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灵魂的语言”与“向人类诉说”——刘再生音乐文集《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读后 |
夏之放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
|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
邹广文
|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序说: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与相关学术问题——《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说课序列之一 |
罗艺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
姚修杰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5
|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政治意义 |
王鸿铭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特性与世界历史意义 |
王凤
李兵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
陈潜
陈步云
王雪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范畴与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研究问题 |
蔡际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9
|
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
明言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0
|
历史民族音乐学:把音乐史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研究——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书写的难题与对策 |
杨民康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11
|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
郭沂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2
|
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 |
刘承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13
|
论中国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辩证法意义 |
刘怀玉
苏振源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7
|
|
14
|
文化多样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
郭超
|
《湖湘论坛》
CSSCI
|
2017 |
3
|
|
15
|
论中国文学传播的三种历史形态 |
张晓光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6
|
五四运动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 |
田可文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觉音、悟乐、喻理——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鸟瞰 |
明言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5 |
6
|
|
18
|
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演进、基本特点与历史经验 |
李海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9
|
中国传统音乐与印度古典音乐“音乐形态特征”的相似性比较 |
刘志燕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解析大曲音乐本体 同构唐乐文化大观——王安潮《唐大曲的历史与形态》序 |
秦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