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难点解读 |
丁昌华
周贵英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2
|
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
刘子琪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3
|
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评新编历史剧《洛神赋》虚实艺术表现手法的得与失 |
郭妍琳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4
|
论中国古典诗词的虚实艺术 |
葛金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5
|
论新诗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 |
吕进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
|
6
|
音乐艺术中的“虚”、“实”美——以“大音希声”为参照的若干思考 |
贾纪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
7
|
两种“虚实”辨析 |
黄献华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5 |
0 |
|
|
8
|
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浅论戏曲的虚与实 |
石树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1983 |
0 |
|
|
9
|
“虚”与“实” “静”与“动”──中西诗歌创作手法浅论 |
杨一涛
|
《外国语文》
|
1995 |
0 |
|
|
10
|
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概述 |
黄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
11
|
艺术意境 人格精神——读《艺境》 |
王德胜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12
|
论戏曲舞台的假定性 |
王永敬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13
|
李煜《一斛珠》词中的“沈檀” |
李汉超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