译进行分析,总结其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典籍名言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综述——基于重要研究文献(2015-2019)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立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5-56,159,共13页
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2015-2019年间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三个方面。然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前两个方面文献较多,研究较为深入,而第三个方面则论... 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研究2015-2019年间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译策略、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三个方面。然而,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并不均衡,前两个方面文献较多,研究较为深入,而第三个方面则论著数量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分析表明,基于话语分析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显现出方法科学、角度新颖的特征,具有较强学术价值。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可进一步整合,在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下进行拓展探索,可以产出更具理论创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翻译策略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向视角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术语英译特色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海燕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77-88,159,160,共14页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从非文本视角解析译文特色提供了重要依据。参照《中国关键词》等语料,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文版)中筛选出73个核心术语的英译,借助FineReader工具对这些术语的英译及其以往官方英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从非文本视角解析译文特色提供了重要依据。参照《中国关键词》等语料,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文版)中筛选出73个核心术语的英译,借助FineReader工具对这些术语的英译及其以往官方英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8个核心术语的英译较以往译文有显著差异。基于以往英译,卷二核心术语的英译以信息重组编辑为主,删除添加为辅,通过简化结构、降低语义色彩、改进措辞等策略使译文具有简洁、委婉、精准的特色。基于文化转向视角解析了形成卷二核心术语英译特色的社会语境、译者目的、目标语读者等非文本因素,以期对中国特色核心术语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术语 英译特色 平行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