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文训练的再认识——兼评钱梦龙的《中国石拱桥》教学片段 |
魏小娜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2
|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下) |
宁鸿彬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3
|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上) |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4
|
“初月”与“初日”辨析——《中国石拱桥》引文的一处疏误 |
姚义文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5
|
从“条贯统序”看《中国石拱桥》的结尾 |
王书月
张正耀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分寸感:“也许”不宜删去——刍议《中国石拱桥》文本表述的一个问题 |
张正耀
王书月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中国石拱桥》一段试推敲 |
严建军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8
|
《中国石拱桥的语言》 |
孙汝健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0 |
|
9
|
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 |
孙汝建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0
|
“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大道 |
吴格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1
|
谈实用文阅读教学 |
沈玲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语文课,怎样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 |
沈寿鸿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3
|
谈谈阅读的目的 |
宋子江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
何杰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汉语中的敬称“×老”“××老” |
晋家泉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6
|
观察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王爱香
赵秀华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7
|
一种愉快教学法的尝试 |
李凤平
吴思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8
|
说明文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方式 |
叶苍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9
|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法 |
谭卫群
|
《职教论坛》
|
1999 |
0 |
|
20
|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统读字 |
范茂成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