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训练的再认识——兼评钱梦龙的《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小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
提及语文训练,很容易想到机械、枯燥、单调、乏味的题海战术和课后练习。这是对语文训练极为狭隘的认识,我们很有必要来重新审视语文训练。
关键词 语文训练 《中国石拱桥》 教学片段 钱梦龙 再认 课后练习 题海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下) 被引量:4
2
作者 宁鸿彬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5,共4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下)执教:宁鸿彬点评:苏立康第二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下)执教:宁鸿彬点评:苏立康第二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教学实录 结构坚固 自身特点 共同特点 代表性 历史悠久 说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上) 被引量:1
3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9,共4页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上)执教:宁鸿彬点评:苏立康时间:1996年5月地点: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授课班级:初一1班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板书:中国石拱桥)请看注释①,本...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上)执教:宁鸿彬点评:苏立康时间:1996年5月地点: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授课班级:初一1班第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板书:中国石拱桥)请看注释①,本文选自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教学实录 卢沟桥 马可·波罗 历史悠久 教师期待 标题 修饰语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月”与“初日”辨析——《中国石拱桥》引文的一处疏误
4
作者 姚义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初中语文第四册 引文错误 描写情理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条贯统序”看《中国石拱桥》的结尾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书月 张正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58,共4页
说明文除了对所说明事物的科学性有严格要求外,语言形式上也要能够言之有序,既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又有内容层次上的"条贯统序",这不但是对篇章结构的要求,也是对一些关键语句甚至词语表述的规定,以保证说明的恰如其... 说明文除了对所说明事物的科学性有严格要求外,语言形式上也要能够言之有序,既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又有内容层次上的"条贯统序",这不但是对篇章结构的要求,也是对一些关键语句甚至词语表述的规定,以保证说明的恰如其理与恰如其分。《中国石拱桥》一文,无论是内容的简明扼要,还是表达的简洁准确,都堪称典范之作。但就是这样一篇典范的说明文,却在文章的结尾中存在着不够周密谨严的问题,使其条理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实有辨正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条贯统序 周密谨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寸感:“也许”不宜删去——刍议《中国石拱桥》文本表述的一个问题
6
作者 张正耀 王书月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0,共4页
说明文对语言的分寸感有很高的要求,从大的方面来说体现在篇章结构中,从小的方面看体现在句子甚至词语的表述上,是其科学性、严谨性、恰当性的具体表征。《中国石拱桥》自从1962年进入初中语文课本后,迄今已经将近60年,文章经过了作者... 说明文对语言的分寸感有很高的要求,从大的方面来说体现在篇章结构中,从小的方面看体现在句子甚至词语的表述上,是其科学性、严谨性、恰当性的具体表征。《中国石拱桥》自从1962年进入初中语文课本后,迄今已经将近60年,文章经过了作者、编者的不断补充、修改,已经与原文有了很大的区别。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的改动是必须的,也是恰当的。但有一处改动使文章的分寸感受到了一些影响,给阅读理解文本带来一定的困惑。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具体辨析,力图恢复原文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分寸感 文本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拱桥》一段试推敲
7
作者 严建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语文教学 中学 语言表达 说明文 语句顺序
全文增补中
《中国石拱桥的语言》
8
作者 孙汝健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55-56,共2页
《中国石拱桥》,这篇碗明文在语言上具有准确、形象的特点。 语言的准确性。先看一段文字: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国石拱桥》,这篇碗明文在语言上具有准确、形象的特点。 语言的准确性。先看一段文字: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芦沟桥。(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悠久”限制“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拱桥 语言的准确性 比喻 桥洞 赵州桥 旅人桥 赞语 推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中国石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
9
作者 孙汝建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5,共1页
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孙汝建16年前,我大学毕业前夕,给中学生试讲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学生当堂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这句话中的“近几年来”是指哪一年到哪一年... 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孙汝建16年前,我大学毕业前夕,给中学生试讲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学生当堂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这句话中的“近几年来”是指哪一年到哪一年?面对学生的提问我茫然不知所措,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以升 《中国石拱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教育出版社 表述风格 中学语文课 统计数据 毕业前夕 时间界限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格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7-69,共3页
语文课应当教什么? 这是问题吗?可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偏偏出了大问题。一位教师教邹韬奋《我的母亲》,不厌其烦地进行母爱教育,就是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母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一位教师教《本命年的回想》,课堂上讨... 语文课应当教什么? 这是问题吗?可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偏偏出了大问题。一位教师教邹韬奋《我的母亲》,不厌其烦地进行母爱教育,就是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母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一位教师教《本命年的回想》,课堂上讨论的是过年的风俗,就是不研究课文如何写过年的风俗。一位教师教《中国石拱桥》,作业竟然是为家乡设计一座拱桥。有质疑者说:“这是语文课,还是桥梁专业的设计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中国石拱桥》 《本命年的回想》 《我的母亲》 大道 载道 引导学生 语文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实用文阅读教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玲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中国石拱桥》 《看云识天气》 《苏州园林》 现代文阅读 实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怎样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寿鸿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语文课 《中国石拱桥》 初二学生 适宜 课堂教学 说明方法 小组讨论 语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阅读的目的
13
作者 宋子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9-31,共3页
谈谈阅读的目的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宋子江最近一次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规定了明确的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这些要求和重点也就是阅读训练的目的。这种做法又启发我们对阅读目的作进一步的思考,对阅读训练作进一步的改进。我们... 谈谈阅读的目的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宋子江最近一次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规定了明确的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这些要求和重点也就是阅读训练的目的。这种做法又启发我们对阅读目的作进一步的思考,对阅读训练作进一步的改进。我们在道理上是明确了“练习阅读不只是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目的 《中国石拱桥》 写作技巧 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 马克思列宁主义 叶圣陶 半圆形 思想内容 赵州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14
作者 何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 游览者 园林设计 查阅资料 自然美 人工美 摄影集 设计者 劳动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中的敬称“×老”“××老” 被引量:2
15
作者 晋家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1-31,共1页
汉语中的敬称"×老""××老"晋家泉现代汉语里对德高望重的入有一种特殊的敬称,即称之为"×老"或"××老"。由于中国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或号,所以"×老"或"××老"的称呼也就有了不同... 汉语中的敬称"×老""××老"晋家泉现代汉语里对德高望重的入有一种特殊的敬称,即称之为"×老"或"××老"。由于中国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或号,所以"×老"或"××老"的称呼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这一敬称在现代汉语里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一、姓+老、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敬称 德高望重 叶圣陶 适应题旨情境 《中国石拱桥》 陈望道 辨证唯物主义 中国修辞学 茅以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爱香 赵秀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1,共1页
观察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直接观察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随着现代化视听教学工具的广泛采用,其必要性也越来越大。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直接感受程度,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特别是从实践中学习与积... 观察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直接观察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随着现代化视听教学工具的广泛采用,其必要性也越来越大。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直接感受程度,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特别是从实践中学习与积累“活”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观察法 《中国石拱桥》 教学方法 建筑艺术 《大自然的语言》 观察法教学 桥梁设计 平面图 理解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愉快教学法的尝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平 吴思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4,共5页
一种愉快教学法的尝试李凤平,吴思芳听相声,单口相声一般不如双口相声生动、有趣、出神入化;看主持节目,一个演员一般不及两个演员主持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如果“正大综艺”只让赵忠祥老师主持,“综艺大规”只有倪萍一人主... 一种愉快教学法的尝试李凤平,吴思芳听相声,单口相声一般不如双口相声生动、有趣、出神入化;看主持节目,一个演员一般不及两个演员主持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如果“正大综艺”只让赵忠祥老师主持,“综艺大规”只有倪萍一人主持,即使他们的能力再强,口才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愉快教学法 赵州桥 《中国石拱桥》 学习动机 说明文 卢沟桥 结构坚固 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 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明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式
18
作者 叶苍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9-81,共3页
修辞方式,是各类文章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但由于各类文章写作的要求不同,因而运用起来也互有区别。写作说明文,往往要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方法、关系、效能、用途等等,而解说的主要之点则是事物的特质、本质及其规律性这几... 修辞方式,是各类文章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但由于各类文章写作的要求不同,因而运用起来也互有区别。写作说明文,往往要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方法、关系、效能、用途等等,而解说的主要之点则是事物的特质、本质及其规律性这几方面。因此,说明文的运用修辞方式是为说明上述这些情况服务的,这是跟其他各类文章运用修辞方式的主要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比喻 文章写作 若干规律 恒星 《大自然的语言》 赵州桥 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法
19
作者 谭卫群 《职教论坛》 1999年第2期51-51,共1页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优点不少,尤其是视听媒体的优化组合,它能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或地域上的限制,使文学教材具体化、形声化,在短时间内显现出大量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形声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达到...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优点不少,尤其是视听媒体的优化组合,它能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或地域上的限制,使文学教材具体化、形声化,在短时间内显现出大量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形声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充分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辅助 学习注意力 幻灯片 语文教学法 中间阶段 《中国石拱桥》 《荷塘月色》 五要素 多媒体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统读字
20
作者 范茂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28,共4页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统读字范茂成所谓统读,是指“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见《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说明)。现将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容易误读的统读字按课本一至六册的顺序示例如下。第一册《一件珍...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统读字范茂成所谓统读,是指“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见《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说明)。现将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容易误读的统读字按课本一至六册的顺序示例如下。第一册《一件珍贵的衬衫》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纪念白求恩》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石拱桥》 《竞选州长》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人民英雄 《藤野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