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8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语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裴登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9-50,59,共3页
社会发展到今天 ,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 ,在知识传授中就应随着这样的要求 ,对教学内容等教学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调整。这其中首先牵涉到的是课程门类的设置问题 ,就外语院校的学生而言 ... 社会发展到今天 ,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 ,在知识传授中就应随着这样的要求 ,对教学内容等教学系统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调整。这其中首先牵涉到的是课程门类的设置问题 ,就外语院校的学生而言 ,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适应了形势需要 ,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模式 人才素质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化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功能与实施方略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红麟 《云梦学刊》 201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古代文学既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结晶,这种文化品性决定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是文化的过程,决定了古代文学教学具有文化传承、安顿生命、审美建构、文化凝聚的功能。为实现这种文化功能,必须改变当前文化失落的现状,树立人文化人的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既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结晶,这种文化品性决定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是文化的过程,决定了古代文学教学具有文化传承、安顿生命、审美建构、文化凝聚的功能。为实现这种文化功能,必须改变当前文化失落的现状,树立人文化人的教学理念,设置人本化活动化课程体系,建构文化应用型实践体系,采用多元的综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文化功能 实施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妮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8期93-94,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综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知识的基础课,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面对当下职业需求的进一步具象化,传统课程的学习模式逐渐与职场脱节。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使传统学科的课程建设必将走上改革之路。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评论重要学术组织推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
4
《中国文艺评论》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I0004,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创立于1979年,该年3月,在春城昆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一次大会召开,周扬任名誉会长,郭绍虞任会长。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教育部及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管理与监督,会址设于上海市华东师范...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创立于1979年,该年3月,在春城昆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一次大会召开,周扬任名誉会长,郭绍虞任会长。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教育部及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管理与监督,会址设于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 197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与实践价值——以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
5
作者 刘春玲 《阴山学刊》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其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师资之重担,各学科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科的“源头”课程,富含思政教育资源,有其内在逻辑和价值优势,应...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其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师资之重担,各学科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科的“源头”课程,富含思政教育资源,有其内在逻辑和价值优势,应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明确思政教学目标的价值引领,构建有机嵌入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思政教学方式,提升实践思政教学功效,从而形成历史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课程思政 包头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6
作者 何抗 江婷 《通讯世界》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在传统文学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启迪学生的思维、审美和道德观念。现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在传统文学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启迪学生的思维、审美和道德观念。现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造更多可能性,也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互联网+教育”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里的饮食文化及其象征价值
7
作者 李亚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44,共1页
由余文章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臧否饕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饮食书写》一书,以古代文学为立足点,以文学发展为脉络,以具体文学为抓手,探究古代文学背后的饮食文化内涵,为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新的参照。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饮食文化 饮食书写 立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文学课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8
作者 刘小姣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9期141-144,163,共5页
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的问题。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跳出固定思维,实现知识讲授与思想传递并举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故而,本研究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分析文学... 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当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需要探讨的问题。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跳出固定思维,实现知识讲授与思想传递并举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水平。故而,本研究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分析文学课在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瓶颈,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文学课教师、教材与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文学 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词融入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9
作者 王艺霖 张静 范晓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4期15-19,共5页
中国古代诗词融合文理,贯通古今,是落实“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政策要求和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中国古代诗词蕴含丰富情境,与物理课程具有共性和互补性,因此融入物理课程具有可行性。教师可从政策文件... 中国古代诗词融合文理,贯通古今,是落实“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政策要求和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中国古代诗词蕴含丰富情境,与物理课程具有共性和互补性,因此融入物理课程具有可行性。教师可从政策文件和相关资源中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诗词。文章立足中国古代诗词所描绘的自然现象、生活实景,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观察现象,剖析背后的本质原理,渗透思政元素;转换文理视角,帮助学生进行认知加工,促进求实精神的养成;延伸诗词愿景,带领学生体会科技的重要性,实现从文化自信到科技自信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古代诗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物理课程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红霞 杭勇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滨城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首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滨城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联合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副会长尚永亮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研讨会综述 课程教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文学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典文学融入外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1
作者 吴美群 《海外英语》 2025年第3期7-11,共5页
外语专业文学类课程因其显著的人文性特征,在课程思政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又因其直接面向西方经典文学和思想意识形态,其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文明互鉴、以文化人”的理念,本文探讨将中国经典文学融入外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 外语专业文学类课程因其显著的人文性特征,在课程思政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又因其直接面向西方经典文学和思想意识形态,其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文明互鉴、以文化人”的理念,本文探讨将中国经典文学融入外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四坚持、四结合”模式,旨在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体系,确立中国立场,并促进中国经典文学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外国文学教学 中国立场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卫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慕课"成为全球化潮流的背景下,探索并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的"慕课"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背景,从总体思路、教学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 在"慕课"成为全球化潮流的背景下,探索并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的"慕课"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背景,从总体思路、教学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具体内涵和实施步骤,并从人文性与科学性、素质型与应用型的关系入手,分析"慕课"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以人文内涵植入"慕课"教学模式的应对措施,以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慕课”教学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技术路线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同利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价值定位、元素挖掘、课堂融入、考核评估等几个方面,就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根据课程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等基本问题,提出初步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中国古代文学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希芝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按照成人教育"成人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创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变传统的"二元模式"为"三足鼎立模式",即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基础上,增加古代文体习作。二是颠覆传统,确立... 按照成人教育"成人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创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变传统的"二元模式"为"三足鼎立模式",即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基础上,增加古代文体习作。二是颠覆传统,确立"以作品选为主、文学史为辅"的新格局;三是在选修课设置上,按照"体现中国文学精神"的原则,设置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断面研究、文学体裁与理论研究三个模块。四是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按照教师讲授、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古代文学 创新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多维立体构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鸿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构建《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多维立体构架"的观点,并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多维立体构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多维立体构架 教学理念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围绕“立德树... 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专业课程目标进行,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按照古代文学的教学逻辑,可从三个层面进行该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搜集相关文学素材,整合其间的思政内容,将之隐性介入专业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融合创新 隐性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文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植入——以唐代文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助于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唐代文学教学为例,介绍了三种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方法: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讲授文学史时植入和延展式植入。同时提出了植入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助于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唐代文学教学为例,介绍了三种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方法: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讲授文学史时植入和延展式植入。同时提出了植入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教师知识体系、植入时机、植入时间、学生认知水平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 传统文化因素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学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X期19-20,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类课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限于课时、学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撷取、教学方法确定和考试考查方式选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定位于方法的传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类课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限于课时、学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撷取、教学方法确定和考试考查方式选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定位于方法的传授,教学内容以《文心雕龙》"宗经六义"为中心,探讨符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维习惯的鉴赏方法,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选读 教学与考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保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7-98,共2页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源泉的栽体,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对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民族精神 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慕课+雨课堂”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日波 刘华清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现象,对于达成学生素养培养目标尚有不足之处。中国慕课资源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雨课堂平台能监管学生对慕课资源的学习,将慕课平台与雨课堂结合,实施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翻转课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现象,对于达成学生素养培养目标尚有不足之处。中国慕课资源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雨课堂平台能监管学生对慕课资源的学习,将慕课平台与雨课堂结合,实施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翻转课堂、课后拓展,有助于学生达成课程知识、能力与素养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慕课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