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层性工作者的身体焦虑与精神创伤——以《九月还乡》《安阳婴儿》《梦中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欣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我们的联系正是建立在对庸俗的恐惧之上的,而任何非庸俗的东西... 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我们的联系正是建立在对庸俗的恐惧之上的,而任何非庸俗的东西都不会补充大自然控制我们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婴儿》 《九月还乡》 精神创伤 身体焦虑 工作者 大自然 作品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乡的可能、形式及意义——从《九月还乡》到《小姐回家》
2
作者 张永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杰姆逊曾说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带有寓言性质.此话虽不无偏颇,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读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为被迫进入现代化叙事的中国,在对"丰盛"的追求过程中,匆匆的步履跨过世纪之门,加入WT0,日益在实现一... 杰姆逊曾说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带有寓言性质.此话虽不无偏颇,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读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为被迫进入现代化叙事的中国,在对"丰盛"的追求过程中,匆匆的步履跨过世纪之门,加入WT0,日益在实现一体化了.回顾历史曾有过的贫乏,这绝对的"丰盛"是可喜可贺的;但我们客观地分析当今社会,城乡结构性失调,社会的分层在剧烈地拉大,底层的"匮乏"又多么令人揪心,连一向鼓吹"差异"的自由主义者出于人道的考虑也对此忧心忡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月还乡》 《小姐回家》 理想主义 小说创作 中国 关仁山 文学评论 当代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土史诗的建构——评关仁山长篇新作《麦河》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最早被关仁山的小说吸引是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一批被冠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小说”的方式再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努力从“现实”背后发掘失落的... 最早被关仁山的小说吸引是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一批被冠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小说”的方式再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努力从“现实”背后发掘失落的诗性和纠结疼痛中的人性。大时代的悲喜剧总是扎根在小人物情感与命运的细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仁山 现实主义冲击波 长篇 史诗 乡土 《九月还乡》 中篇小说 “问题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2,88,共5页
 文章以中国当前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九月还乡》等七篇小说为例,对当代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比照了他们的变与不变,展示了他们多样的形态与丰富的心态,表明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性...  文章以中国当前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九月还乡》等七篇小说为例,对当代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比照了他们的变与不变,展示了他们多样的形态与丰富的心态,表明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性和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农民形象 现代化 社会学 《九月还乡》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共有一个家 被引量:3
5
作者 关仁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 生存状态 雪莲湾 精神品格 《九月还乡》 文学功能 《苦雪》 社群文学 《破产》 人民呼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