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史:国家文学和制度规范的视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6期24-30,共7页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节选第三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节选第三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第三部分是从国家文学的制度刚性规范上,扼要阐明中国当代文学的政治体制特征、权力机制特征及简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撰写的思想大旨和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 国家文学 作家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及其学科建设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绪言节选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第一、二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书稿绪言第一、二部分。绪言大致分三部分介绍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和立场、当代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的学术学科建设观察与思考,以及当代文学制度视阈中国家文学权力机制对于当代文学和批评实践的制约性影响。首先阐明文学批评和批评史特征及其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乃至整个文学生产体系的重要性,其次从批评史学术和学科上论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建设发展历史、特点及可能性,最后从国家文学的制度刚性规范上,阐明中国当代文学的政治体制特征、权力机制特征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撰述的核心要旨、思想逻辑和学术目标。限于篇幅,本期选发独立成文的绪言前两部分,并拟定了新标题,第三部分后续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核心,在批评-批评史-文学史的多重关系中,清理批评史研究的概念及相关学理问题,着重提出批评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批评史研究的目标及其意义和价值等基本问题。由此认识、强化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独立... 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核心,在批评-批评史-文学史的多重关系中,清理批评史研究的概念及相关学理问题,着重提出批评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批评史研究的目标及其意义和价值等基本问题。由此认识、强化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独立性和研究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逻辑 价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学史意义
4
作者 李桂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二○一一年一一七月,《辽宁日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历时半年,专访国内批评家、作家、学者二十余人,刊发社会调查、读者反馈等文稿二十万字,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意义 中国 大型系列报道 《辽宁日报》 社会调查 读者反馈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转向 被引量:6
5
作者 闫海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5期24-37,共14页
“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具备“70年体量”与进入“世界中”阶段,并同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中变”潮流相遇,而出现的一个“复合式”的“新时代”特征。这三个特征虽非同时产生,但在当下,却... “历史化”“国际化”与“民族化”,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具备“70年体量”与进入“世界中”阶段,并同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中变”潮流相遇,而出现的一个“复合式”的“新时代”特征。这三个特征虽非同时产生,但在当下,却几乎同时变得突出起来,这使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张力。本文试图探析这三个特征同时彰显的深层原因,并努力从这三个不同向度的,甚至彼此分裂的问题中找到它们共存于当下批评中的理由与根据,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隐秘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国际化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史、文学史和制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9,共9页
这是一个很有传统很有特色的学校,我到这里来很忐忑,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内容能和师生有深层次的交流与切磋,只能就自己的一点浅显的体会来谈谈。我是围绕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谈涉及批评史、文学史与制度研究的关联这个话题。我尽量... 这是一个很有传统很有特色的学校,我到这里来很忐忑,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内容能和师生有深层次的交流与切磋,只能就自己的一点浅显的体会来谈谈。我是围绕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谈涉及批评史、文学史与制度研究的关联这个话题。我尽量把主干内容,我自己的思考,主体上的几个观点性的想法,还有一个思考的逻辑跟大家交代一下,具体的东西就略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制度研究 文学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杏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5,共7页
当前的文学创作可谓日臻丰富和多元,文学批评的生态却并不令人乐观,充斥着种种不良风气和病象,比如批评主体的缺失、批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浮泛、文学批评文体的呆板和缺少生气、学院化的八股式批评文风和范式的流行、文学批评的利益... 当前的文学创作可谓日臻丰富和多元,文学批评的生态却并不令人乐观,充斥着种种不良风气和病象,比如批评主体的缺失、批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浮泛、文学批评文体的呆板和缺少生气、学院化的八股式批评文风和范式的流行、文学批评的利益化和工具化,等等。因而,当代文学批评一方面随着文学的繁荣而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批评家其实很努力,他们忙碌的身影频频出现于各种研讨会现场,大块文章屡见于报纸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价值维度 趣味 中国 文学创作 不良风气 批评主体 价值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反思与重建——关于“重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 被引量:3
8
作者 何言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7,共7页
这些年来,我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文学批评的种种不满,批评的诸多痼疾和它的某些恶习积重难返,几乎使得批评的意义与它的价值,还有它的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经变得非常可疑;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学批评在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精... 这些年来,我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文学批评的种种不满,批评的诸多痼疾和它的某些恶习积重难返,几乎使得批评的意义与它的价值,还有它的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经变得非常可疑;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学批评在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应具有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 反思 精神文化生活 文学发展 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
9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1,共1页
吴俊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著录巨量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的大型专业丛书。全书共12卷,以编年形式著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年至2009年这6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批... 吴俊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著录巨量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的大型专业丛书。全书共12卷,以编年形式著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年至2009年这6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类文献资料名,包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国外的批评史料,包括出版和发表的著作、论文,会议、活动的学术资讯,相关政策文件、报告,报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刘平张炯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1997年8月5日,笔者就当前文学批评的现状和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张先生。问:张先生,您好!桂林《社会科学家》杂志...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前景———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先生刘平张炯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1997年8月5日,笔者就当前文学批评的现状和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张先生。问:张先生,您好!桂林《社会科学家》杂志想请您谈谈对文学批评发展方向的新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现状与前景 评论家 中国当代 文学创作 毛泽东文艺思想 当代文学批评 评论著作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书写的突破与局限——以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例
11
作者 周明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6,共13页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次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史”的研究和历史描述。1939年出版的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研究现代文艺思潮的第一部专著。自1922开始,朱自清、周作人、王哲甫、伍启元、李何林等学者,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王瑶、蔡仪、张毕来、刘绶松、唐弢等学者对现代文学史都有考察和研究。相较于数量庞大的新文学史或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却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梳理。直到1986年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出版,才终结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无史的局面,开创了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先河。这本以通史体例写作的理论批评史,文类的涵盖面、资料的丰富度都是最全的。然而,这部多有创建的理论批评史,因与时代共名脱节,而淹没在历史中,令人唏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生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文学编撰 新时期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西方现代性的当代摄构与书写实践--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阐释
12
作者 陈开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5,共8页
《陈晓明文集》202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陈晓明学术思想的高度浓缩与硬核展示。毫无疑问,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学理论构建是里程碑式的,为当代文学研究树了一块界碑。这一评价,完全是基于他所要挑战难题阶位而做的判断。当代... 《陈晓明文集》202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陈晓明学术思想的高度浓缩与硬核展示。毫无疑问,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学理论构建是里程碑式的,为当代文学研究树了一块界碑。这一评价,完全是基于他所要挑战难题阶位而做的判断。当代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是涉及面对流动、无边、延异、空而开放的“大当即”如何归摄、构形、统握、持留的摄构问题(1)。这完全是现象学意向性难题级别的当代性难题,其难度完全不亚于古典或现代的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理论 广东人民出版社 陈晓明 文学写作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 开山拓荒──读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
13
作者 黎山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香港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 批评 现代性 筚路蓝缕 文学论争 文学思潮 批评 曹聚仁 文学的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在当代中国
14
作者 杨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要切实推进我们的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就必须对当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予以审视。为此,本文将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大致分为六个层面,即重要批评家研究、批评流派或思潮研究、专题批评史研究、断代批评史研究、国别批评史研究和中... 要切实推进我们的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就必须对当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予以审视。为此,本文将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大致分为六个层面,即重要批评家研究、批评流派或思潮研究、专题批评史研究、断代批评史研究、国别批评史研究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便我们把这一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思考,进而提出若干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 研究现状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合法性危机
15
作者 王晓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40-45,共6页
当代文学批评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转型,其言说策略、言说方式、言说内容都与此相关。这次转型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词:其一,改革;其二,开放。前者剑指僵化的政治一经济一文化体制,后者则表达了一种走向世界的生存姿态。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合法性危机 中国 言说策略 80年代 言说方式 文化体制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制度——就“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访谈吴俊教授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俊 李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3,共8页
李音:吴老师好!从2011年您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成功竞标以来,差不多历时八年,2017年底12卷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丛书终于全部面世,这可以说是近年来整个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推进的一项重要... 李音:吴老师好!从2011年您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成功竞标以来,差不多历时八年,2017年底12卷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丛书终于全部面世,这可以说是近年来整个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著录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的大型专业丛书。首先要祝贺并感谢您和参与这项浩大工程的诸位团队成员。我知道,接下来还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以及一套8卷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论》丛书会陆续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 当代文学批评 吴俊 制度 当代文学 学科建设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祥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3-96,共4页
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同源一脉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随着中国文学史历史的演进着 ;批评家与文学家的二重性 ,决定了文学批评受批评主体要素的影响而发生嬗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当... 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同源一脉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随着中国文学史历史的演进着 ;批评家与文学家的二重性 ,决定了文学批评受批评主体要素的影响而发生嬗变。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嬗变 ,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 批评主体 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 批评 嬗变 文学 唯物主义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民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82-85,共4页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时尚语码,文学批评家——更多是年轻人——对解构主义显示出空前的热情。显然,关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热闹不能用“一时冲动”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批评家对解构主义的青睐是否有一种尚未公开的背后密码?解构思想在中国大陆是否有一种本土语境?对解构思想和中国批评家的解构操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洞见”和解开这个隐秘的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解构主义 批评操作 人文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与狂欢: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素玫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5期7-9,共3页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理论 对话理论 中国 当代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之镜——读《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有感 被引量:1
20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3-114,共2页
作为一个书籍爱好者,一套好书所引起的欢悦自不待言;然而,《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却使我产生了种种复杂的思绪。这一套书目前共十二分册,约六百万字,历经了十年的出版周期。书中编选了当代遭受过不公正批判或引起争议的作品近三百篇。
关键词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 作品选 批评 作家 出版周期 文学研究 社会学 参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