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柯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范式
元
心理学
跨文化
比较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家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90,共17页
本文首先从纵向勾画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中国鲁迅研究者“四代同堂”的代际关系图景 ,认为四代研究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关系构成近二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史 ,而各代研究者正是在与另几代研究者的相互参照中显示出自身的优长与局限。其...
本文首先从纵向勾画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中国鲁迅研究者“四代同堂”的代际关系图景 ,认为四代研究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关系构成近二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史 ,而各代研究者正是在与另几代研究者的相互参照中显示出自身的优长与局限。其次 ,论文简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鲁迅研究的 3大阐释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及各阐释体系之间的复杂关联。接着 ,论文比较详尽地展示了该领域最重要的阐释体系———学院派鲁迅研究 6个研究系统的基本风貌 ,对学院派鲁迅研究的思想史系统、精神心理学系统、文化学系统、比较文学系统、文本形式系统和考据学系统的学术路向、特点和得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阐释体系
研究系统
学术生态
精神
心理学
文化学
文体形式
比较
文学
思想
史
20世纪80-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被引量:
1
1
作者
蒋柯
熊哲宏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72000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BA050049)
+2 种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A0411)
西南民族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金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教改重点课题项目
文摘
车文博先生主编的《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通过"四方"文化比较,定义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一个公正的文化视角下的心理学元理论体系。该书更进一步以心理内容为线索,站在"类心理学"的高度描绘了中外心理学范式竞争与演进的历史:古代"四方"文化范式呈现相互竞争的态势;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以后,分析理性哲学范式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最后,该书中外心理学思想的交流是解决当前心理学范式困难的出路。
关键词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范式
元
心理学
跨文化
比较
研究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sychological Thinking Comparing paradigm metapsychology cross-culture comparing study
分类号
B84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家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90,共17页
文摘
本文首先从纵向勾画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中国鲁迅研究者“四代同堂”的代际关系图景 ,认为四代研究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关系构成近二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史 ,而各代研究者正是在与另几代研究者的相互参照中显示出自身的优长与局限。其次 ,论文简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鲁迅研究的 3大阐释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及各阐释体系之间的复杂关联。接着 ,论文比较详尽地展示了该领域最重要的阐释体系———学院派鲁迅研究 6个研究系统的基本风貌 ,对学院派鲁迅研究的思想史系统、精神心理学系统、文化学系统、比较文学系统、文本形式系统和考据学系统的学术路向、特点和得失 。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阐释体系
研究系统
学术生态
精神
心理学
文化学
文体形式
比较
文学
思想
史
20世纪80-90年代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类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评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蒋柯
熊哲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
王家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