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
吴秀明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转换 |
郜元宝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4
|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
吴秀明
葛舒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庞家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困境与对策--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
杨明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微观史学、谱系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
温潘亚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文学期刊的现场感、历史感与文化使命——《当代作家评论》创刊40周年与中国当代文学 |
薛冰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莫言作品为个案 |
姜智芹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11
|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 |
谷鹏飞
赵琴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2
|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 |
张光芒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
13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及策略 |
包相玲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
14
|
从“乡土”到“农村”——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主导题材形成的一个发生学考察 |
王又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2
|
|
|
15
|
传统美学、中国经验与当代文学的品质 |
张清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16
|
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之争 |
李遇春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
17
|
当代文学对外传播对于中国形象的延续和重塑 |
姜智芹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9
|
|
|
18
|
中国当代文学“一带一路翻译共同体”建构关键要素分析 |
孙宜学
摆贵勤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9
|
人民需要与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想象 |
王本朝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20
|
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 |
胡铁生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