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文通》与日本广池《中国文法》——清末中日汉语文言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无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日本广池千九郎的《中国文法》晚出于《马氏文通》4年,并尝试对《马氏文通》进行学术批评。二者文言语法研究内容体例编排特点突出,语法理论体系各自有差异,但或多或少都与西方语法理论有关,同时也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训诂成果,尽管程度有... 日本广池千九郎的《中国文法》晚出于《马氏文通》4年,并尝试对《马氏文通》进行学术批评。二者文言语法研究内容体例编排特点突出,语法理论体系各自有差异,但或多或少都与西方语法理论有关,同时也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训诂成果,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在语法研究方法上,二者划分词类皆以词义为标准,注意语法意义标准,同时也都考虑了汉语文言语法词类划分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马氏文通》一样,广池的比较法也有共时比较、历时比较、中英比较、中日英比较等几类,甚至比前者更为明显。《中国文法》和《马氏文通》文言语法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对我国汉语文言语法和白话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功绩巨大,对当今文言语法研究也有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中国文法》 汉语文言语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读后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明扬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文法要略》 语法研究 《新著国语文法》 中国现代语言学 汉语教学 “欧化” 《通论》 语体文 河北教育出版社 语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变换理论的先驱──《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二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为章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14,共8页
运用变换理论的先驱──《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二吴为章0.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丛书》序中说:"《要略》应该说是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关系的先驱。"他的主要依据是《要略》上卷"词句论"里讨论到句子和词组、句子和句子之... 运用变换理论的先驱──《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之二吴为章0.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丛书》序中说:"《要略》应该说是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变换关系的先驱。"他的主要依据是《要略》上卷"词句论"里讨论到句子和词组、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变换关系。在《要略》学习札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分析 《中国文法要略》 变换理论 学习札记 中心语 汉语语法研究 变换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 语义关系 句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印《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
4
作者 胡裕树 《汉语学习》 1984年第1期56-57,共2页
汉语语法作为一门科学,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自此之后,不少学者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创业阶段,一些著作中带有模仿的偏向,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汉语语法体系必须根据汉语的语言事实来缔造... 汉语语法作为一门科学,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自此之后,不少学者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创业阶段,一些著作中带有模仿的偏向,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汉语语法体系必须根据汉语的语言事实来缔造,机械的模仿会阻碍语法学的发展,早在二十年代,有识之士就发出了独立研究、反对模仿的呼声。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既借鉴语言学的理论,又注意发掘汉语的特点,撰写了一批新著,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等等;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法革新 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事实 现代语法 词类问题 《中国文法要略》 《马氏文通》 创业阶段 马建忠 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出版
5
作者 吴长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二十世纪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出版吴长安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语法学的萌芽。如苟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探讨了名词与其代表的事物的关系。《公羊传》中“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 二十世纪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出版吴长安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语法学的萌芽。如苟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探讨了名词与其代表的事物的关系。《公羊传》中“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论述了自动与他动在句式上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 二十世纪 语法研究 《马氏文通》 文法革新讨论 《现代汉语》 中学语文教学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常识——重温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的几点体会
6
作者 李亮 周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8,共5页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长年从事语文研究,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如《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语文常谈》等,不仅在建立体现汉语特点的语法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提高大众的语文水平、普及语文知...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长年从事语文研究,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如《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语文常谈》等,不仅在建立体现汉语特点的语法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提高大众的语文水平、普及语文知识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家 语文水平 汉语特点 语法体系 《中国文法要略》 语法修辞 吕叔湘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存在句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南松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2,共5页
论存在句黄南松一存现句是现代汉语语法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表示存在的句子实际上与表示出现、消失的句子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专门讨论存在句,而不涉及出现句和消失句。在汉语中,可以用来表示"存在"的句子一般有以下几类... 论存在句黄南松一存现句是现代汉语语法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表示存在的句子实际上与表示出现、消失的句子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专门讨论存在句,而不涉及出现句和消失句。在汉语中,可以用来表示"存在"的句子一般有以下几类:1.含"在"的句子。a他在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主席团 一般动词 不及物动词 主语宾语问题 三类句子 现代汉语语法 赵元任 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法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句子中研究词的组合功能──语法研究方法论之一 被引量:5
8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14,共4页
在句子中研究词的组合功能──语法研究方法论之一史锡尧/研究语法,就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语言是什么?是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有人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那是从传递信息这一角度说的,"信息"的内容还是人表示的思想... 在句子中研究词的组合功能──语法研究方法论之一史锡尧/研究语法,就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语言是什么?是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有人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那是从传递信息这一角度说的,"信息"的内容还是人表示的思想感情)。研究语法,换句话来说,便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语法研究 词的组合 方法论 表意作用 句子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文法要略》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气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的强化 被引量:53
9
作者 张伯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否定的强化张伯江否定的意义不仅可以用否定词来表达,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反问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里就曾论述过反问形式的否定作用,吕先生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 否定的强化张伯江否定的意义不仅可以用否定词来表达,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反问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里就曾论述过反问形式的否定作用,吕先生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式 《中国文法要略》 否定式 《中国语文》 否定形式 吕叔湘 一般否定 电视剧 否定词 语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下)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杨素英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下)杨素英(上接《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第13页)五、情状类型同“把”字句我们在第二节中谈到,动词有五种体类型,情状也有五种基本类型。我们也谈到,“把”字句表现某物、某人、某事经历一个完... 从情状类型来看“把”字句(下)杨素英(上接《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第13页)五、情状类型同“把”字句我们在第二节中谈到,动词有五种体类型,情状也有五种基本类型。我们也谈到,“把”字句表现某物、某人、某事经历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者说有终结点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情状类型 “把”字结构 《中国语文》 终结点 《中国文法要略》 语言研究 “被”字结构 “把”的宾语 动作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的意义和用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丽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不管” “都” “不论” 《中国文法要略》 感情色彩 现代汉语语法 《古井》 否定句 “也” 周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圣陶先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叔湘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8期1-3,共3页
我认识圣陶先生是在成都,1941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陶先生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指导举隅... 我认识圣陶先生是在成都,1941年春天的一个细雨濛濛的上午。那时候我在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圣陶先生在四川省教育科学馆工作。教育科学馆计划出一套供中学语文教师用的参考书。其中有一本《精读指导举隅》和一本《略读指导举隅》,是由圣陶先生和朱佩弦先生合作编写的。计划里边还有一本讲文法的书,圣陶先生从顾颉刚先生那里知道我曾经在云南大学教过这门课,就来征求我的意见,能否答应写这样一本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修辞 编辑工作 开明书店 《中国文法要略》 语言研究所 中学语文教师 语文课本 《新华字典》 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悼念吕叔湘先生
13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1,共1页
沉痛悼念吕叔湘先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名誉所长吕叔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吕叔湘先生1904年12月24日出... 沉痛悼念吕叔湘先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名誉所长吕叔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吕叔湘先生1904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26年毕业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吕叔湘 汉语语法 语文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 语法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字改革 《中国文法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变换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方经民《汉语语法变换研究》评介
14
作者 文疏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4期65-65,共1页
方经民从80年代初就对汉语语法的变换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发表了近十篇专门评介、论述变换理论的文章。在扩充、修改、整理已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日本白帝社1998... 方经民从80年代初就对汉语语法的变换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发表了近十篇专门评介、论述变换理论的文章。在扩充、修改、整理已发表的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日本白帝社1998,以下简称为《变换研究》)这部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阶段性总结 变换分析 变换理论 理论和方法 汉语语法研究 《中国文法要略》 层次分析 语义特征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
15
作者 谭永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6-37,共2页
“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谭永祥“列锦”作为一个修辞新格,似乎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连倪宝元先生主编的《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也将它吸收了。但是列锦是怎样建格的呢?这还要从50年代说起。那时候,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 “列锦”建格的前前后后谭永祥“列锦”作为一个修辞新格,似乎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连倪宝元先生主编的《大学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也将它吸收了。但是列锦是怎样建格的呢?这还要从50年代说起。那时候,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第六章“词组代句”举出了不少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新格》 列锦 《中国文法要略》 修辞学研究 修辞现象 存在句 语言现象 词组 描写句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宾合成词用作及物动词的条件
16
作者 周建成 冯汝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7,共2页
动宾合成词用作及物动词的条件江苏省周建成冯汝汉刘珍明同志在《动宾合成词不宜用作及物动词》一文说:“动宾合成词通常不再作及物动词使用,不在它的后面再加一个名词组成新的动宾结构。因为这一用法不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 动宾合成词用作及物动词的条件江苏省周建成冯汝汉刘珍明同志在《动宾合成词不宜用作及物动词》一文说:“动宾合成词通常不再作及物动词使用,不在它的后面再加一个名词组成新的动宾结构。因为这一用法不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刘文分析的例子(如“任职地方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动词 动宾结构 现代汉语 动宾式 介宾短语 成词 教育事业 语言学 放眼世界 《中国文法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