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评介
1
作者 王刚 汪朝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慈善事业 社会保障 20世纪80年代 统治阶级 书评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卫平 黄鸿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236,共5页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在先秦时期初步形成,历经汉唐的发展,至宋代基本定型。明清两朝,国家的政策重在继承,而民间社会救助事业(慈善事业)渐趋兴盛。各种民间救助组织的存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救助了大量困难人群,在传...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在先秦时期初步形成,历经汉唐的发展,至宋代基本定型。明清两朝,国家的政策重在继承,而民间社会救助事业(慈善事业)渐趋兴盛。各种民间救助组织的存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救助了大量困难人群,在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官民合力”模式,使得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传统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卫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217,共6页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东渐的浪潮,“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开始出现,教养结合的慈善机构渐趋增多,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慈善事业 国有 浪潮 近代转型 理念 明清时期 慈善机构 收养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辉煌的农业教育与“新重农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5S期60-64,共5页
中国农业教育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农师”制度;设立兼有文化教育与农业教育的学校.比欧洲早1000年。以小规模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悠久而发达,但社会却始终落后,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有个怪圈,统治者越是“重农”,农民越... 中国农业教育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农师”制度;设立兼有文化教育与农业教育的学校.比欧洲早1000年。以小规模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悠久而发达,但社会却始终落后,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有个怪圈,统治者越是“重农”,农民越是倒霉。今天的“新重农主义”,把大幅度提升国家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社会保障程度、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方向,与古代的“重农主义”有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主义 中国古代 农业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保障 文化教育 传统农业 规模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