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笔与论难──读《中国新诗流变论》兼及新诗史的写作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匡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8,共3页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流变论》一书的细 读与评价的文章,辑为一组,以期推动中国新诗史、论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流变论》 新诗 写作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新诗史研究的突破与超越──中国新诗史写作与《中国新诗流变论》
2
作者 江锡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1,共4页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流变论》一书的细 读与评价的文章,辑为一组,以期推动中国新诗史、论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写作 《中国新诗流变论》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新诗——以《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系列和《中国新诗总系》为例
3
作者 徐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61,共6页
随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针对这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分期法。通过比较《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系列和《中国新诗总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分期背后有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即文学是有机进化的、朝向"文... 随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针对这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分期法。通过比较《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系列和《中国新诗总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分期背后有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即文学是有机进化的、朝向"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的存在形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被建构为指向"文学的现代化"的一整套叙事,这是以"世界文学"作为方法观照下的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脉络的建构。在这一视域下,当代五十年(即1949—2000)的新诗发展,尽管有不同分期但彼此并不冲突,"文学的现代化"诉求在这五十年中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分期的不同只表明这一主题的阶段性演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当代诗歌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中国新诗总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面世
4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 谭五昌 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浩无涯涘的篞笞蚰氐纳皆馈暴ぉぢ邸靶率执苯讨械摹妒丛臁泛汀吨泄率?
5
作者 陈旭光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62-67,共6页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的两个重要刊物.围绕这两个杂志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或“九叶诗派”.通过对这两个杂志的细读分析,作者认为,这两个刊物无论在理论倡导、诗歌译介...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中的两个重要刊物.围绕这两个杂志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或“九叶诗派”.通过对这两个杂志的细读分析,作者认为,这两个刊物无论在理论倡导、诗歌译介及诗歌创作上,都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取向。他们反思象征主义“浪漫感伤”和“脱离现实”等弊病,广泛借鉴里尔克、艾略特、奥顿等现代主义诗风:“从浩无涯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狱”,追求“雕塑般的凝静致远”,从而表现出中国新诗“坚定的成熟期的反映”。《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取向代表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创造》 《中国新诗》 中国 新诗 现代化 现代主义 象征主义 九叶诗派 诗歌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