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西北角》:是伤疤还是足迹?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忠青 李相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5,共4页
在评价范长江的时候,既要顾及现在的价值体系,也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语境,同样,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应该把立足点放在他是如何由一个朴素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记者。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结合范长江... 在评价范长江的时候,既要顾及现在的价值体系,也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语境,同样,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应该把立足点放在他是如何由一个朴素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记者。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结合范长江整个新闻作品,对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及范长江在新闻史上的历史定位做了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新闻思想 历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含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5,共2页
文章从西北研究出发 ,介绍了民国时期对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报道红军长征及西安事变实情的新闻记者范长江的考察经过 ,以及由报道汇编而成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关键词 范长江 西北研究 长征 西安事变 《中国的西北角》 《塞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中国的西北角》连版九次的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忠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自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北之旅,写下了大量关于西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通讯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上,产生了极大反响。随后,天津大公报决定将这些通讯以《中国的西... 自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北之旅,写下了大量关于西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通讯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上,产生了极大反响。随后,天津大公报决定将这些通讯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名结集出版。1936年8月,《中国的西北角》首次由天津大公报馆出版,此书一经问世便告“洛阳纸贵”。为满足需求,报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再版8次,创下了中国出版史上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西北角》 《大公报》 中国出版史 原因 通讯作品 作品发表 满足需求 范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兼论新闻经典的边界拓展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玮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7,共3页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从现有的教科书和我们主观的教学思维来谈新闻经典,可以说是已经有太多的“经典”:斯诺《西行漫记》是新闻经典,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新闻经典,史沫特莱《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新闻经典,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是新闻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拓展问题 《中国的西北角》 边界 西行漫记》 教学思维 “经典” 史沫特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万里起风云——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武汉
5
作者 章绍嗣 《学习与实践》 1985年第9期49-50,共2页
一九三六年五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了,它冲破森严的新闻封锁,第一个向国内外公开报导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这本书的问世,使社会震动,中外瞩目,几个月内,七次再版,仍然销售一空。
关键词 范长江 名记者 江万里 《中国的西北角》 武汉 新闻封锁 国内外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