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理论批评世纪风貌的准确勾勒与系统阐发——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
1
作者 张德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折与激变的道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变异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8,共25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无疑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下中国本有文学理论与批评寻求现代转型的产物,也无庸讳言,它深受西方的影响。现今众多的研究也足以表明这一影响的路径、方式和结果。但这种情形似乎造成这种印象:好像二十世纪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无疑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下中国本有文学理论与批评寻求现代转型的产物,也无庸讳言,它深受西方的影响。现今众多的研究也足以表明这一影响的路径、方式和结果。但这种情形似乎造成这种印象:好像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有一个远为深远的西化过程。在此认识阈限内,中国自己的创造所剩几何却是一个不甚明了的事情。这正如过去我们论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时概不论及西方的影响一样,只要将其归结为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就可以将之封存起来,不再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二十世纪 批评 变异 道路 现代转型 文化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价值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被引量:1
3
作者 伍世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39,共5页
文章运用文学价值学、美国文学理论家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和刘若愚艺术过程四阶段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境遇和西方文化、诗学的影响,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意识、精神启蒙、审美感悟、语言形式、学理认知诸价值取... 文章运用文学价值学、美国文学理论家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和刘若愚艺术过程四阶段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境遇和西方文化、诗学的影响,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意识、精神启蒙、审美感悟、语言形式、学理认知诸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总体考察,为学界深入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价值取向问题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价值论 20世纪 中国 文学理论批评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景观照 世纪梳理──《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读后
4
作者 张岩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中国近百年 批评 全景观 中国文论 文论 20世纪 中国文学 新时期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景观照 世纪梳理——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
5
作者 张岩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全景观照世纪梳理——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岩泉80年代中期,有“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意在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人为划分造成的学科割裂和隔阂,弥合支离破碎互不接续的研究状况,为从较完整的意义... 全景观照世纪梳理——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岩泉80年代中期,有“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意在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人为划分造成的学科割裂和隔阂,弥合支离破碎互不接续的研究状况,为从较完整的意义上把握这一时段中国文学区别于古典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中国近百年 批评 全景观 中国文论 中国文学 文论 价值评估 新时期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批评的一体化──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性质与特点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达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文学 理论批评 一体化 叙事作品 自主性 文学理论 理论批评 二十世纪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早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季水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133,共12页
20世纪伊始至30年代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建构了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20世纪早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文... 20世纪伊始至30年代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建构了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20世纪早期初级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确立了中国文学理论前行的方向,同时也隐含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20世纪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撰著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建次 刘嘉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41-146,共6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撰著在通史、断代史、分体史、专题史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通史的撰著既强化个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又要求其具有科学性;断代文学批评史的撰著进一步细密化,使传统文论史显示出动态性与鲜活化的特征...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撰著在通史、断代史、分体史、专题史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通史的撰著既强化个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又要求其具有科学性;断代文学批评史的撰著进一步细密化,使传统文论史显示出动态性与鲜活化的特征;分体文学批评史的撰著,更体现出传统文论史内在的逻辑性;专题文学批评史的撰著,表明文论史的建构正朝着多维度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上述几个方面,标示出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的日见兴盛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 中国文学批评 撰著 成绩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界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建构性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淳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理论话语 建构性 批评 语境 阐释学 认知经验 视角主义 文化介入 认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现代性研究之前提
10
作者 何锡章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8-99,,104,,共3页
现代性与中国 2 0世纪文学理论的相关性 ,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但是如果不搞清楚研究的必要和充分前提 ,研究就会失之科学。因此 ,弄清楚现代性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把握现代性在中国发生的特殊背景及价值诉求 ,以及现代性的... 现代性与中国 2 0世纪文学理论的相关性 ,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但是如果不搞清楚研究的必要和充分前提 ,研究就会失之科学。因此 ,弄清楚现代性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把握现代性在中国发生的特殊背景及价值诉求 ,以及现代性的几个核心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文学理论 现代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2-80,共9页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发端于二十年代 ,这以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三、四十年代为第一期 ,并形成研究的高潮 ;五、六十年代为第二期 ,研究者虽然努力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但成效并不大 ,实际处于低潮 ;八、九十年代为第三期 ,...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发端于二十年代 ,这以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三、四十年代为第一期 ,并形成研究的高潮 ;五、六十年代为第二期 ,研究者虽然努力探索新的研究途径 ,但成效并不大 ,实际处于低潮 ;八、九十年代为第三期 ,各种批评史著作包括通史、断代史、分体史纷纷出现 ,批评史研究进入第二个高潮。其中二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出现 ,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与 2 0世纪中国学术思潮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总体趋势看 ,2 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元、从专制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虽然中间也有曲折和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高潮 发端 批评 思潮 断代 年代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心理学维度理论批评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6,20,共7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多维度理论批评的研究中.与社会学维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正宗地位比,多维度批评尤其心理学维度批评研究发育不充分.已成为世纪之交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研究课题。从文学的多元性质看,只有多维度批评才能对应;从社会的...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多维度理论批评的研究中.与社会学维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正宗地位比,多维度批评尤其心理学维度批评研究发育不充分.已成为世纪之交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研究课题。从文学的多元性质看,只有多维度批评才能对应;从社会的复合性质看,多维度批评才能完整审视文学这种复杂体,使文学活动的系统性得以完善;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素有心理批评的传统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从心理学维度批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需要看,研究亟待深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心理批评充满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文学理论批评 心理批评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与秩序——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形态研究
13
作者 张清民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中国 文学理论形态研究 张清民 文学理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14
作者 晓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晓明张少康、刘三富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除少数章节为二人合作外,其余均为张少康先生撰写。以下简称《发展史》)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晓明张少康、刘三富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除少数章节为二人合作外,其余均为张少康先生撰写。以下简称《发展史》)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古代 儒家文学 戏曲小说 文学创作论 诗文理论 文学批评 《二十四诗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差异的历史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
15
作者 刘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批评话语 文学观念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阐释 活动过程 读者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四个时期
16
作者 索松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如果从20年代算起的话,我国20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已有8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内容不断充实,体系不断演变,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和明辨,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当下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本文拟将这一... 如果从20年代算起的话,我国20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已有8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内容不断充实,体系不断演变,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和明辨,将有助于我们进行当下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本文拟将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文学理论教材 中国 时期 革新期 革创期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17
作者 漆咏德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3期97-97,共1页
世纪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漆咏德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23日至2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香港和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 世纪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漆咏德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23日至2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香港和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共提交学术论文50余篇。这是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批评 20世纪中国文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纪回眸 述评 文学的“现代性” 现代转型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毛泽东文艺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1917—1927
18
作者 巫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0-75,共6页
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和北欧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中心在德国。表现主义强烈反对文艺照相式地复制现实,要求从内心世界出发,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表现主义尚在德国方兴未艾之时,作为现代... 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和北欧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中心在德国。表现主义强烈反对文艺照相式地复制现实,要求从内心世界出发,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表现主义尚在德国方兴未艾之时,作为现代主义思潮,它就匆匆地登上了中国新文学的舞台,对一些现代作家文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捷克学者M·嘎利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有一大特点,即文学理论批评中渗透着“某些表现主义的思想倾向,某些对表现主义表示同情的言论以及促使它易于被接受的努力”。根据表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来看,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表现主义与鲁迅文艺思想的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批评 郭沫若 文艺思想 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创造社作家 功利观 鲁迅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几个“主题范式”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0,226,共7页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延续和有机组成,也是在延续承传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剧变的历史。在世纪百年艺术批评的风云起伏中,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矛盾、焦点是反复出现甚至贯穿始终的。文章认为:外来/本土、传统/...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延续和有机组成,也是在延续承传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剧变的历史。在世纪百年艺术批评的风云起伏中,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矛盾、焦点是反复出现甚至贯穿始终的。文章认为:外来/本土、传统/创新:中西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主流/支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消长纠葛,正统/多元:马克思主义政治批评的沉浮即与其他批评流派或方法的关系,现代/后现代:超越、反叛与融合的混杂等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也即一种基本的"主题范式",构成为贯穿20世纪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之始终的重要线索,应该成为研究20世纪艺术批评的自觉参照。文章秉持一种全局的艺术批评视野和开放动态的历史意识,对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几个重要的主题范式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 20世纪 艺术 中国艺术批评 主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面对三种传统
2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理论批评 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中国现代学术 现代文论 科学主义 20世纪 困境与前景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