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傅抱石《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中国古代绘画概论》探究
1
作者
万新华
《艺术探索》
2016年第4期15-33,共19页
1935年6月,傅抱石受聘中央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基本沿袭了朝代更替编年纪事的传统方法,编成《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讲义。他坚持以美术为本体,注意到美术现象诸如画家、画作等和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等相...
1935年6月,傅抱石受聘中央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基本沿袭了朝代更替编年纪事的传统方法,编成《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讲义。他坚持以美术为本体,注意到美术现象诸如画家、画作等和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等相互之间的联系,运用古代典籍中大量历史的和美术的材料,分析美术史一些现象、发展的过程和运动的规律。然其译述成份较重,在傅抱石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学习、积累的意义大于原创的意义。后来,他结合课程讲授之需经过学术酝酿,专门选择古代绘画部分不断修订,展开了深入的系统论述。1940年11月,傅抱石完成专文《中国古代绘画概论》,探讨原始社会直到秦汉的上古时期绘画史实。他改变了以往重著录、传记的话语方式,而代之一种来自美术史观和美术史识的思维型铺陈,重视对历史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探求,从丰富复杂的历史中找出普遍性的、可以反映时代特征和本质意义的典型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的具体分析和阐述中解释古代绘画发展规律,显示了在新观念统辖下学术视野的扩展、观察角度的转换和写作方式的更新。从《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到《中国古代绘画概论》,真实呈现出傅抱石从最初为教学努力编写的讲义到不断修订、综合利用科学新方法的专论著述的学术历程和成长轨迹,由此成为其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国
美术
史》
(
上古至
六朝
)
通
史
讲义
课堂
《中国
古代绘画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现代江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2
作者
江丽亚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一、艺术风格 纵观中国美术史.大凡成功的画家之作品无不具有时代的烙印。“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VI...
一、艺术风格 纵观中国美术史.大凡成功的画家之作品无不具有时代的烙印。“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VI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这是石涛对前人创作的时代感的总结.时代的更替,思想、观念、社会、人文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花鸟画
江苏
现代
中国
美术
史
汉魏
六朝
时代感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意斋论画
3
作者
吴悦石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期64-64,共1页
与朋友相聚,忽有人云,各行都有祖师爷,画家不知供奉何人?满座默然。1922年陈师曾先生曾讲授《中国美术史》第一编《上古史叙及绘画史之起源》云:“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即为书画同源之实证,文字与画初无歧异之分...
与朋友相聚,忽有人云,各行都有祖师爷,画家不知供奉何人?满座默然。1922年陈师曾先生曾讲授《中国美术史》第一编《上古史叙及绘画史之起源》云:“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即为书画同源之实证,文字与画初无歧异之分。初始之文字即象形也。”余以为可以伏羲为始祖、仓颉为二祖,以此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尊师重道,慎终追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术
史》
书画同源
中华文明
尊师重道
慎终追远
绘画
史
上古
史
陈师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傅抱石《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中国古代绘画概论》探究
1
作者
万新华
机构
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
出处
《艺术探索》
2016年第4期15-33,共19页
文摘
1935年6月,傅抱石受聘中央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基本沿袭了朝代更替编年纪事的传统方法,编成《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讲义。他坚持以美术为本体,注意到美术现象诸如画家、画作等和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等相互之间的联系,运用古代典籍中大量历史的和美术的材料,分析美术史一些现象、发展的过程和运动的规律。然其译述成份较重,在傅抱石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学习、积累的意义大于原创的意义。后来,他结合课程讲授之需经过学术酝酿,专门选择古代绘画部分不断修订,展开了深入的系统论述。1940年11月,傅抱石完成专文《中国古代绘画概论》,探讨原始社会直到秦汉的上古时期绘画史实。他改变了以往重著录、传记的话语方式,而代之一种来自美术史观和美术史识的思维型铺陈,重视对历史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探求,从丰富复杂的历史中找出普遍性的、可以反映时代特征和本质意义的典型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的具体分析和阐述中解释古代绘画发展规律,显示了在新观念统辖下学术视野的扩展、观察角度的转换和写作方式的更新。从《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到《中国古代绘画概论》,真实呈现出傅抱石从最初为教学努力编写的讲义到不断修订、综合利用科学新方法的专论著述的学术历程和成长轨迹,由此成为其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
傅抱石
《中国
美术
史》
(
上古至
六朝
)
通
史
讲义
课堂
《中国
古代绘画概论》
Keywords
Fu Baoshi, History of Fine A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cient times to Six Dynasties), General History, LectureNotes, Lesson, "Introduction to Paintings in Ancient China"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现代江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2
作者
江丽亚
机构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文摘
一、艺术风格 纵观中国美术史.大凡成功的画家之作品无不具有时代的烙印。“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VI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这是石涛对前人创作的时代感的总结.时代的更替,思想、观念、社会、人文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花鸟画
江苏
现代
中国
美术
史
汉魏
六朝
时代感
画家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意斋论画
3
作者
吴悦石
机构
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
出处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期64-64,共1页
文摘
与朋友相聚,忽有人云,各行都有祖师爷,画家不知供奉何人?满座默然。1922年陈师曾先生曾讲授《中国美术史》第一编《上古史叙及绘画史之起源》云:“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即为书画同源之实证,文字与画初无歧异之分。初始之文字即象形也。”余以为可以伏羲为始祖、仓颉为二祖,以此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尊师重道,慎终追远。
关键词
《中国
美术
史》
书画同源
中华文明
尊师重道
慎终追远
绘画
史
上古
史
陈师曾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傅抱石《中国美术史》(上古至六朝)、《中国古代绘画概论》探究
万新华
《艺术探索》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现代江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江丽亚
《改革与开放》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快意斋论画
吴悦石
《中国书画》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