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2013-2023)海外网络评论的话语建构比较研究——2024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会林 袁钺 胡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2024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以2013—2023年中国电影在IMDb网站中的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运用文本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对十年间的17364篇评论样本展开... 2024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以2013—2023年中国电影在IMDb网站中的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理论框架,运用文本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对十年间的17364篇评论样本展开历时性分析,从比较视野探究媒体评论和观众评论在海外网络平台上的呈现和建构。调研结果表明,十年间中国电影于海外网络平台构建出多元话语场域。其中,各类型中国电影演进态势呈差异化走向,媒体评论、观众评论在关注焦点与情感倾向方面各有侧重,凸显出内容影响力落差、受众接受度反差、平台话语权逆差等问题。对此,中国电影应以中外融通与东西互鉴消解“文化折扣”,借分域传播和分层叙事缓解“文化隔阅”,凭平台战略和价值对齐破解“文化失语”,助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递阶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海外网络评论 话语建构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媒介与跨文化的探索——韩国网络漫画的中国电影改编研究
2
作者 张燕 聂在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0,共8页
中国电影《独行月球》《我要和你在一起》《我爱你!》《照明商店》改编自韩国条漫,创作时都对原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改编。首先,电影需要将条漫的叙事结构整合为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并将漫画的视觉特征转化为电影语言。其次,... 中国电影《独行月球》《我要和你在一起》《我爱你!》《照明商店》改编自韩国条漫,创作时都对原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改编。首先,电影需要将条漫的叙事结构整合为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并将漫画的视觉特征转化为电影语言。其次,电影修改了条漫中的空间、物象、事件和人物,与中国社会现实相接轨,缩小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差异。整体上,韩国条漫在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改编,推动了文化的圈层跨越,但相关问题也引发了传播偏差。因此,韩国条漫落地中国和在地化影像创作,需要调节媒介话语,并真正弥合故事层面的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网络漫画 中国电影改编 跨媒介 跨文化 传播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史的空间问题: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2
3
作者 颜纯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2,共7页
对中国电影史而言,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存在同样重要,某些情况下甚至更重要。而史述的逻辑有时表现为时间问题,有时则突显为空间问题。空间研究不只是注意力的转移,更体现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地理学作为媒介学的参考对象,提供了空间的... 对中国电影史而言,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存在同样重要,某些情况下甚至更重要。而史述的逻辑有时表现为时间问题,有时则突显为空间问题。空间研究不只是注意力的转移,更体现为一种新的问题意识。地理学作为媒介学的参考对象,提供了空间的坐标、“规模”和主体性等一系列概念,不仅极富启发性,而且颇具颠覆性。整个中国电影史,就是文化地理的空间不断解构,又持续建构的历史。当空间的认识论成为新的研究范式,重写电影史才显示出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 历史研究 空间 媒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电影叙事理论与方法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4
作者 侯光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8,共1页
中国电影学派自2016年提出以来,在电影理论研究、电影创作实践、电影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进行延拓。因此,中国特色电影叙事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础和支撑... 中国电影学派自2016年提出以来,在电影理论研究、电影创作实践、电影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进行延拓。因此,中国特色电影叙事理论与方法研究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础和支撑,着力加快其研究进程并进行多向度、多层级、多视角的深入探讨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电影叙事 主持人 理论与方法研究 多层级 多视角 多向度 创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创新: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7,共7页
传统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学属性,自古至今兼容多学科又最终回归文学之路。传统神话故事贯通古今,映射现实、传达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为理论基础,以传统神话、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为创作基石的中国神话... 传统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学属性,自古至今兼容多学科又最终回归文学之路。传统神话故事贯通古今,映射现实、传达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为理论基础,以传统神话、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为创作基石的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借文学改编展现出多元的作品类型,体现时代精神,并逐渐形成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宇宙,因其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将最终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神话改编动画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神话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金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经典化 中国现代 文学改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叙事何以工业化?--论“神话”改编类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的“工业美学”式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满胜宠 李晓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5,共6页
近年来,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发展突出。此类电影充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神话IP进行现代化转化,满足受众“想象力消费”需求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工业美学式的叙事策略:一是建构高概念神话世界观,二是锻造可迁移式数字身体符码,三是引... 近年来,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发展突出。此类电影充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将神话IP进行现代化转化,满足受众“想象力消费”需求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工业美学式的叙事策略:一是建构高概念神话世界观,二是锻造可迁移式数字身体符码,三是引入电影算法叙事生产机制。将神话改编类动画电影标准化、类型化、持续化的叙事生产实践纳入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不仅是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在叙事之维“接着讲”,还能够助力中国动画电影提升叙事工业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改编 高概念 中国动画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算法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中的意象美学与观众接受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中国电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其中意象美学起着重要作用。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不仅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是电影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电影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意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这些意象如何通过电影... 中国电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其中意象美学起着重要作用。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不仅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是电影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电影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意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这些意象如何通过电影语言传递情感、文化和价值观念,并探讨了观众在接受这些意象时产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共鸣。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为探讨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意象美学 观众接受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消费与中国动漫电影的改编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守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文化消费与理念创新是相辅相成且互相促进的关系,对中国动漫电影的改编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掌握新文化消费理念的本质及其影响。从中国动漫电影的发展历史看,正因为有了文化消费的促进与督导,才衍生出基于“变”与“不变”的理念... 文化消费与理念创新是相辅相成且互相促进的关系,对中国动漫电影的改编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掌握新文化消费理念的本质及其影响。从中国动漫电影的发展历史看,正因为有了文化消费的促进与督导,才衍生出基于“变”与“不变”的理念把控、高仿真影像下的情节重构、“观影迷狂”背后的情感传达等理念革新。随着新文化消费理念的提出,中国动漫电影须通过坚持内容为王、关注叙事技巧、提升音乐融通等路径进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消费 中国动漫电影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讨论下的写实倾向创作——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62,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是在“真实”讨论的背景下诞生,它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创作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法,探讨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写实倾向创作,特别是政治批判话剧、歌颂剧和经典话剧的改编过程。目的在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改编电影是在“真实”讨论的背景下诞生,它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创作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法,探讨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写实倾向创作,特别是政治批判话剧、歌颂剧和经典话剧的改编过程。目的在于揭示这一时期话剧改编电影的创作特点和社会文化意义,分析这些作品如何通过写实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以及它们在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和促进人民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话剧改编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对于理解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些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对于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也提供了有益启示,展现了艺术创作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改编电影 “真实”讨论 写实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民族特色”中寻找“世界共通性”——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改编电影研究
11
作者 龚金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6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第三世界文学 国际化背景 中国电影 电影研究 民族特色 改编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迟豫之旅——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改编电影研究
12
作者 龚金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语境 电影研究 中国 后现代社会 后工业社会 改编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强国视域下中国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探究
13
作者 姚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自电影强国战略提出后,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取得飞速发展。在电影强国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以电影故事应传达情感之真、情节叙事应彰显人心之善、审美维度应折射人性之美为标准,打造高品质的改编作品。同时,从深耕民... 自电影强国战略提出后,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取得飞速发展。在电影强国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以电影故事应传达情感之真、情节叙事应彰显人心之善、审美维度应折射人性之美为标准,打造高品质的改编作品。同时,从深耕民族文化土壤、重视反向思维、应用先进的电影技术等方面展开创新突破。优秀的改编作品不仅能够彰显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还能够有效将原著的商业价值进行跨界融合。从而,以高质量的电影改编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强国 中国文学名著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研究综述
14
作者 李明杰 吴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成为学术界研究与讨论的重点,通过梳理其研究可以发现,重写中国电影史需要革新现有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强调历史连贯性与文化本土性,以实现更多维和全面的史学再现。通过总结学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史重构及... 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成为学术界研究与讨论的重点,通过梳理其研究可以发现,重写中国电影史需要革新现有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强调历史连贯性与文化本土性,以实现更多维和全面的史学再现。通过总结学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史重构及其理论贡献,讨论“整合历史和文化断层”等方面的问题,能够为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向,并为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提供一种必要的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中国电影 研究综述 趋势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改编电影作品中乡土中国书写研究
15
作者 贾安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4,共5页
十七年时期的改编电影作品中有大部分改编自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电影叙事主题延续其文学特质偏向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城市空间在乡土情怀中隐匿,完成了该时期乡土中国的别样书写形式。运用电影具象的呈现形式,将自然人文的乡村空间、凝结... 十七年时期的改编电影作品中有大部分改编自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电影叙事主题延续其文学特质偏向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城市空间在乡土情怀中隐匿,完成了该时期乡土中国的别样书写形式。运用电影具象的呈现形式,将自然人文的乡村空间、凝结社会缩影的乡村人物以及紧贴时代发展的乡村事业作为书写乡土中国的重要现实支撑。借助电影的抽象表达功能,在乡土叙事中展现集体认同价值、新农村人事迹中挖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并在整体乡村空间之中描绘自由平等的社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电影 电影改编 乡土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篇)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鸣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 我国科幻电影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之后迎来了高潮迭起的新局面。这不仅表现为《流浪地球》及其续集这样的精品彰显文化创意与电影工业的实绩,而且体现在广大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逐渐增长的期盼与赞许。与此相应,学术界从有关国产科幻电影“缺门”的焦虑转向对成功作品宝贵经验的深入分析、对建构科幻电影美学的理论热情。推进上述建构的关键之一是从系统性的角度把握科幻电影的流动边界与丰富内涵,不只着眼于具体作者与影片的异彩纷呈,而且着眼于可运用的美学资源与审美视角的丰富多样。如果将科幻电影视为兼备科技关注与艺术诉求的特殊媒体,可以引入传播要素原理阐述科幻电影美学理论建构的多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美学研究 中国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报告(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会林 封季尧 +1 位作者 白雪静 杨卓凡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4,共6页
(接上期) 四、2013数据调研的延续和变化 “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调研”项目是年度调研项目,在调研问卷设计和报告撰写上保持延续性.如持续调研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数量的变化、观看中国电影渠道的变化、对中国类型电影评价... (接上期) 四、2013数据调研的延续和变化 “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调研”项目是年度调研项目,在调研问卷设计和报告撰写上保持延续性.如持续调研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数量的变化、观看中国电影渠道的变化、对中国类型电影评价的变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关系变化等方面的数据.同时,每年的调研都会突出研究重点.2011年数据调研侧重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概况.2012年数据调研侧重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受访者的影响角度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2013年侧重从母语、汉语掌握程度、观看渠道对受访者的影响角度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影响力 调研项目 中国电影 电影文化 传播研究 国际传播 报告撰写 问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趋势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犀禾 刘宇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共5页
随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崛起,“中国研究”成为世界学术领域的热点。电影是各种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汇聚的场域。中国电影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中国电影研究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术热点,呈现出国际... 随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崛起,“中国研究”成为世界学术领域的热点。电影是各种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汇聚的场域。中国电影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中国电影研究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学术热点,呈现出国际化、学院化和跨文化的趋势。“重写中国电影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研究 国际化 学院化 重写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下)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会林 封季尧 +1 位作者 萧薇 罗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4,共5页
(续上期)五、2012年调研数据的新变化 1.观看数量的对比 由调研数据可知,2012年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看过1—10部中国电影,看过20部以上的受访者达到了21%。2012年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比例接近45%。2011年的调研中,只有20%的... (续上期)五、2012年调研数据的新变化 1.观看数量的对比 由调研数据可知,2012年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看过1—10部中国电影,看过20部以上的受访者达到了21%。2012年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比例接近45%。2011年的调研中,只有20%的观众表示看过10部以上的中国电影。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 电影文化 传播研究 国际 受访者 数量 观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突破——《流浪地球》小说改编电影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 张文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93,共3页
作为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奠基之作,小说改编电影《流浪地球》以完整的叙事、宏大的场景、逼真的特效、独特的思想内涵而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准。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加以突破,呈现了与"西方不一样的价值观... 作为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奠基之作,小说改编电影《流浪地球》以完整的叙事、宏大的场景、逼真的特效、独特的思想内涵而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准。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加以突破,呈现了与"西方不一样的价值观与想象力",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这对于中国科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来说都将拥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改编 中国科幻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