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中国封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宁可先生遗著《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的理论价值 |
邹兆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
|
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点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评介 |
洪韵珊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3
|
私藏的功绩——中国封建社会藏书制度的历史特点之二 |
谢灼华
|
《图书情报知识》
|
1984 |
4
|
|
4
|
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点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纲》评介 |
姚彤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5
|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
杨柄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2 |
0 |
|
6
|
自信与增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道路的发展逻辑 |
姜澄
黄书光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7
|
封建社会后期中西专制主义国家商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
萧国亮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8
|
释“封建”兼评《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
李培栋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几点认识——与刘昶同志商榷 |
宋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0
|
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归约问题——“欧洲中心论”批判 |
彭小瑜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6 |
3
|
|
11
|
“德国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理论研讨会述略 |
朱昌裕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2
|
封建盛世的炫烂画卷——评《中国历史五大盛世》 |
史昌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3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序 |
徐凤晨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4
|
关于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皇权主义问题 |
许垣
|
《齐鲁学刊》
|
1986 |
0 |
|
15
|
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道路上的铺路石——记赵子祥 |
朱枫
|
《社会》
|
1986 |
0 |
|
16
|
农民战争的作用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首届年会讨论纪略 |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7
|
再论划分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标准问题——答时希哲同志 |
吴大琨
|
《文史哲》
|
1955 |
4
|
|
18
|
与吴大琨同志论划分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底标准问题 |
时希哲
|
《文史哲》
|
1955 |
2
|
|
19
|
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 |
秦宝琦
孟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1
|
|
20
|
历史认识驱动系统论纲——兼论多角度研究历史 |
汪征鲁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