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精品图书是这样推出的——编辑《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体会 |
朱晓晨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
|
体例一新 面貌大变——评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赵慎修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2
|
|
3
|
评郭延礼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
季桂起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4
|
新体例的成就与不足─—《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略评 |
张求会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5
|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自序 |
郭延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6
|
“文学”的有无——评《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 |
叶立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出版 |
雪礼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 |
管华
管林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9
|
过渡、衔接与转型——重新定位中国近代文学 |
高玉
梅新林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0
|
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 |
高玉
梅新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1
|
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科定位反思 |
李卫涛
梁玲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2
|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 |
关爱和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9 |
7
|
|
13
|
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 |
郭延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4
|
论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
李雁南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5
|
40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挖潜与突围 |
王达敏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6
|
中国近代农作物育种事业发展史略(三)——提高创新阶段(1979~2000) |
黄佩民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2 |
5
|
|
17
|
中国近代农作物育种事业发展史略(一)——起步奠基阶段(1892~1948) |
黄佩民
|
《山西农业科学》
|
2002 |
7
|
|
18
|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区域 |
袁进
|
《江淮论坛》
|
2000 |
2
|
|
19
|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 |
王平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1
|
|
20
|
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 |
左鹏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