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史书写中的当代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评析 |
赵晶晶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学史的“集体编写” |
曾令存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3
|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兼及当代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的教材编写 |
龙长顺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1
|
|
4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
杨洪承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5
|
一九四九: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论纲 |
丁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状况与编辑策略 |
罗长青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7
|
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不同理念 |
白焰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6 |
0 |
|
8
|
文学和文学史的制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研究小议 |
丁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史论结合 以论带史——评陈其光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
林为民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0
|
评王钟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兼谈文学史著作编写方法论问题 |
徐宗文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1
|
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国当代文学》座谈述要 |
叶木
樊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2
|
左翼文学抒情传统的当代出发——《我们夫妇之间》文学思想史意义新论 |
傅修海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拓荒之作——评周新民《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 |
李莉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嬗变 |
刘建祥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5
|
编撰中国20世纪文学史余谈 |
蒋秀英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扭曲、变态的三十年文学——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谈起 |
陈墨
|
《学术界》
|
1988 |
0 |
|
17
|
残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
黄丹青
黄文虎
曹顺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8
|
何为文学,如何治史?——1949年以来的文学史重考 |
董健
丁帆
王彬彬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1
|
|
19
|
中华文学的主要特征与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答博士后工作站学者李清霞问 |
张炯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20
|
当代文学修史:从观念的演化到体例的开放 |
赵天才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