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出版
1
作者 朱光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 戴金星 院士 天然气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 储量 天然气 书刊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及气源》新书介绍
3
作者 《石油勘勒探与开发》编辑部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由《石油擞探与开发》主编戴金星院士领衔撰写完成的专著《中国大气田及气源》,近期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英文版计划于2025年出版。该书是戴金星院士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升华,也是近年来带领团队持续探索攻关、辛勤耕... 由《石油擞探与开发》主编戴金星院士领衔撰写完成的专著《中国大气田及气源》,近期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英文版计划于2025年出版。该书是戴金星院士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成果的集中升华,也是近年来带领团队持续探索攻关、辛勤耕耘的智慧结晶,更是他从事地质工作70年来的最新力作,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勘探开发及科学管理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对《中国大气田及气源》专著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地质 新书介绍 石油工业出版社 理论研究成果 科学管理 气源 大气田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4 位作者 龚德瑜 黄士鹏 刘全有 洪峰 张延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勘探开发大气田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1991年至2020年,中国新探明大气田68个,促进2020年产气1925×10^(8)m^(3),成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基于中国70个大气田的1696个气样组分和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数据,获得中国大... 勘探开发大气田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1991年至2020年,中国新探明大气田68个,促进2020年产气1925×10^(8)m^(3),成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基于中国70个大气田的1696个气样组分和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数据,获得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①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轻值和平均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重,而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重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轻。②中国大气田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11.4‰,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56.4‰;油型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49.3‰~−18.9‰;无机成因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35.6‰~−11.4‰;根据这些数据编制了中国大气田的δ^(13)C_(1)值尺图。③中国天然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107.1‰~−8.9‰,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为−107.1‰~−55.1‰;油型气δ^(13)C^(1)值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为−49.3‰~−13.3‰;无机成因气δ13C1值为−36.2‰~−8.9‰;根据上述数据编制了中国天然气的δ^(13)C_(1)值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生物气 油型气 煤成气 无机成因气 烷烃气 碳同位素组成 δ_(13)C^(1)值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大型气田的气源(摘要) 被引量:18
5
作者 戴金星 王廷栋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碳酸盐岩 气田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成气理论推动中国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产气大国
6
作者 贾承造 郭彤楼 +6 位作者 刘文汇 秦胜飞 黄士鹏 刘全有 彭威龙 洪峰 张延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9-512,共14页
20世纪70年代末,煤成气理论在中国提出,经过数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煤成气理论揭示,煤系是良好气源岩,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开拓了以煤系腐殖型有机质为气源岩的新思路,使指导中国天然气勘探的理论由“... 20世纪70年代末,煤成气理论在中国提出,经过数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煤成气理论揭示,煤系是良好气源岩,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开拓了以煤系腐殖型有机质为气源岩的新思路,使指导中国天然气勘探的理论由“一元论”(油型气)转变为“二元论”(煤成气和油型气),开辟了天然气勘探新领域。煤成气理论创立以前,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很低,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仅为2264.33×10^(8)m^(3),年产气137.3×10^(8)m^(3),人均年用气量仅14.37 m^(3),是贫气国。在煤成气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至2023年底,中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20.90×1012 m^(3),年产天然气2343×10^(8)m^(3),人均可享用国产气量为167.36 m^(3);其中,天然气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均以煤成气为主,自2020年起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煤成气理论以及在该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中国从贫气国迈入世界产气大国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理论 一元论 二元论 产气大国 天然气勘探 大气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勘探领域与前景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国齐 张春林 +3 位作者 张福东 李剑 李君 刘锐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4,共10页
2000—2010年,中国共发现大型气田19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98×1012 m3,开展大气田勘探领域的研究,对于解决储量接替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大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认为中国天然气资源量... 2000—2010年,中国共发现大型气田19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98×1012 m3,开展大气田勘探领域的研究,对于解决储量接替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大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认为中国天然气资源量大(70.44×1012 m3),分布相对集中于松辽、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等7个含油气盆地,层系上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和上古生界。总结了大气田的分布规律:①中国陆上沉积盆地多具有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特征,古生界与中生界过渡时期的区域海陆沉积旋回形成间互分布的广覆式煤层、砂岩和泥岩,垂向上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层位;②烃源岩是大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气强度大于10×108 m3/km2的稳定沉积、高效聚集区也能形成大气田;③区域盖层严格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依据天然气的资源潜力、大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各盆地的天然气勘探现状,认为未来大气田主要有5个勘探领域:致密砂岩领域、礁滩和岩溶领域、火山岩领域、内陆板块活动边缘快速沉积盆地领域和煤层气—页岩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资源量 分布规律 气源基础 勘探领域 前景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登华 李伟 +1 位作者 汪泽成 杨家静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29-836,共8页
川中广安气田是四川盆地2006年新发现的上报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108m3的大型气田,也是目前四川盆地在上三叠统产层发现的最大气田。由于广安气田所在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的生气强度小于20×108m3/km2,不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 川中广安气田是四川盆地2006年新发现的上报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108m3的大型气田,也是目前四川盆地在上三叠统产层发现的最大气田。由于广安气田所在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的生气强度小于20×108m3/km2,不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理想条件,因此该气田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广安气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资料的详细分析,判定其天然气为煤成气;根据气源对比,排除了下伏和上覆烃源岩的供源可能性,证实广安气田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地层自生自储形成。最后,经过对天然气运移途径分析,认为近源侧向运移是形成广安大型气田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安气田 上三叠统 碳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朱家墩气田气源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54
9
作者 陈安定 王文军 +1 位作者 岳克功 黄金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9,共5页
盐城朱家墩气田是江苏省境内新发现的第三系小型气田。将其所产烃类分为天然气、轻烃、凝析油 3个段份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天然气和轻烃具“腐殖 高熟”特征 ,凝析油具“腐泥 低熟”特征。分析认为 ,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上古生... 盐城朱家墩气田是江苏省境内新发现的第三系小型气田。将其所产烃类分为天然气、轻烃、凝析油 3个段份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天然气和轻烃具“腐殖 高熟”特征 ,凝析油具“腐泥 低熟”特征。分析认为 ,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上古生界烃源岩 ,油主要来自上白垩统泰州组中的少量偏腐泥型干酪根。古生界烃源岩在新生代盆地沉降期间“二次生烃” ,生成的天然气通过断裂向上运移至第三系储集。这一气田的发现及其“古生新储”成藏机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下扬子地区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图 6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凹陷 朱家墩气田 气源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原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靖边气田气源的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肖晖 赵靖舟 +3 位作者 王大兴 任军峰 马占荣 吴伟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9,共9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余探1井奥陶系天然气气源分析,来重新认识靖边气田风化壳气藏气源。余探1井奥陶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有机碳含量(TOC)在0.30%~1.16%,平均为0.51%,暗色泥岩厚度52.5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余探1井奥陶系天然气气源分析,来重新认识靖边气田风化壳气藏气源。余探1井奥陶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碳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有机碳含量(TOC)在0.30%~1.16%,平均为0.51%,暗色泥岩厚度52.59 m,可以成为有效烃源岩;天然气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偏轻,δ13C1值在-39.11‰^-38.92‰,乙烷的碳同位素较偏重,δ13C2在-27.26‰^-27.17‰,如果根据乙烷碳同位素来判别,应具有煤成气特征。然而,烃源岩热模拟实验计算的天然气成熟度(R o=1.86%~1.89%)与烃源岩实测的热成熟度(R o=1.83%~1.92%)基本一致,都具高热演化特征。从气藏储、盖配置关系上看,气藏上覆奥陶系泥岩厚度大,上古生界煤成气难以混入;天然气偏轻的甲烷碳同位素特征与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甲烷热解气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这些证据表明,余探1井奥陶系天然气应具有油型气的特征。以余探1井奥陶系天然气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型气端元,对靖边气田中-北部及南部地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甲烷碳同位素应作为判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气源的主要指标,δ13C1小于-38‰是靖边气田风化壳气藏油型气的判别标志;(2)靖边气田整体仍以高成熟混合型煤成气为主,但油型气混入比例南部地区大于中部及北部地区;(3)乙烷次生裂解作用可能是造成奥陶系油型气乙烷碳同位素偏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源 甲烷碳同位素 油型气 奥陶系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中江气田沙溪庙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对比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玲辉 赵虎 +2 位作者 沈忠民 袁东山 田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探讨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的成因和气源,为找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该区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轻烃的气、源配对参数和碳同位素参数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 探讨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天然气的成因和气源,为找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轻烃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该区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轻烃的气、源配对参数和碳同位素参数对天然气的来源进行了追踪。沙溪庙组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为腐植型干酪根裂解成因的煤型气;对碳同位素和轻烃的研究均表明,天然气为有机成因的煤型气。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须五段烃源岩为沙溪庙组煤型气的主要来源。中江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为次生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气田 沙溪庙组 成因类型 气源对比 碳同位素 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被引量:96
12
作者 黄第藩 熊传武 +2 位作者 杨俊杰 徐正球 王可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解决了气源判识方法和指标问题,并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层系是下奥陶统,但在气田东部确有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的混源气甚至煤成气存在。根据气源和天然气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把鄂尔多斯盆地...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解决了气源判识方法和指标问题,并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层系是下奥陶统,但在气田东部确有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的混源气甚至煤成气存在。根据气源和天然气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源于石炭—二叠系的高成熟裂解煤成气;②混源气;③源于下奥陶统的高成熟裂解油型气;④过成熟裂解油型气。后者是中部大气田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气源 天然气 成因 碳同位素 油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贤庆 胡国艺 +1 位作者 张爱云 李剑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气源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天然气组分的碳、氢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多指标的综合对比 ,系统地研究了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 ,明确了油型气和煤成气的主要...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气源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天然气组分的碳、氢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等多指标的综合对比 ,系统地研究了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气源 ,明确了油型气和煤成气的主要分布区块 ,并估算了各区块气源的混合比。研究认为 ,鄂尔多斯中部气田下古生界天然气既有石炭系—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 ,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 (石炭系—二叠系来源约占 70 % ) ,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 6 0 %~ 7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中部气田 下古生界 天然气藏 碳同位素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被引量:54
14
作者 戴金星 夏新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95-203,共9页
对10年来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充气藏气源问题存在的不同观点(上古生界煤成气和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气何者为主)及相应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认为“奥陶系自生自储为主”的观点对地质和地球化学现象的解释存在疑问,包括用次要组分来... 对10年来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充气藏气源问题存在的不同观点(上古生界煤成气和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气何者为主)及相应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认为“奥陶系自生自储为主”的观点对地质和地球化学现象的解释存在疑问,包括用次要组分来判别混源天然气的主要来源,用不确切的端员气地球化学特征来计算混源比,对本溪组底部岩石的封盖性和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评价偏高,忽略了石炭系存在能够生成油型气的海相源岩。因此,长庆气田不能作为海相贫有机质的碳酸盐岩生成的大、中型油气田的实例。根据天然气及气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是以上古生界煤成气为主、石炭系海相源岩生成的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因 气源 煤成气 气藏 碳酸盐岩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气田气源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林 洪峰 +1 位作者 戴金星 孙冬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根据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的热演化和气势演化探讨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气田的气派,认为其天然气并非来自于赛什腾凹陷,而是主要来自于西侧的伊克雅汝乌凹陷。伊克雅汝乌凹陷是重要的煤成气生气中心,煤成气生气中心对气田的分布... 根据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的热演化和气势演化探讨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气田的气派,认为其天然气并非来自于赛什腾凹陷,而是主要来自于西侧的伊克雅汝乌凹陷。伊克雅汝乌凹陷是重要的煤成气生气中心,煤成气生气中心对气田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处于伊克雅汝乌生气中心或生气中心附近的有效圈闭是煤成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因此伊克雅汝乌、冷湖构造带东南段和马海—南八仙地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图3表3参5(赵林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田 气源 天然气勘探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成大气田天然气汞的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剑 韩中喜 +2 位作者 严启团 王淑英 葛守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49,共7页
对中国8大含气盆地中的500多口气井开展天然气汞含量检测,对产自不同地区的2个煤样开展煤生烃热释汞模拟实验,并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的11块岩心煤样进行汞含量检测。研究表明,中国煤型气中汞的分布具有煤型气汞含量总体远高于油型气、不... 对中国8大含气盆地中的500多口气井开展天然气汞含量检测,对产自不同地区的2个煤样开展煤生烃热释汞模拟实验,并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的11块岩心煤样进行汞含量检测。研究表明,中国煤型气中汞的分布具有煤型气汞含量总体远高于油型气、不同煤型气汞含量的分布很不均匀、煤型气汞含量总体随产层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这3个特征。中国煤型气中的汞主要来自于气源岩,其主要证据除了煤型气汞含量远高于油型气、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的汞含量随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和煤系具备形成高含汞天然气的物质基础外,煤生烃热释汞模拟实验揭示煤在热演化过程中可以形成较高的天然气汞含量,煤型气汞含量受气源岩温度和储集层硫化环境的控制。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和油气形成过程,中国煤型气中汞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搬运和沉积、浅部埋藏、深部埋藏、保存和破坏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型气 气源 油型气 天然气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 被引量:29
17
作者 戴金星 于聪 +4 位作者 黄士鹏 龚德瑜 吴伟 房忱琛 刘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共13页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平均含量88.22%,乙烷、丙烷和丁烷平均含量分别为3.31%、0.97%和0.49%;②大气田天然气类型以煤成气为主,48个大气田中有27个为煤成气田;③储集层的层系和岩类多,其中二叠系和三叠系发现的储量最多;主要储存在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砂岩中的储量最高;④致密砂岩大气田起举足轻重作用,48个大气田中有16个为致密砂岩大气田;⑤"晚期成藏"和"超晚期成藏",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从而有利于发现大气田;⑥气藏类型多,有构造、岩性和地层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煤成气 油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二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被引量:83
18
作者 何自新 郑聪斌 +1 位作者 王彩丽 黄道军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2期37-44,共8页
靖边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是我国首次在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与探明的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2000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909.88×108m3。而后通过气田的开发及扩边勘探,又使气田面积向东延伸扩大,落实三级储量1011.4... 靖边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是我国首次在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与探明的非常规隐蔽性大型岩溶古地貌气藏。2000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909.88×108m3。而后通过气田的开发及扩边勘探,又使气田面积向东延伸扩大,落实三级储量1011.4×108m3。气田主力产层由奥陶系马家沟组五1层溶斑白云岩与粗粉晶白云岩组成,具有沉积稳定、成层分布、低孔隙低渗透、低丰度、大面积、中低产、埋藏深、非常规、隐蔽性强的特点。论述了气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历程、气藏的地质特征,以及在稳定地台区寻找海相碳酸盐岩气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相油气田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储量千亿立方米以上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2
19
作者 戴金星 李剑 +6 位作者 丁巍伟 胡国艺 罗霞 陶士振 张文正 朱光有 米敬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3,共8页
至2003年底,中国发现6个千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其中5个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乌审旗、榆林、大牛地、靖边),1个在塔里木盆地(克拉2)。根据150个气样的组分、143个气样烷烃碳同位素和21个气样氦同位素的分析数据,这些大气田... 至2003年底,中国发现6个千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其中5个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乌审旗、榆林、大牛地、靖边),1个在塔里木盆地(克拉2)。根据150个气样的组分、143个气样烷烃碳同位素和21个气样氦同位素的分析数据,这些大气田天然气具有以下地球化学特征①高含烷烃气,低含二氧化碳。烷烃气含量均在90%以上,多数在95%以上,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低于3%,主要在1.5%之下。②烷烃碳同位素组成重,具有煤成气特征。δ13C1值为-38.5‰~-26.2‰,主峰值为-35‰~-32‰;δ13C2值为-35.3‰~-17.8‰,一般为-28‰~-24‰;δ13C3值为-29.9‰~-19.1‰,一般为-27‰~-23‰;δ13C4值为-25.6‰~-20.3‰,一般为-23.5‰~-22‰;δ13CiC4>δ13CnC4。大气田气源岩是石炭系-二叠系和中、下侏罗统煤系。③3He/4He值为n×10-7~n×10-8,具壳源氦特征。CH4/3He为n×1010~n×1011,说明CH4为有机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大气田 千亿立方米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被引量:22
20
作者 戴金星 秦胜飞 夏新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气将是我国今后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支柱。西部目前已发现 12个煤成大气田 ,这些大气田均分布于生气强度在 2 0亿m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 煤成气 资源 大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