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出版学的历史支柱——读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与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振铎 《出版科学》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介,主要靠编辑出版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出版文化史论》 编辑出版 书评 中国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中国出版史上填补历史空白的力作——《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1-4)卷出版
2
作者 张树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书评 历史分期 断代 内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1辑)已出版七部著作
3
作者 张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41-41,共1页
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和现代文学的先声,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多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需进行探索。为此,漓江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1辑,其中有七部著作《近代文学观念流变》(章亚昕著)、《近代文... 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结和现代文学的先声,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多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需进行探索。为此,漓江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丛书》第1辑,其中有七部著作《近代文学观念流变》(章亚昕著)、《近代文学与鲁迅》(牛仰山著),《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连燕堂著)、《龚自珍综论》(陈铭著)、《晚清诗界革命论》(张永芳著)、《王鹏运及其词》(谭志峰著)、《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康保成著)。另有三部著作尚待出版。此套丛书由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正吾、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陈铭、光明日报社副社长邓小飞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问题 丛书 现代文学 龚自珍 出版 文学观念 文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本有关“中国”的知识生产——以橘朴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京华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1期4-10,共7页
这些年来,我主要从事日本后现代批评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战前战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这一方面,2011年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氏兄弟与日本》一书,其中有一半篇幅介绍了战后日本的鲁迅研究,从竹内好一直到现在的代田智明。顺着... 这些年来,我主要从事日本后现代批评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战前战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这一方面,2011年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氏兄弟与日本》一书,其中有一半篇幅介绍了战后日本的鲁迅研究,从竹内好一直到现在的代田智明。顺着这条线索继续往上推,最近主要是做二战以前日本人有关中国的研究,而且不仅仅是文学方面,更多涉及到明治维新以来一些人士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整体分析等。以前,我们称这些为“汉学”或者“支那学”,如今叫“日本中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日本 知识生产 人民文学出版 战后日本 现代批评 鲁迅研究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一部力作——评吴汉全、王中平的著作《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5
作者 卢国琪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吴汉全教授以李大钊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闻名于学界,他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近年来佳作连篇、新著不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年学者。近日,笔者阅读了他与王中平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 吴汉全教授以李大钊研究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闻名于学界,他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近年来佳作连篇、新著不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年学者。近日,笔者阅读了他与王中平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一书,深为著者的学术功力和学术智慧所折服。笔者认为该著至少有三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 吉林人民出版 学术史研究 留学生群体 中国现代学术 史论结合 学术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封面装帧艺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晋林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近代 现代 中国 期刊出版工作 封面装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稿酬变迁一瞥 被引量:2
7
作者 鲁湘元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52,共2页
狭义的稿酬,指文稿作为商品而存在的稿酬。其特点是:交换的一方———作家的产品(即作品、稿件、文稿)———直接同货币进行交换,而不同其他方式,如官职宾位交换;交换的另一方———出版商或购稿人———购买作品、稿件、文稿用... 狭义的稿酬,指文稿作为商品而存在的稿酬。其特点是:交换的一方———作家的产品(即作品、稿件、文稿)———直接同货币进行交换,而不同其他方式,如官职宾位交换;交换的另一方———出版商或购稿人———购买作品、稿件、文稿用货币而不用官职和宾位,他们购买的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契约 《申报》 稿酬 《瀛寰琐记》 出版 《上海新报》 现代意义 《红楼梦》 程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及其研究对象诸问题
8
作者 陈纯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71-74,共4页
中国现代史开端及其研究对象问题,早在一九五六年已有人提出建议,应当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现代史。但这个意见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在通行的中国现代史教材和著作,高等院校历史系的中... 中国现代史开端及其研究对象问题,早在一九五六年已有人提出建议,应当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现代史。但这个意见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在通行的中国现代史教材和著作,高等院校历史系的中国现代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诸问题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通史 中国近代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人民 提出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美术文献发展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淑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列举近代中国美术文献的出版史实 ,阐述了我国近代美术文献发展的状况及特点。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美术文献 文献出版 美术研究著作 书画史 书画理论 美术通史 美术专题史 断代史 西方 著作翻译 美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史、中国史稿编印简况
10
《中国出版》 1979年第1期46-46,共1页
《中国通史》计划分十册出版。第一至四册是范文澜同志《中国通史简编》(共三编四册)的重印。内容和论点都没有改动。在重印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作了个别文字上的校订,重新编制了插图、地图、年表,改换书名,印成... 《中国通史》计划分十册出版。第一至四册是范文澜同志《中国通史简编》(共三编四册)的重印。内容和论点都没有改动。在重印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作了个别文字上的校订,重新编制了插图、地图、年表,改换书名,印成一套书。第一至四册去年已出书。这部通史,范文澜同志写到唐、五代为止。宋以后的部分,由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蔡美彪等同志继续编写,分六册陆续出版。第五册是宋,已出版;第六册是辽、西夏、金,正排印中。第七册是元和宋元文化,今年上半年出书;第八册是明,第九册是清,第十册是明清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近代史研究 范文澜 中国 出版 宋元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清文化 重印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鬼的美——从鲁迅的出版活动看鲁迅的生命意识
11
作者 张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7期21-26,共6页
鲁迅的产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近代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撞击时产生的一道痛苦的裂痕。我们从他那充满怪诞而又阴森可怖的小说,到他的喜笑怒骂、冷嘲热讽的杂文,以及梦魇般荒谬的散文诗,不难感觉出他那超... 鲁迅的产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近代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撞击时产生的一道痛苦的裂痕。我们从他那充满怪诞而又阴森可怖的小说,到他的喜笑怒骂、冷嘲热讽的杂文,以及梦魇般荒谬的散文诗,不难感觉出他那超越凡俗韵冷峻与深邃,痛苦与孤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文化 散文诗 生命意识 杂文 小说 近代西方 出版活动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受传媒关注的10家出版社
12
作者 张志强 《出版广角》 1999年第10期72-73,共2页
1.商务印书馆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于1997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商务的创立,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先河,而更重要的是,商务在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牢记商务创始人之一的张元济先生的“开启民智”的教诲,以高质量的图书贡献社会。《汉... 1.商务印书馆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于1997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商务的创立,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先河,而更重要的是,商务在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牢记商务创始人之一的张元济先生的“开启民智”的教诲,以高质量的图书贡献社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等中西学术著作,《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小词典》等工具书,无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密切注意。而百年大庆的宣传,更使商务闻名遐迩。商务平时不多露面,但他们的书目广告读者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高质量 近代出版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文化史 出版 百年华诞 开启民智 工具书 张元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中国知识分子诸相”学术研讨会举行
13
作者 付长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3-123,共1页
“中国知识分子诸相——近世·近代知识阶层的观念与生活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8-30日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举行,本刊常务副主编高瑞泉教授率团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诸相——近世·近代知识阶层的观念与生活空间”国际学术研讨会 日本 《中国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 上海古籍出版 学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简评
14
作者 子张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2,共4页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刘增人刘泉王今晖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这是我从新出版的《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前言后记的相关文字中看到的两个“关键词”,我以为这两句话既可能是该书编...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刘增人刘泉王今晖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这是我从新出版的《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前言后记的相关文字中看到的两个“关键词”,我以为这两句话既可能是该书编纂的重要原则和初始动力,也是我意识到的这皇皇四大卷巨型编著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真实的意义所在。通常只说宁缺毋滥,何以在这里变成了宁滥毋缺?这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其正面意义。编著者在书前的《说明》第六条中表示:“本《信息总汇》在收罗、叙述文学期刊时,一向认同‘宁滥毋缺'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现代文学 刘增 编著者 初始动力 青岛出版 瀛寰琐记 申报馆 中国近代文学史 四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 被引量:1
15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5-,77,共2页
《图说近代中国》由李新、董谦任总主编,周谷城、雷洁琼、赵朴初、屈武为顾问,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形象、客观地展现自1840年至1949年近代中国国情的大型图集,收入4500多幅照片,其中有1000多幅为首次发表。除照片外,还有30万字... 《图说近代中国》由李新、董谦任总主编,周谷城、雷洁琼、赵朴初、屈武为顾问,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形象、客观地展现自1840年至1949年近代中国国情的大型图集,收入4500多幅照片,其中有1000多幅为首次发表。除照片外,还有30万字的详细解说,映现了近代中国百余年激荡的政治风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现代 周谷城 出版 赵朴初 主编 工具书 照片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架
16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127,共1页
《庐山隐士》 提要:《庐山隐士》是蒋一谈最新的超短篇小说集,体现了他在短篇小说想象和叙事上的新探索。这些超短篇小说,或朴素,或诡异,或诗化。在书中,历史记忆与现实存在触碰生发,人生困顿与个体修行相互映照,色彩纷呈,散发出蒋一... 《庐山隐士》 提要:《庐山隐士》是蒋一谈最新的超短篇小说集,体现了他在短篇小说想象和叙事上的新探索。这些超短篇小说,或朴素,或诡异,或诗化。在书中,历史记忆与现实存在触碰生发,人生困顿与个体修行相互映照,色彩纷呈,散发出蒋一谈独有的想象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一谈 作家出版 秦风 超级畅销书 广西人民出版 吕思勉 本自 《中国通史》 清华大学出版 中国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思白先生
17
作者 韩凌轩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孙思白 中国现代史学 中华民国史 中国近代史研究 陈独秀研究 开拓性贡献 “五四”运动史 中国现代文学 《文史哲》 中国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之二
18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3-103,共1页
一九八二年我院历史系教师单独撰写或与其他单位协作完成的正式出版的专著有四本。它们是《中国近代历史词典》、《吴禄贞》、《甲午中日战争》(下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和《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中国近代历史词典》
关键词 近代历史 吴禄贞 其他单位 档案资料 盛宣怀 中国现代 甲午中日战争 大事记 辞书出版 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语用字的俗成与规范——从“纨绔子弟”谈起
19
作者 程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9-50,共2页
按用字规范的要求,“纨绔子弟”中的第二个字究竟应该写“绔”还是“袴”或“裤”,目前似乎无所依凭。如果根据《汉书》:“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应该使用“绔”字;如果根据《宋史》:“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 按用字规范的要求,“纨绔子弟”中的第二个字究竟应该写“绔”还是“袴”或“裤”,目前似乎无所依凭。如果根据《汉书》:“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应该使用“绔”字;如果根据《宋史》:“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袴子弟得以恩泽处耶”,应该使用“袴”字;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将“袴”作为“裤”的异体淘汰,据此,用“袴”的地方似应用“裤”。查看现代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中列有“纨袴”与“纨绔”并列的词条;《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中写“纨袴子弟”;《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写“纨裤子弟”。各书虽不统一,却各有道理可言。何去何从只能由使用者自便。笔者认为,“袴”字既然早已被规定为停止使用的异体字,那么,除翻印古籍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成语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 河南人民出版 《宋史》 用字规范 馆阁 近代汉语 规范化工作 王力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