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7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理念 被引量:4
1
作者 吾慎之 王麟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5-36,共2页
根据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思想 ,本文讨论了网络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构建理念 ,具体阐述了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专业化相结合、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学习活动的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网络课程设计思... 根据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思想 ,本文讨论了网络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构建理念 ,具体阐述了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专业化相结合、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学习活动的创造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网络课程设计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程 《中学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构建理念 中学教育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研究——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李闯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途径。校企合作能够提升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得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缩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磨合期,降低企业培训...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途径。校企合作能够提升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得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缩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磨合期,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校企合作是展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特色的重要实践方法,利于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本领。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这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建设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化工专业 职业院校 磨合期 教学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教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评《物理化学实验(2版)》
3
作者 张雁华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立足“新工科”专业教育场域,物理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材料、生物、环保等专业人才的一项基本素养,在学科设置上,具备一定的前置条件,通常应在系统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规范的基础上,以及熟悉常规实验工具、仪器、方法之后... 立足“新工科”专业教育场域,物理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材料、生物、环保等专业人才的一项基本素养,在学科设置上,具备一定的前置条件,通常应在系统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规范的基础上,以及熟悉常规实验工具、仪器、方法之后,再进入的物理化学实验领域。基于教学主体视角,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物理学知识、技术、经验及规律去解决化学问题,这意味着单个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有着复合属性,所涉及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也更为丰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学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理论与实践 常规实验 专业人才 教育场域 学科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昊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48,共4页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和顺应“受教育者在场”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因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方式方法不新颖、课程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是,构建多重机制保障教学运行,创新“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课程化进程,运用“两种思维”提升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多重机制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评《向深度进发的中学化学教学》
6
作者 姚林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5-I0006,共2页
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便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以及终身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品格。这... 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便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化以及终身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递知识,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实践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改革与创新 学生个性化 新课标 良好品格 实践技巧 学生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理论+体验”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志业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这一教育强国特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思政课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建好高校思政课是发挥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支撑。教学模式...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这一教育强国特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思政课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建好高校思政课是发挥思政引领力的重要支撑。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一招,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不断从教学模式改革中增强自身活力和效力。高校思政课坚持理论课堂与体验课堂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要素论、人格结构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秉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理念、合作式教学理念和深度沉浸体验教学理念,通过强化组织保障、设计精准方案、开展落地实践、进行教学评估四个环节构建完整的教学模式闭环,擘画高校思政课双课堂教学模式的育人图景,可以促进学生满足感、获得感、认同感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理论课堂 体验课堂 双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与功能发挥——评《高校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舞蹈是人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个性的行为艺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要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舞蹈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模仿和... 舞蹈是人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个性的行为艺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塑造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要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舞蹈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模仿和再现,而是要进行美育理论和实践的渗透,发挥高校舞蹈教学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施维纳编著的《高校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一书,结合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探讨了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总结了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与美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为高校舞蹈美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鉴赏力 高校舞蹈教学 行为艺术 美育功能 理论与实践研究 功能发挥 肢体语言 学生综合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及应对
9
作者 罗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1-64,共4页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 交往行动理论是对主体间性、主体关系和合理化的主体行动的研究理论。在教学交往实践中受主观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均可能会表现出“假象主体”状态。造成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假象主体”归因是:存在以“理解”为目的的语言交往障碍;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控制的行为实践;学生多感官学习的自我感知离散状态。教师要提升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需要消除教学交往实践中的“假象主体”,创造从目的性交流到达成理解效度的话语实现,促进认知主体性到实践主体性的行为转变,强化从知识逻辑发生到心理发生的感官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动理论 教学交往实践 学生 假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品质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宏宇 《化学教学》 CAS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主要论述了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的界定,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上的现状,并提出了几个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案例。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科学品质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校专业教学——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11
作者 官心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织、内容等体系的重组。进一步剖析可知,通过数智化、虚拟化、图式化等技术赋能之后,高校专业教学领域与思政教育场景的边界充分消解,这有助于专业素养与思政价值实现深层融合,换言之,在互联网生态情境中,高校专业与思政两大课程体系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属性“叠加态”,而是化学反应“和谐态”,互联网技术优势成为“教育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政教学 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 异变 物理属性 图式化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12
作者 曹丽颖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实施缺乏规范性、形式缺乏创新性、教师缺乏积极性、监督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优势资源、...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存在实施缺乏规范性、形式缺乏创新性、教师缺乏积极性、监督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优势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构建重过程的实践教学评价等创新实践教学路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评《学生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鵾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由苏启敏、陶燕琴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评价》一书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学生评价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深入阐释了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该书首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由苏启敏、陶燕琴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评价》一书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学生评价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深入阐释了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该书首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从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教学 理论与实践 学生评价改革 重要性和作用 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内容 方法与实践 多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试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14
作者 郑长龙 郝雷 刘金殿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5,共2页
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重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改革和加强化学教育课程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对参加过教育实习和毕业后参加中学化学教... 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重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改革和加强化学教育课程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对参加过教育实习和毕业后参加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学生的调查,以及对化学教育课程结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化学教材 教育实习 教材分析 师范院校 元素化合物 教学理论 化学 理论与实践 评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的研究与体系构建
15
作者 莫雷 陈友芳 +4 位作者 张卫 李盛兵 张学波 马早明 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206,共18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运算性学习、联结性机能与运算性机能两对基本范畴,解答了个体学习的本质问题,以及个体学习机能的形成问题,建立了创新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基于学习双机制理论构建的本源性教学理论,本文重点解答学校学科教学应该“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优选式全程重复”人类知识生产过程与“前瞻性全面继承”人类经验的基本理念,整合了多种教学理论派别,构建了独具创新性的学科教学理论。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学与教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 本源性学习理论 本源性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16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中学化学教学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冯颖 《化学教学》 CAS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思想对中学生化学学习观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了目前中学生化学学习 的现状,并对以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中学化学的教和学提出些启示和对策。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观 化学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 中学 指导 实践 启示 生化 基本思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18
作者 李忠晓 曲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信息化时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创新了交流模式,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思政”,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则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更好开展,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 信息化时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创新了交流模式,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思政”,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则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更好开展,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和实际的意义。由徐正飞著写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秉承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分析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与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机制与维度体系,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课程思政”视角下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思政教学 高校课程 互联网背景下 信息化教学 价值观教育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教学》
19
作者 萨仁图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I0008-I0008,共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学韵味的同时,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 在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学韵味的同时,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增强其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现代科技手段 理论与实践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 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代感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加工学习: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晓磊 黄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深加工学习是让课堂教学得以生成与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策略。多种学习理论为它提供了理论基础并阐明其生成机理;综合借鉴认知层次理论、层级学习理论和五维学习理论可以为深加工学习建立实践理路,从而形成了“感知理解—领会感悟—... 深加工学习是让课堂教学得以生成与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策略。多种学习理论为它提供了理论基础并阐明其生成机理;综合借鉴认知层次理论、层级学习理论和五维学习理论可以为深加工学习建立实践理路,从而形成了“感知理解—领会感悟—关联融通—审辨评鉴—化用创新”五个层级的深加工学习的实践路径,建构了“追寻知识结构性联系、引发深入思考和追问、发现学习本质和价值、展开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打开并激活学习通道”五种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加工学习 理论阐释 实践路径 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