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 被引量:2
1
作者 昌切 李永中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通过考察三部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 ,探讨十七年文学是怎样被一代又一代的撰史者构造出来的 ,文学史叙述与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意识形态 文化语境 历史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2
作者 吴秀明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
当代文学史写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爆热”①之后,近20年来,其实已渐处“停顿”或“低迷”的状态。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史,有不少是进行简单修订后重版,在将文学史叙述时间“下限”延长的同时,拓展和充实相关内容。如张钟、洪子诚... 当代文学史写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爆热”①之后,近20年来,其实已渐处“停顿”或“低迷”的状态。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史,有不少是进行简单修订后重版,在将文学史叙述时间“下限”延长的同时,拓展和充实相关内容。如张钟、洪子诚等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於可训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吴秀明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原为《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等。新编文学史似乎遭受了“危机”,至少是写作速度明显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写作 文学史叙述 於可训 洪子诚 吴秀明 星座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绪论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健 丁帆 王彬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7,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科教材 理性批判精神 人文知识分子 大学教学 集体写作 学术观点 文学史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书写中的当代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评析
4
作者 赵晶晶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中国当代文学界第一本当代文学史编写史著作《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较为创新地以编写史视角进入当代文学史场域展开史学研究。作者曾令存以编写史研究者的身份探寻文学史编写镜像中的“当代史”,试图辨晓70年当代文学史中... 中国当代文学界第一本当代文学史编写史著作《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较为创新地以编写史视角进入当代文学史场域展开史学研究。作者曾令存以编写史研究者的身份探寻文学史编写镜像中的“当代史”,试图辨晓70年当代文学史中文学“史”与“文学”史互为辩证的关系。同时作者在编写史的视域中一方面嫁接不同时代背景下当代文学史与现代文学史之间的关系,以结构的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展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又不断挖掘当代文学史发展过程中“自我解构”的特性,促使当代文学史在共性的网格中另展“新颜”。作者通过编写史中当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互文”关系,将当代文学“当代性”作为研究契机,展现文学史中“另类的”当代文学史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 曾令存 中国当代文学史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精神史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5
作者 陈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草创而成的“新文学史”,其增删、出版、普及都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并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变迁,需要将其视作思想史的材料,加以系统的探讨。通过揭示《新民主主义论》与《...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草创而成的“新文学史”,其增删、出版、普及都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并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变迁,需要将其视作思想史的材料,加以系统的探讨。通过揭示《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新文学史稿》在思想方法、历史观上的联系,呈现《中国新文学史稿》引起的讨论中所具有的共识,指认在文学史的体例中具有的政治性、思想性,以及王瑶的治学理路具有的激进一面,进一步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一般性的思想状况。《中国新文学史稿》本身具有思想实验的性质,其内部的增删与公开的讨论都可以视作是思想史上的典型个案,体现着思想改造的艰巨性。打开《中国新文学史稿》作为个人的、集体的精神史的维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历史转折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激活“新文学”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瑶 《中国文学史稿》 精神史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家笔墨与智性反思——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评介
6
作者 宋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 历史语境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抗遮蔽的过程美学——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文艺争鸣 政治转型 文学发展 突出贡献 优先原则 技术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年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被引量:8
8
作者 甘浩 张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1,共7页
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往往以某种史观为主导,选择和汰除历史对象,建构出清晰流畅的文学史叙事。但是,这种当代文学史的客观、真实、可信品质日益受到怀疑。编年史体例不凸显史学主体在历史编纂中的宰制作用,不损害历史本体的客观性和丰富... 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往往以某种史观为主导,选择和汰除历史对象,建构出清晰流畅的文学史叙事。但是,这种当代文学史的客观、真实、可信品质日益受到怀疑。编年史体例不凸显史学主体在历史编纂中的宰制作用,不损害历史本体的客观性和丰富性,比较接近历史的原初状态,可以重建人们对历史的信任,因而在世纪之交成为一种应运而兴的文学史范型。同时,编年史体例注重辑录史料,推进了当代文学的史料学,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年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但是,传统的编年史琐碎散乱,缺乏历史叙事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吸纳众长,重建"现代版"的新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编年史体例 文学史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9
作者 温儒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54,共2页
这是洪子诚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授当代文学史专题课的讲稿,主要是研究“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态特征。过去一般认为“当代文学”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既然处在当代,不言而喻就有“当代”的文学。而洪子城认为这... 这是洪子诚教授在北大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授当代文学史专题课的讲稿,主要是研究“当代文学”的发生和“当代文学”的形态特征。过去一般认为“当代文学”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既然处在当代,不言而喻就有“当代”的文学。而洪子城认为这种看法太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洪子诚 文学史 文学体制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缺席的文学史——对近期三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检讨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8,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史 作家 现代文学 时间跨度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体例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 被引量:3
11
作者 甘浩 张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7,共7页
在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中,条块式体例数量最众,但是,过多史著偏爱一种体例,是造成当代文学史给人"相似"、"雷同"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后,一部分文学史家有效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强调文学史的体例突破,取得了... 在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中,条块式体例数量最众,但是,过多史著偏爱一种体例,是造成当代文学史给人"相似"、"雷同"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后,一部分文学史家有效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强调文学史的体例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的当代文学史体例创新,需要在立足本体需要的基础上,从古代史著中吸收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体例的成熟经验,编纂编年体史著,发展描述型文学史,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多元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体例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叙事的述体、时空及其伦理关系——以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国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80,共7页
文学史的述体由三重述体构成。文学史的时间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空间内的一段历史时间。文学史的空间也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历史时间内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叙事的时空应该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即述体时空、故事时... 文学史的述体由三重述体构成。文学史的时间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空间内的一段历史时间。文学史的空间也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历史时间内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叙事的时空应该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即述体时空、故事时空和话语时空。文学史叙事的特点揭示了述体的感受能力和思维逻辑与文学史"四本"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以及代表述体的叙事者进行的叙述与历史本身的关系。这些关系及由此而确立的相关规约,共同构成了文学史叙事的述体时空与文学史文本时空之间的伦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叙事 述体 时空 伦理 王瑶 《中国文学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断代谈片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断代 中国 学术讨论 文字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如何适应大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洪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9,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业已引起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界的关注和反思。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专业性、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将会对整个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学史》 当代文学史 大学教育改革 文学史教学 主干课程 教学教材 基础学科 研究成果 文学史 学术专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兼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进 蔡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6,F003,共5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小说 当代文学史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预案:一种当代文学史的阐释空间--评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芳坤 罗文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4-246,共3页
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可谓是开篇明义:面对一种隐忧,建构一种预案。他在2009年推出的这本当代文学史,带有总结自己近年来研究成果的色彩,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将之前的文学批评导向历史化之路的意图。他说:“历史并不是因为... 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可谓是开篇明义:面对一种隐忧,建构一种预案。他在2009年推出的这本当代文学史,带有总结自己近年来研究成果的色彩,而且还呈现出一种将之前的文学批评导向历史化之路的意图。他说:“历史并不是因为久远才使我们的理解具有特权,当代人对当代史的理解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那种亲历性和真切的记忆,是事过境迁所不具有的优势,可以为即将消失的历史留下更鲜活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陈晓明 阐释空间 主潮 现代性 2009年 历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下沉期”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光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8,共7页
一今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70年,是整整一个历史单元。因为有了历史长度,我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开始进入“下沉期”。什么是“下沉期”?它指的是一个评论对象变成了研究对象,它的位置下沉到了能够做历史研究的状态,比如“十七年”文学。在... 一今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70年,是整整一个历史单元。因为有了历史长度,我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开始进入“下沉期”。什么是“下沉期”?它指的是一个评论对象变成了研究对象,它的位置下沉到了能够做历史研究的状态,比如“十七年”文学。在这个领域,洪子诚的《材料与阐释》,黄发有的“十七年”文学传媒研究,张均的“十七年”报刊史研究,王秀涛的“第一次文代会始末”的档案研究,是值得注意的成果。张均的这项成果是专著《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1949-1976)》,王秀涛的成果是专著《第一次文代会与当代文艺的发生》,两部著作拟编入程光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第三套“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预计2020年出版。还有吴秀明、袁洪权、易彬、斯炎伟、赵卫东等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在七八十年代之交这个点,黄平的新时期文学“起源”研究,李建立的《今天》杂志研究,也是新看点。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材料”开始作为“史料学”的骨干部分被重视;“材料”的历史可信度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史研究 历史研究 新时期文学 评论对象 传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晓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1-195,共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开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能力培养、基本方法训练等方面的缺失甚或误导也将导致学生今后学术研究的非规范行为。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业已引起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界的关注和反思。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专业性、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将会对整个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课程教学 教学问题 历史意识 当代文学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 当代文学研究 笔谈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九: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论纲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2,共9页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思想史 关联 节点 价值理念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性——“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义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经历了近 5 0年的发展历程后 ,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教材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脱离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开放性...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经历了近 5 0年的发展历程后 ,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教材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脱离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等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束缚着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可以说 ,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开放性模式、互动性模式和双重主体性模式的教学改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