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绪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孙中山是《临时约法》的倡导者,《临时约法》的主要精神贯穿着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以《临时约法》作为思想武器、法制武器,和袁世凯的专制、复辟作斗争。此后孙中山又领导了先后6年的"护法运动"。以维护《临时约法》作... 孙中山是《临时约法》的倡导者,《临时约法》的主要精神贯穿着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以《临时约法》作为思想武器、法制武器,和袁世凯的专制、复辟作斗争。此后孙中山又领导了先后6年的"护法运动"。以维护《临时约法》作为斗争形式,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他生平活动中占十多年之久的历史阶段。文章从中国国情角度探讨孙中山维护《临时约法》的动机、主要过程、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孙中山最后认识到"护法"解决不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选择了新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临时约法》 护法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学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122,159,共5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临时约法》之所以选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同时根据当时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特殊需要加以改造而成。《临时约法》之所以选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出于"以法制袁"的考虑;二是受法国宪政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约法》 《第三共和国宪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法、权力与秩序:洪宪帝制取消后各派围绕中央权力的较量
3
作者 赵静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2,共10页
1916年3月“洪宪帝制”取消至7月《临时约法》恢复之间,南方护国军同北洋系围绕中央权力归属问题———袁世凯退位和总统继任、约法恢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护国军在依据约法坚持袁世凯退位的基本立场下,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同北洋系领袖... 1916年3月“洪宪帝制”取消至7月《临时约法》恢复之间,南方护国军同北洋系围绕中央权力归属问题———袁世凯退位和总统继任、约法恢复,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护国军在依据约法坚持袁世凯退位的基本立场下,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同北洋系领袖进行谈判,在总统人选黎元洪之外又提出了段祺瑞;北洋系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为了维持自身权威和政府的运作,进行了对内整合和对外斗争、妥协,最终恢复《临时约法》,形成了“黎府段院”的暂时稳定的权力格局。各方势力间的谈判与调整过程,体现了民初军政官员对约法、权力与国家秩序的不同考虑;而在野文人对此问题的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背景,更从另一角度显示着法律与实际政治运作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各界对秩序的普遍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宪帝制 护国军 北洋军阀 大总统 《临时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元唐绍仪内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吉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尽管唐绍仪曾是袁世凯的亲信,且因热衷于共和而被南方革命党人所接受,就其政治历练与交通系背景来说,也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合适的总理人选。但他终为袁氏所摈弃,施用种种手段,摧垮了唐内阁。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政外交的抱负;内阁组建后亦承续南京临时政府的建政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唐内阁的各项政策,形格势禁,未能有所展布,但唐氏本人促成南北统一、希望促进孙袁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的愿望,还是应当肯定的。唐内阁是近代中国民主宪政从理念进入实践的最初尝试,大力推动了民初的宪政建设,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绍仪内阁 唐绍仪 袁世凯 《临时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国会建置中的“型制”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涛 杨天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80,共13页
以往研究民初国会史多偏重国会的建置与运作,着眼点局限在国体及政治斗争等相对宏观的层面。但改换视角,从"型制"设计这一偏重政体的角度,对民初国会政制史研究中被忽略的诸如国会"院制"与立法机关的内部制衡、立... 以往研究民初国会史多偏重国会的建置与运作,着眼点局限在国体及政治斗争等相对宏观的层面。但改换视角,从"型制"设计这一偏重政体的角度,对民初国会政制史研究中被忽略的诸如国会"院制"与立法机关的内部制衡、立法与行政机构协调机制的建立、法定开会人数与非常国会的"合法性"判断、选举人资格限制与议员素质等技术性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既有认知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国会 《临时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危机与1919年南北和谈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淑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1919年议和前后南北政府混乱的宪法依据,以及双方各利益集团的不同考虑,凸显出南北议和的一个难点:宪法问题。也正因此导致第二次南北和谈缺乏一个能够统摄各方的中心,并使南北军阀在和谈前期达成的利益妥协不能实现,和谈最终陷于瘫痪。
关键词 《临时约法》 宪法危机 南北和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