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魂的语言”与“向人类诉说”——刘再生音乐文集《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之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141,143,共2页
关键词 刘再生 音乐文集 《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 音乐语言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音乐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广文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4,共10页
现代化进程是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关注的历史课题。从人类全球化的大背景看,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业化大生产,使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在普遍交往中彰显文化多样性,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作为对... 现代化进程是当代文化哲学研究关注的历史课题。从人类全球化的大背景看,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工业化大生产,使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在普遍交往中彰显文化多样性,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作为对资本主义最为激烈的批判者,置身于现代化时代的最前沿,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关切中构建其现代性理论。马克思通过解构“资本”逻辑,反思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本质,表明东方世界的特殊性与开放性。从人类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看,马克思主义代表了现代化实践的“理想之维”,现代化在当代仍是一项“未竟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正在完成这项未竟的事业,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维度展开,达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彼此契合。以中华文化主体性为内在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说: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与相关学术问题——《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说课序列之一
3
作者 罗艺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2,I0003,共6页
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由先秦建立中国学术文化的原始“模型”阶段发展到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大开”时期,再进抵宋元明清“大合”所谓“后期封建社会”,反映了中国文化千年一次呼吸的伟大生命状态,其思想脉动和许多重要的思想现象、思想... 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大势,由先秦建立中国学术文化的原始“模型”阶段发展到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大开”时期,再进抵宋元明清“大合”所谓“后期封建社会”,反映了中国文化千年一次呼吸的伟大生命状态,其思想脉动和许多重要的思想现象、思想典籍、思想人物,值得我们了解。与此相关,思考和研究中国音乐思想史,需要“回到古人的世界去理解古人”的历史观,生与熟、新与旧、官与民三类材料的比较结合使用的材料观,跨学科、长时段和个案化的方法观。本文还探讨了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学理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思想史 历史 材料观 方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姚修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开启了新的现代化叙事,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在人的发展形态、人与人之间...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开启了新的现代化叙事,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在人的发展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解放这三个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独特的现代化文明观,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历史 中国共产党 人的发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政治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鸿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历史政治学研究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论层面更新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话语,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政党中心的政治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历史政治学研究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论层面更新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话语,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政党中心的政治道路、人民主体的政治取向、人民民主的政治形式、文明基体的政治基因、和平发展的政治追求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在方法论层面创造了有别于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秩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概念的新表述和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新骨架,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政治学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特性与世界历史意义
6
作者 王凤 李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和普遍交往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道路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其发展的价值指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辩证把握中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和普遍交往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道路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其发展的价值指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辩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看出,其既遵循世界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又独具自身特殊性,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又注重目标的长期性,既彰显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又着眼于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党性和人民性、阶段性和长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立足这一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破解资本逻辑的支配重构了世界现代化图景,以延展人的现代化属性优化了全球现代化实践主体,以中国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的途径,从图景重构、主体优化、道路拓展等方面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三重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陈潜 陈步云 王雪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建设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其中,历史逻辑是根基,理论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又在实践逻辑中得到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建设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其中,历史逻辑是根基,理论逻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又在实践逻辑中得到发展,我们应在梳理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脉络中分析和把握其内在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要求;实践逻辑包含在具体的历史逻辑中,是对历史逻辑的延伸和发展,又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提出新要求,成为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理论逻辑的不断发展,彰显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认识;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统一于实践逻辑,要求我们在回应实践中积极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建设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畴与角度: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研究问题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际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71,共11页
文章以回顾现状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对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范畴与角度——进行了探讨。所谓范畴,是指研究的领域、范围。其中列举了王光祈、赵宋光、沈洽、伍国栋、杨民康、褚历、蔡际洲等人的不同主张。所谓角度,是指... 文章以回顾现状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对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范畴与角度——进行了探讨。所谓范畴,是指研究的领域、范围。其中列举了王光祈、赵宋光、沈洽、伍国栋、杨民康、褚历、蔡际洲等人的不同主张。所谓角度,是指观察问题的切入点。计有:系统性分析与选择性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直觉式分析与逻辑式分析等等。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形态 研究范畴 研究角度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明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指出 :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 ,如果一味地与宏观的“大历史学”、“大史学界”的研究保持一致的话 ,研究活动本身就会脱离于音乐艺术的本体属性和社会音乐生活的实际。在具体操作方法上 ,作者提出 :1、应当改变过去“大而全”的传统学科思维 ,“收窄”战线 ,把着力点放在做“主流”的音乐创作、主流音乐家的研究上面。 2、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 ,应当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的诸多问题做体系化、门类化、具体化的处理。 3、把一些交叉性的“问题史”、“门类史”拿出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音乐 历史研究 近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民族音乐学:把音乐史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研究——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书写的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民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同音乐文化史及历史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上均有较大关联。后两类方法主张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音乐史研究领域,将已被"提纯"的音乐事象还原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文... 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同音乐文化史及历史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上均有较大关联。后两类方法主张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音乐史研究领域,将已被"提纯"的音乐事象还原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文化活动过程,把音乐作品、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还原到其具体生存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整体描写,也即将音乐史还原为音乐文化史。本文将结合上述理论观点,围绕"怎样书写音乐文化史?""写谁的音乐文化史?"和"谁来书写音乐文化史?"等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音乐 音乐文化史 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跨界族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沂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4,共7页
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 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形态 历史分期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承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60,共5页
中国音乐植根于独特的文化母体,有着独特的历史内蕴和美学传统,而这一传统到20世纪由于外力作用中断了近百年之久。因此,作者在本文中择定以阐释中国音乐的独特美为切入点,先为听者营造足够的知性结构和心理空间:1.从中国文化... 中国音乐植根于独特的文化母体,有着独特的历史内蕴和美学传统,而这一传统到20世纪由于外力作用中断了近百年之久。因此,作者在本文中择定以阐释中国音乐的独特美为切入点,先为听者营造足够的知性结构和心理空间:1.从中国文化的生命本体和中国艺术的生命形态,揭示出中国音乐在精神、形式、美感诸方面的独特传统,以激活中国音乐固有的生命活力。2.对中国乐器的音色特征及其内含作历史化处理,将这些早已远离历史情境的、已经抽象化、孤立化了的音色再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时代,重新得到历史内蕴的辐射。3.从生命本体对中国音乐的独特美“韵”进行阐释,揭示韵的本质,剖析韵得以生成的时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欣赏课教学 西方音乐 “韵”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审美 音色特征 弹拨乐器 生命本体 历史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辩证法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怀玉 苏振源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27-38,共12页
在历史辩证法视野中,“人类文明形态”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综合。综合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开创的世界历史,现实表现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支配地位。这种现代文明形态目前仍然具有相当... 在历史辩证法视野中,“人类文明形态”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综合。综合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开创的世界历史,现实表现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支配地位。这种现代文明形态目前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统治优势与创造潜力,但其发展前景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文明逐步趋于衰落。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后发国家不可逆转地成为开辟新型人类文明的中坚力量,中国道路之成功经验即是有力证明。从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近代以来的中国先后扮演了被动卷入世界历史,主动融入现代世界文明,进而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角色。因此,中国道路内在地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人类解放的三重历史使命。中国道路一方面运用历史辩证法创造新型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历史辩证法的理论新形态。中国道路的丰富实践经验扩展了历史辩证法的认识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机体的成长历程拓宽了历史辩证法的观察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凸显了历史辩证法的价值主体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辩证法 世界历史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多样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超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5期74-79,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并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博弈,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坚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并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博弈,始终坚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坚决反对多样文化中的错误思想,强化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吸收多样文化精华,增强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尊重人民多样合理文化需求,强化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多样性 意识形态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传播的三种历史形态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晓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中国文学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转型,都是伴随着语言及传播工具的革新而向前发展的。“言文疏离”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形态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态样式;现代以来,白话文的文学范式体现了具有“言文合一”特征的现代精英文学传播形态... 中国文学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转型,都是伴随着语言及传播工具的革新而向前发展的。“言文疏离”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形态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态样式;现代以来,白话文的文学范式体现了具有“言文合一”特征的现代精英文学传播形态;大众媒体出现之后,有了电影文学、电视文学、广播文学、报刊文学,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有效地催生出以电子传媒为载体、具有“精英”与“草根”相融合特征的文学传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传播 工具 历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共3页
2009年是五四运动发生90周年。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导致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变革。回顾以往,关照五四运动对中国音乐发展,并作出新的历史诠释,是我们重视五四运动的必然。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音乐 影响 历史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音、悟乐、喻理——当代中国音乐批评历史鸟瞰 被引量:6
17
作者 明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4期23-39,共17页
这是一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进行宏观性鸟瞰的长文。作者把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觉音、悟乐、喻理”;从特征上看,就是:“他律”观... 这是一篇对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进行宏观性鸟瞰的长文。作者把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的历史,从本质上看,就是:“觉音、悟乐、喻理”;从特征上看,就是:“他律”观念为主;从成就上看,就是:历史贡献巨大;从局限上看,就是:基础理论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音乐批评 历史 一元 三元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演进、基本特点与历史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演进主要历经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21-1949年的革命与斗争工作阶段,二是1949-...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演进主要历经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21-1949年的革命与斗争工作阶段,二是1949-1978年改造和较量工作阶段,三是1978年至今的调适与创新工作阶段。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先进性与纯洁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有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三是始终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任务服务;四是始终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建设;五是始终坚持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战略演进 基本特点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与印度古典音乐“音乐形态特征”的相似性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志燕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158,共3页
作为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同样位于亚洲的东方大国:印度和中国,就文化而言,二者有同有异。但就音乐形态特征而言,二者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似性。本文对二者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即兴性、程式性、织体的横线性、装饰性、象征... 作为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同样位于亚洲的东方大国:印度和中国,就文化而言,二者有同有异。但就音乐形态特征而言,二者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似性。本文对二者音乐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即兴性、程式性、织体的横线性、装饰性、象征性五个方面的相似性特征,初步对其进行了阐释,并对产生其相似性的文化哲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印度古典音乐 音乐形态特征 文化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大曲音乐本体 同构唐乐文化大观——王安潮《唐大曲的历史与形态》序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7,103,共3页
大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大型的音乐曲式或综合的乐舞形式。王安潮博士从大曲发生发展的历史纵向和唐代大曲音乐本体形态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所倡导的中国古代音乐分析方法、古代音乐和现存音乐体裁间的关系... 大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大型的音乐曲式或综合的乐舞形式。王安潮博士从大曲发生发展的历史纵向和唐代大曲音乐本体形态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所倡导的中国古代音乐分析方法、古代音乐和现存音乐体裁间的关系、古代人文因素对音乐体裁发展的影响等,不仅是唐代大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还可能对其他中国古代音乐体裁的研究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古代音乐体裁 唐代音乐 中古伎乐 音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