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底层性工作者的身体焦虑与精神创伤——以《九月还乡》《安阳婴儿》《梦中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欣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我们的联系正是建立在对庸俗的恐惧之上的,而任何非庸俗的东西...
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我们的联系正是建立在对庸俗的恐惧之上的,而任何非庸俗的东西都不会补充大自然控制我们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婴儿》
《九月还乡》
精神创伤
身体焦虑
工作者
大自然
作品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返乡的可能、形式及意义——从《九月还乡》到《小姐回家》
2
作者
张永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杰姆逊曾说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带有寓言性质.此话虽不无偏颇,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读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为被迫进入现代化叙事的中国,在对"丰盛"的追求过程中,匆匆的步履跨过世纪之门,加入WT0,日益在实现一...
杰姆逊曾说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带有寓言性质.此话虽不无偏颇,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读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为被迫进入现代化叙事的中国,在对"丰盛"的追求过程中,匆匆的步履跨过世纪之门,加入WT0,日益在实现一体化了.回顾历史曾有过的贫乏,这绝对的"丰盛"是可喜可贺的;但我们客观地分析当今社会,城乡结构性失调,社会的分层在剧烈地拉大,底层的"匮乏"又多么令人揪心,连一向鼓吹"差异"的自由主义者出于人道的考虑也对此忧心忡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月还乡》
《小姐回家》
理想主义
小说创作
中国
关仁山
文学评论
当代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乡土史诗的建构——评关仁山长篇新作《麦河》
被引量:
9
3
作者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最早被关仁山的小说吸引是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一批被冠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小说”的方式再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努力从“现实”背后发掘失落的...
最早被关仁山的小说吸引是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一批被冠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小说”的方式再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努力从“现实”背后发掘失落的诗性和纠结疼痛中的人性。大时代的悲喜剧总是扎根在小人物情感与命运的细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仁山
现实主义冲击波
长篇
史诗
乡土
《九月还乡》
中篇小说
“问题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2,88,共5页
文章以中国当前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九月还乡》等七篇小说为例,对当代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比照了他们的变与不变,展示了他们多样的形态与丰富的心态,表明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性...
文章以中国当前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九月还乡》等七篇小说为例,对当代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比照了他们的变与不变,展示了他们多样的形态与丰富的心态,表明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性和艰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农民形象
现代化
社会学
《九月还乡》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们共有一个家
被引量:
3
5
作者
关仁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
生存状态
雪莲湾
精神品格
《九月还乡》
文学功能
《苦雪》
社群文学
《破产》
人民呼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层性工作者的身体焦虑与精神创伤——以《九月还乡》《安阳婴儿》《梦中人》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欣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摘
任何一部关于性的作品,正像“性”这个词本身,都散发着一种讨厌的庸俗气味,而这正是这些作品的使命。正是在这种令人生厌的表象里,这些作品才适应了自然,因为大自然和我们的联系正是建立在对庸俗的恐惧之上的,而任何非庸俗的东西都不会补充大自然控制我们的手段。
关键词
《安阳婴儿》
《九月还乡》
精神创伤
身体焦虑
工作者
大自然
作品
“性”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返乡的可能、形式及意义——从《九月还乡》到《小姐回家》
2
作者
张永禄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文摘
杰姆逊曾说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带有寓言性质.此话虽不无偏颇,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解读我们的文学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作为被迫进入现代化叙事的中国,在对"丰盛"的追求过程中,匆匆的步履跨过世纪之门,加入WT0,日益在实现一体化了.回顾历史曾有过的贫乏,这绝对的"丰盛"是可喜可贺的;但我们客观地分析当今社会,城乡结构性失调,社会的分层在剧烈地拉大,底层的"匮乏"又多么令人揪心,连一向鼓吹"差异"的自由主义者出于人道的考虑也对此忧心忡忡.
关键词
《九月还乡》
《小姐回家》
理想主义
小说创作
中国
关仁山
文学评论
当代
文化意义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乡土史诗的建构——评关仁山长篇新作《麦河》
被引量:
9
3
作者
吴义勤
机构
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
文摘
最早被关仁山的小说吸引是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作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等一批被冠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是简单地以“问题小说”的方式再现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而是努力从“现实”背后发掘失落的诗性和纠结疼痛中的人性。大时代的悲喜剧总是扎根在小人物情感与命运的细节中,
关键词
关仁山
现实主义冲击波
长篇
史诗
乡土
《九月还乡》
中篇小说
“问题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安文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2,88,共5页
文摘
文章以中国当前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九月还乡》等七篇小说为例,对当代农民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比照了他们的变与不变,展示了他们多样的形态与丰富的心态,表明了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
当代小说
农民形象
现代化
社会学
《九月还乡》
中国当代文学
农村题材
Keywords
Current novels
Peasants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共有一个家
被引量:
3
5
作者
关仁山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劳动者
生存状态
雪莲湾
精神品格
《九月还乡》
文学功能
《苦雪》
社群文学
《破产》
人民呼声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底层性工作者的身体焦虑与精神创伤——以《九月还乡》《安阳婴儿》《梦中人》为例
刘国欣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返乡的可能、形式及意义——从《九月还乡》到《小姐回家》
张永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乡土史诗的建构——评关仁山长篇新作《麦河》
吴义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前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社会学分析
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们共有一个家
关仁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