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传统模式的新突破──评张皓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 |
吴建民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
|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史揆要 |
徐子方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3
|
“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 |
曾祖荫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4
|
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 |
赵敏俐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5
|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总序 |
徐利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言志”与“缘情”: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
乔东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7
|
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一)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2
|
|
8
|
中国古代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思想 |
姜耕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二)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0
|
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 |
张文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1
|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刍议 |
黄霖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5 |
1
|
|
12
|
中国古代音乐作品意象的理论与实践 |
郑锦扬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
13
|
“玄览”、“游心”和“神思”——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探讨之二 |
漆绪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4
|
构建中国艺术思维的宏观理论体系——《中国艺术思维流论稿》评介 |
张胜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5
|
中国古代文论讨论会探讨古代文论中的现实主义及其艺术规律问题 |
吴高福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0 |
|
16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会在武汉举行 |
吴高福
|
《江汉论坛》
|
1981 |
0 |
|
17
|
中国古代抽象艺术的美感心理特征 |
陶东风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18
|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的发展序貌及基本特征 |
胡天成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0 |
|
19
|
古代艺术理论视域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
郭晓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探求人与世界的真实——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审美真实论的启示和影响 |
普慧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