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研究的再认识——几个被学术界忽略的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法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之作,也是当今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绕不开的话题。文章围绕几个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诸如《大纲》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大纲》的启蒙主义思想性格,《大纲》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之作,也是当今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绕不开的话题。文章围绕几个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诸如《大纲》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大纲》的启蒙主义思想性格,《大纲》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建设性开发,以及《大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时代性格之比较,就以上几个学术同仁认识不足、或未曾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白话文
启蒙思想
原始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看百家争鸣:读《中国哲学史大纲》
2
作者
杨晨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1期34-37,共4页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把方法问题置于哲学史的中心地位,这是胡适先生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书中充分运用了证明的方法、...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把方法问题置于哲学史的中心地位,这是胡适先生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书中充分运用了证明的方法、裁剪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系统的方法,使人真正有史的感觉,有发展的脉络可循,哲学史才真正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百家争鸣
系统研究
近代以来
学术方法
方法问题
中心地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3
作者
王沁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4,共7页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代表了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研究趋势,由此促动了第二次史学革命。顾颉刚的“古史辨”运动和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是对胡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代表了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研究趋势,由此促动了第二次史学革命。顾颉刚的“古史辨”运动和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是对胡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胡适开拓的基本研究格局、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人提出的关于古代思想材料的考辨方法下展开的,它贯彻了冯友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整体认识和多种创见,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进入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古史辨”派
傅斯年
《中国
哲学史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没有“学者”的时代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贤治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52,共1页
学术在中国,不像西方有政教分离的传统,它从来不曾获得独立的超然地位。及到本世纪初,五四运动一起来,国内学者,不是启蒙就是反启蒙,几乎没有专注于学术的,堪称今古奇观。此时,政治———空前的历史变革———并非以政府机构的...
学术在中国,不像西方有政教分离的传统,它从来不曾获得独立的超然地位。及到本世纪初,五四运动一起来,国内学者,不是启蒙就是反启蒙,几乎没有专注于学术的,堪称今古奇观。此时,政治———空前的历史变革———并非以政府机构的强制性压力,而是以社会的自然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术
梁漱溟
《中国哲学史大纲》
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五四运动
《中国
小说史略》
人的价值
陈独秀
终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有林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13-19,共7页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李有林对于荀子的生平经历,已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史料的极其缺乏以及现有记载的含混不清,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极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荀子本人思想的研究。为此,笔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李有林对于荀子的生平经历,已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史料的极其缺乏以及现有记载的含混不清,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极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荀子本人思想的研究。为此,笔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这个问题,限于篇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史记》
司马迁
《风俗通义》
兰陵令
古史辨
稷下学士
孟尝君
齐国
《中国哲学史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胡适标点论
6
作者
岳方遂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4期45-51,共7页
关键词
新式标点
文字符号
胡适
点符号
符号系统
议案
符号方案
《中国哲学史大纲》
切音字运动
陈望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文学史
7
作者
叶圣陶
夏丐尊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6期8-10,共3页
导读平台作为一名中学生,读一点文学史自然会使我们了解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然而,本期《文心·名家经典阅读》中却为你点明了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带孔的铜钱与串钱的钱索子的关系。有钱没钱索子,钱就会散;有钱索子没钱,钱索...
导读平台作为一名中学生,读一点文学史自然会使我们了解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然而,本期《文心·名家经典阅读》中却为你点明了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带孔的铜钱与串钱的钱索子的关系。有钱没钱索子,钱就会散;有钱索子没钱,钱索子就毫无价值。因而,王仰之先生告诉乐华:读文学史一定要先读文学,至少也要边读文学,边读文学史。王仰之先生的观点,我想对当代的中学生,也应该是有一定教益的。大家还是从文章中细加品味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代表作品
《中国哲学史大纲》
文学思潮
《庄子》
《论语》
文学作品
刘大杰
《中国
文学发展史》
《古史辨》
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研究的再认识——几个被学术界忽略的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法周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7-94,共8页
文摘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之作,也是当今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绕不开的话题。文章围绕几个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诸如《大纲》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大纲》的启蒙主义思想性格,《大纲》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建设性开发,以及《大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时代性格之比较,就以上几个学术同仁认识不足、或未曾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
关键词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白话文
启蒙思想
原始儒家
Keywords
Hu Shi's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Vernacular, the enlightenment thought
original Confucianism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看百家争鸣:读《中国哲学史大纲》
2
作者
杨晨宇
机构
上海大学历史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11期34-37,共4页
文摘
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把方法问题置于哲学史的中心地位,这是胡适先生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书中充分运用了证明的方法、裁剪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和系统的方法,使人真正有史的感觉,有发展的脉络可循,哲学史才真正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科学性。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百家争鸣
系统研究
近代以来
学术方法
方法问题
中心地
科学性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3
作者
王沁凌
机构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4,共7页
文摘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代表了一种求客观、重方法的史学研究趋势,由此促动了第二次史学革命。顾颉刚的“古史辨”运动和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是对胡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在胡适开拓的基本研究格局、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人提出的关于古代思想材料的考辨方法下展开的,它贯彻了冯友兰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整体认识和多种创见,使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进入新高度。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大纲》
“古史辨”派
傅斯年
《中国
哲学史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没有“学者”的时代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贤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2-52,共1页
文摘
学术在中国,不像西方有政教分离的传统,它从来不曾获得独立的超然地位。及到本世纪初,五四运动一起来,国内学者,不是启蒙就是反启蒙,几乎没有专注于学术的,堪称今古奇观。此时,政治———空前的历史变革———并非以政府机构的强制性压力,而是以社会的自然的推动...
关键词
现代学术
梁漱溟
《中国哲学史大纲》
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五四运动
《中国
小说史略》
人的价值
陈独秀
终极价值
分类号
C910-0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有林
机构
北京市西城区委研究室
出处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13-19,共7页
文摘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李有林对于荀子的生平经历,已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史料的极其缺乏以及现有记载的含混不清,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极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荀子本人思想的研究。为此,笔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这个问题,限于篇幅,...
关键词
荀子
《史记》
司马迁
《风俗通义》
兰陵令
古史辨
稷下学士
孟尝君
齐国
《中国哲学史大纲》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胡适标点论
6
作者
岳方遂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4期45-51,共7页
关键词
新式标点
文字符号
胡适
点符号
符号系统
议案
符号方案
《中国哲学史大纲》
切音字运动
陈望道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文学史
7
作者
叶圣陶
夏丐尊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6期8-10,共3页
文摘
导读平台作为一名中学生,读一点文学史自然会使我们了解文学的变迁和发展。然而,本期《文心·名家经典阅读》中却为你点明了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带孔的铜钱与串钱的钱索子的关系。有钱没钱索子,钱就会散;有钱索子没钱,钱索子就毫无价值。因而,王仰之先生告诉乐华:读文学史一定要先读文学,至少也要边读文学,边读文学史。王仰之先生的观点,我想对当代的中学生,也应该是有一定教益的。大家还是从文章中细加品味吧。
关键词
文学史
代表作品
《中国哲学史大纲》
文学思潮
《庄子》
《论语》
文学作品
刘大杰
《中国
文学发展史》
《古史辨》
索子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研究的再认识——几个被学术界忽略的问题
王法周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看百家争鸣:读《中国哲学史大纲》
杨晨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史学的“第二次革命”与中国哲学史写作——从胡适到冯友兰的一条线索
王沁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五四:没有“学者”的时代
林贤治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荀子游齐的几个问题
李有林
《管子学刊》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评胡适标点论
岳方遂
《高校教育管理》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文学史
叶圣陶
夏丐尊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