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写与新诗经典化——以《陕西教育》连载版《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方长安 陈柏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152,共9页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历史转换与新知识不断生成的新语境里,现代文学史重写成为新的文学现象。1983—1985年,《陕西教育》杂志连载了王瑶主编,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王超冰执笔的《中国现代文学》。它努力突破既有的述史模式,重...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历史转换与新知识不断生成的新语境里,现代文学史重写成为新的文学现象。1983—1985年,《陕西教育》杂志连载了王瑶主编,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王超冰执笔的《中国现代文学》。它努力突破既有的述史模式,重建现代文学起点,以文体为纬,以年代为经,突出文学发展史的独立性。《中国现代文学》以此为框架与逻辑,重新遴选诗人、诗作,通过增删组构出全新的新诗知识地图,破除了原有新诗史的叙述结构,使许多诗人、诗作重新获得自我敞开、增殖以走向“经典”的可能性。它是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以降现代文学史重写的新起点,开启了现代文学历史化和新诗经典化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重写 新诗知识地图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文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7-68,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引进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克服两种不正确的做法;教师要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片放映给学生看,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 电影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忠实于原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的突破与局限——以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例
3
作者 周明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6,共13页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启元、李何林等学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王瑶、蔡仪、张毕来、刘绶松、唐弢等学者对现代文学史都有考察和研究。相较于数量庞大的新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梳理。直到1986年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出版,才终结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无史的局面,开创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先河。这本以通史体例写作的理论批评史,文类的涵盖面、资料的丰富度都是最全的。然而,这部多有创建的理论批评史,因与时代共名脱节,而淹没在历史中,令人唏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生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文学史编撰 新时期 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4
作者 刘光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5,共4页
一20年代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源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范畴诞生不久,异国就开始了对它的译介和评论。40年代后,国外汉学家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上,开始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潮。... 一20年代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源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范畴诞生不久,异国就开始了对它的译介和评论。40年代后,国外汉学家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上,开始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潮。50年代到60年代初,国外对中国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鲁迅研究 中国老舍研究 研究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 艺术性 鲁迅创作 政治思想 形式分析 政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5
作者 王富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4,共8页
迄今为止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个性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那时的中国... 迄今为止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个性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那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品还主要停留在个性研究的层面上,彼此之间没有统一的联系,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这个学科却不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由国家领导机关通过政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的是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的组织,是通过科学(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开始发展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无"我"、无"理",而有"道"(整体性),体现了科学研究(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际的文学旅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个案研究
6
作者 秦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0,共7页
英语世界关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日益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关键媒介,是提升中国文学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积极因素。本文试图在全球化视阈中,以《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简称MCLC)这一极具代... 英语世界关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日益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关键媒介,是提升中国文学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积极因素。本文试图在全球化视阈中,以《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简称MCLC)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期刊为个案研究,厘清其历史沿革、出版策略、内容特征,展望数字人文背景下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MCLC的历史沿革、研究路径、编纂策略,既折射出西方学界理论批评思潮的变迁,又展现出海外汉学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MCLC及其衍生出的学术共同体,是国内学者秉要执本的参照系。笔者希冀通过剖析该刊,解读海外汉学研究的热点,激活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海外汉学 期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文译本《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序 被引量:1
7
作者 邵伯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馆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韩武熙先生认为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为“近几年不可多见之力作”。译成韩文出版,不仅可作为韩国“大学及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之学习与研究之价值”,... 韩国檀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央图书馆馆长、(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韩武熙先生认为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为“近几年不可多见之力作”。译成韩文出版,不仅可作为韩国“大学及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之学习与研究之价值”,并且“对中韩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华文化并大有裨益”。要我为这一译本写一篇序文。对此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写序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并借此机会向朝武熙教授和参与翻译这本书的其他各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作家作品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国现代文学 译本 郭沫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的文学与理性的制度——《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出版
8
作者 周松 任剑乔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出版 理性 西南师范大学 “制度” 开拓性研究 学术研究 王本朝 中文系 钱理群 王晓明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论著)
9
作者 余小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 书评 周海波 中国 现代文学批评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踟蹰·反思·超越——《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版本及相关问题
10
作者 聂家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四个版本在文学史观和编撰实践上虽有局限性,但能够适时更新文学史观、日益深切地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的属性和发展规律,进而在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断打破旧格局、形成新格局,完善史著体例、突显学科前沿。该...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四个版本在文学史观和编撰实践上虽有局限性,但能够适时更新文学史观、日益深切地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的属性和发展规律,进而在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断打破旧格局、形成新格局,完善史著体例、突显学科前沿。该书的修订是在踟蹰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超越。其局限性和成就不只属于个人,且属于学科甚至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学史观 编撰实践 论文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制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评王本朝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11
作者 胡希东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王本朝 民间文化 现代主义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确线索 有的放矢——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课程特点及复习
12
作者 谢晓践 《远程教育杂志》 1993年第3期18-20,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讲述的是自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这32年时间里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因课程内容丰富,本课的学习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的学习范围是从“绪...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讲述的是自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这32年时间里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因课程内容丰富,本课的学习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的学习范围是从“绪论”到“第九章第三节”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课程特点 “五四”文学革命 复习 中国文学 1949年 语言文学 课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突破意义的文学著作——读《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13
作者 吴禹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向着纵深地带的拓展与掘进,文学思潮这一块被长期荒废了的土地上逐渐变得喧闹起来。近年来,有关文学思潮这一专题的单篇论文已经数不胜数,专著也出了不少,但是权威性的能够从今天的历史高度,吸取思潮研究的最... 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向着纵深地带的拓展与掘进,文学思潮这一块被长期荒废了的土地上逐渐变得喧闹起来。近年来,有关文学思潮这一专题的单篇论文已经数不胜数,专著也出了不少,但是权威性的能够从今天的历史高度,吸取思潮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新文学史的全流程中波澜壮阔的各种思潮作全景式描述和总体评价的煌煌巨著却一直没有出现。由国内著名的现代文学史专家邵伯周教授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一书的问世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这部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研究专著以宏阔的视野,细致的笔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文学著作 “战国策”派 文学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文艺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主观现实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充溢着科学批判精神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读后感
14
作者 雷锐 《出版广角》 2003年第11期68-70,共3页
一部充溢着科学批判精神的著作,必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最近读到许志英先生和邹恬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那种因感受到犀利的批判精神的快感和得到理论启迪的愉悦,久久在胸间脑中萦绕。它是我阅读过的论著... 一部充溢着科学批判精神的著作,必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最近读到许志英先生和邹恬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那种因感受到犀利的批判精神的快感和得到理论启迪的愉悦,久久在胸间脑中萦绕。它是我阅读过的论著中批判精神最为恣放的一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书评 科学批判精神 文学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名人传记的又一力作——评刘炎生的《潇洒才子梁实秋》
15
作者 傅修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 名人传记 梁实秋 才子 潇洒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文学史:如何重写?怎样教学?——从钱理群教授的文学史研究与教学谈起
16
作者 张洁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是钱理群最新完成的一部“个人的文学史”。这部新著在继承王瑶等前辈的史观史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框架、体例、重心等多方面的突破。钱理群每次重写文学史的尝试背后都关联着学科的大问题,无论是...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是钱理群最新完成的一部“个人的文学史”。这部新著在继承王瑶等前辈的史观史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框架、体例、重心等多方面的突破。钱理群每次重写文学史的尝试背后都关联着学科的大问题,无论是整体性突破还是局部调整,无论是观念转变还是体例探索,都是他以文学史为方法的学术思想的表达。同时,钱理群的文学史写作也始终与高校的专业教学紧密关联,其中包涵着针对教学实践的考虑与反思。此外,由于重视社会读者的需求,他的文学史也可被视为一个有意识打破校园围墙的学者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中国现代文学 方法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7
作者 刘卫国 黄海丹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8-102,共5页
2017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承办的“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 2017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承办的“纪念鲁迅来穗九十周年暨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吉林、陕西等地的六十多名学者济济一堂,围绕鲁迅议题及新文学百年议题,展开学术交流。现将会议学术交流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月刊》 《新文学史料》 学术研讨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综述 纪念 中山大学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经典的特征 被引量:2
1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黄曼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原创性文本 人性内涵 文本阐释 文学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文学研究在台湾
19
作者 李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87-92,共6页
抗战文学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当局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作品的禁锢,造成台湾学者对这一段文学研... 抗战文学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当局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作品的禁锢,造成台湾学者对这一段文学研究的空白。1979年“七·七”前后,由于台湾地区有关学者的努力,这一禁区才被突破,从而推动了抗战文学的开拓性研究。随着这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研究 抗战时期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 月刊杂志 整理与研究 文学史料 报告文学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学术期刊与人文研究的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20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5期103-103,共1页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与人文研究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6月23日在沪召开。《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与人文研究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6月23日在沪召开。《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文学史料》等全国多家学术期刊主要负责人及沪上各高校专家与会,以《现代中文学刊》创刊一周年为契机,共同探讨中文学术期刊及学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术期刊 人文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文艺理论与批评》 《人大复印资料》 《当代作家评论》 《新文学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