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山览胜——周积寅教授《中国历代画论》读后
1
作者
赵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250,95,共3页
中国画论作为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几千年来无数中国艺术家、史论家、民问艺人的天才创造和辛勤劳动,它所蕴藏的美学思想、绘画理论、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画研究者和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座极其丰厚而珍贵的思想宝库。
关键词
中国
文艺理论
中国
画论
周积寅
历代
高山
美学
思想
绘画理论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视觉形象的美学意蕴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宗贤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2期71-75,共5页
中国画以其悠久的历史、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艺术长廓里独树一帜。它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上的完美结合,显示了中国画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的外部特征,即视觉形象,指点、线、墨、色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形成的组织关系。就如语言是人...
中国画以其悠久的历史、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艺术长廓里独树一帜。它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上的完美结合,显示了中国画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的外部特征,即视觉形象,指点、线、墨、色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形成的组织关系。就如语言是人的思想符号一样,这种外部特征是由我们民族的审美视看方式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意蕴
世界艺术
形式语言
以大观小
内在意蕴
中国
人物画
布置迫塞
艺术思想
历代
画家
文人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代名画记》中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3
作者
吴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0年第3期65-67,共3页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画史,书中的绘画、绘画技巧、画的品评等方面总结了在其之前的中国绘画理论,并影响了之后的艺术。本人在浅析此书中部分绘画理论的同时,以近代艺术家林风眠为例,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画史,书中的绘画、绘画技巧、画的品评等方面总结了在其之前的中国绘画理论,并影响了之后的艺术。本人在浅析此书中部分绘画理论的同时,以近代艺术家林风眠为例,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唐朝之前,中国绘画少有完备系统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
名画记
艺术创作
张彦远
林风眠
美学
精神
中国
绘画
绘画技巧
中国
美学
思想
吴道子
徐悲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玉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12,20,共6页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刘玉泉在中国画艺术领域.把花鸟禽兽列为表现专题,并使其从实用美术和人物山水画的陪衬地位脱胎出来,形成与人物和山水画并列的画种,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独特美学范畴和审美精神的确立。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历...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刘玉泉在中国画艺术领域.把花鸟禽兽列为表现专题,并使其从实用美术和人物山水画的陪衬地位脱胎出来,形成与人物和山水画并列的画种,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独特美学范畴和审美精神的确立。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历经从"写生"到"写意"的重大历史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花鸟画
中国
画艺术
美学
特点
笔墨精神
刘玉泉
写意画
历代
画家
寓兴
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5
作者
叶朗
《美育学刊》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编者按:为了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的美学与艺术遗产,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5年,先后完成“三个重大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10卷19册,高等教...
编者按:为了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的美学与艺术遗产,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5年,先后完成“三个重大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10卷19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国美学通史》(8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和《中国艺术批评通史》(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2015年11月8日,“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三大出版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将叶朗教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全文刊发,以期学界对该三大出版工程的编撰和出版经过有更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出版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中国
美学
通史》
《中国
艺术批评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因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0-86,共7页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文字资料看,萌芽于先秦诸子,而成形于东晋的顾恺之. 一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提到过“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里的“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所...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文字资料看,萌芽于先秦诸子,而成形于东晋的顾恺之. 一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提到过“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里的“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所谓“游于艺”,并非是说以“艺”来怡情作乐,而是要求人们拿“六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思想
古典绘画
绘画艺术
以形写神
游于艺
中国
绘画
美学
绘画作品
主观情思
浪漫主义
历代
名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杜甫的书法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祥林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3期14-23,共10页
关键词
《李潮八分小篆歌》
书法
美学
思想
杜甫
书法艺术
中国
书法
书法审美
《苕溪渔隐丛话》
书法创作
《
历代
名画记》
《杜诗详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返本开新 其功渐著——读朱志荣教授的《中国审美理论》
8
作者
耿文婷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中国
教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
理论
学术专著
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画论断想
9
作者
施荣华
《美术大观》
2006年第8期68-69,共2页
中国画论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画论是随着中国绘画的形成而发展的.……
关键词
中国
画论
绘画
美学
中国
绘画
山水画创作
《
历代
名画记》
系辞
气韵生动
立象以尽意
论画
《图画见闻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代画马艺术的婉约风格及其审美流变
10
作者
王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9期51-55,共5页
中国历代画马艺术中虽然不乏豪放的风格,但也有其婉约的一面。可以说,豪放与婉约正是构成了中国画马艺术的特征。如果说豪放的画马是一种浩然之正气、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胸怀的话,那么婉约的画马则是一种蜜意之浓情...
中国历代画马艺术中虽然不乏豪放的风格,但也有其婉约的一面。可以说,豪放与婉约正是构成了中国画马艺术的特征。如果说豪放的画马是一种浩然之正气、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胸怀的话,那么婉约的画马则是一种蜜意之浓情、一种"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温柔,这正是中国古典美学所说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约风格
画马
审美流变
艺术
历代
中国
古典
美学
自强不息
阴柔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喻学才教授的建筑文化研究
11
作者
张祖群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5期24-27,共4页
一、甘于坐冷板凳为历代名匠立传、为名建筑建身份证 (一)基本由来 《中国历代名匠志》和《中国历代名建筑志》这两部建筑文化研究专著,系《华中建筑》高介华先生主编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33部中的两种。喻学才教授为此前后耗费...
一、甘于坐冷板凳为历代名匠立传、为名建筑建身份证 (一)基本由来 《中国历代名匠志》和《中国历代名建筑志》这两部建筑文化研究专著,系《华中建筑》高介华先生主编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33部中的两种。喻学才教授为此前后耗费了整整20年时间。他说,最初动议是在1996年,高介华先生在岳麓山开全国建筑文化研讨会时提出的。这个动议得到了包括喻学才在内的多位中老年学者和青年学者的响应。喻学才教授就是从那时起就开始构思体例,做专题阅读准备的。两部书出版时间也刚好10年一本,名匠志出版于2006年,名建筑志出版于201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文化研究
文库
青年学者
研究专著
历代
身份证
岳麓山
中老年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山艺术与技术
被引量:
1
12
作者
姚世鹏
《古建园林技术》
1991年第3期33-36,共4页
叠山艺术的源泉及主要流派古代叠山最初是仿效真山真水,随着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模仿构思精美的山水画,因此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叠山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就和园林假山艺术建立了共同的美学理论基础。历代画...
叠山艺术的源泉及主要流派古代叠山最初是仿效真山真水,随着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模仿构思精美的山水画,因此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叠山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就和园林假山艺术建立了共同的美学理论基础。历代画家很多是直接参与园林叠山的,假山的设计与布置被看着是绘画的意境,典型的假山意境也必然会和同时期的绘画思想、艺术风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思想
历代
画家
真山真水
美学
理论
李公麟
石涛
叠石
中国
画论
倪云林
小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了”与“不了”的辩证法则
13
作者
苏政勋
《当代文坛》
1985年第2期46-47,共2页
浏览《中国画论类编》,读到唐人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叙论》,得见一段话,颇富哲理,抄录如下: 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 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 其了,是真不了也。
关键词
“了”
辩证法则
张彦远
丹纳
黄宾虹
中国
绘画艺术
美学
画家
眼珠
历代
名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识·修养·艺境——周积寅对话樊波
14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期80-87,共8页
樊波,1957年12月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作品曾在《荣宝斋》、《美术》、《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和法国的《欧洲时报》、《星岛日报》等...
樊波,1957年12月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作品曾在《荣宝斋》、《美术》、《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和法国的《欧洲时报》、《星岛日报》等多家国内外报刊发表。主要著作有《董其昌研究》、《中国书画美学史纲》、《中国人物画史》、《时间与存在》、《中国水墨·樊波卷》等。周积寅,1938年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郑板桥研究会和日本郑板桥学会顾问。发表文章二百余篇。主编有《中国美术通史》(五、六卷)、《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等多种。著有《中国画论辑要》、《中国历代绘画图录》(与林树中合作)、《中国历代画目大典》(与王凤珠合作)、《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与史金城合作)、《董源巨然》、《吴派绘画研究》、《曾鲸的肖像画》、《沈铨研究》(与日本近藤秀实合作)、《郑板桥》等三十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美学
学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
扬州画派
中国
历代
绘画图录
画家
美术家
历代
题画诗选注
艺境
修养
学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山览胜——周积寅教授《中国历代画论》读后
1
作者
赵均
机构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9-250,95,共3页
基金
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中国画论作为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几千年来无数中国艺术家、史论家、民问艺人的天才创造和辛勤劳动,它所蕴藏的美学思想、绘画理论、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画研究者和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座极其丰厚而珍贵的思想宝库。
关键词
中国
文艺理论
中国
画论
周积寅
历代
高山
美学
思想
绘画理论
人文精神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视觉形象的美学意蕴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宗贤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2期71-75,共5页
文摘
中国画以其悠久的历史、巨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艺术长廓里独树一帜。它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上的完美结合,显示了中国画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的外部特征,即视觉形象,指点、线、墨、色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形成的组织关系。就如语言是人的思想符号一样,这种外部特征是由我们民族的审美视看方式决定的。
关键词
美学
意蕴
世界艺术
形式语言
以大观小
内在意蕴
中国
人物画
布置迫塞
艺术思想
历代
画家
文人画家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代名画记》中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3
作者
吴珺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0年第3期65-67,共3页
文摘
《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画史,书中的绘画、绘画技巧、画的品评等方面总结了在其之前的中国绘画理论,并影响了之后的艺术。本人在浅析此书中部分绘画理论的同时,以近代艺术家林风眠为例,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唐朝之前,中国绘画少有完备系统的理论。
关键词
历代
名画记
艺术创作
张彦远
林风眠
美学
精神
中国
绘画
绘画技巧
中国
美学
思想
吴道子
徐悲鸿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玉泉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12,20,共6页
文摘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刘玉泉在中国画艺术领域.把花鸟禽兽列为表现专题,并使其从实用美术和人物山水画的陪衬地位脱胎出来,形成与人物和山水画并列的画种,标志着中国花鸟画独特美学范畴和审美精神的确立。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历经从"写生"到"写意"的重大历史演...
关键词
中国
花鸟画
中国
画艺术
美学
特点
笔墨精神
刘玉泉
写意画
历代
画家
寓兴
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
分类号
J212.27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5
作者
叶朗
机构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出处
《美育学刊》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编者按:为了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的美学与艺术遗产,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历时25年,先后完成“三个重大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10卷19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中国美学通史》(8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和《中国艺术批评通史》(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2015年11月8日,“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三大出版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将叶朗教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全文刊发,以期学界对该三大出版工程的编撰和出版经过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
美学
出版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中国
美学
通史》
《中国
艺术批评通史》
Keywords
aesthetics
publishing
Library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History of Chinese Art Criticism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
被引量:
1
6
作者
郭因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0-86,共7页
文摘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文字资料看,萌芽于先秦诸子,而成形于东晋的顾恺之. 一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提到过“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里的“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所谓“游于艺”,并非是说以“艺”来怡情作乐,而是要求人们拿“六艺”
关键词
美学
思想
古典绘画
绘画艺术
以形写神
游于艺
中国
绘画
美学
绘画作品
主观情思
浪漫主义
历代
名画记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杜甫的书法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祥林
机构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3期14-23,共10页
关键词
《李潮八分小篆歌》
书法
美学
思想
杜甫
书法艺术
中国
书法
书法审美
《苕溪渔隐丛话》
书法创作
《
历代
名画记》
《杜诗详注》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返本开新 其功渐著——读朱志荣教授的《中国审美理论》
8
作者
耿文婷
机构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中国
教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
理论
学术专著
文库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画论断想
9
作者
施荣华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06年第8期68-69,共2页
文摘
中国画论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画论是随着中国绘画的形成而发展的.……
关键词
中国
画论
绘画
美学
中国
绘画
山水画创作
《
历代
名画记》
系辞
气韵生动
立象以尽意
论画
《图画见闻志》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代画马艺术的婉约风格及其审美流变
10
作者
王燚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9期51-55,共5页
文摘
中国历代画马艺术中虽然不乏豪放的风格,但也有其婉约的一面。可以说,豪放与婉约正是构成了中国画马艺术的特征。如果说豪放的画马是一种浩然之正气、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胸怀的话,那么婉约的画马则是一种蜜意之浓情、一种"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温柔,这正是中国古典美学所说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关键词
婉约风格
画马
审美流变
艺术
历代
中国
古典
美学
自强不息
阴柔之美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喻学才教授的建筑文化研究
11
作者
张祖群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摘
一、甘于坐冷板凳为历代名匠立传、为名建筑建身份证 (一)基本由来 《中国历代名匠志》和《中国历代名建筑志》这两部建筑文化研究专著,系《华中建筑》高介华先生主编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33部中的两种。喻学才教授为此前后耗费了整整20年时间。他说,最初动议是在1996年,高介华先生在岳麓山开全国建筑文化研讨会时提出的。这个动议得到了包括喻学才在内的多位中老年学者和青年学者的响应。喻学才教授就是从那时起就开始构思体例,做专题阅读准备的。两部书出版时间也刚好10年一本,名匠志出版于2006年,名建筑志出版于2016年。
关键词
中国
建筑文化研究
文库
青年学者
研究专著
历代
身份证
岳麓山
中老年
出版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山艺术与技术
被引量:
1
12
作者
姚世鹏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1991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叠山艺术的源泉及主要流派古代叠山最初是仿效真山真水,随着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渐模仿构思精美的山水画,因此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对叠山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就和园林假山艺术建立了共同的美学理论基础。历代画家很多是直接参与园林叠山的,假山的设计与布置被看着是绘画的意境,典型的假山意境也必然会和同时期的绘画思想、艺术风格相一致。
关键词
绘画思想
历代
画家
真山真水
美学
理论
李公麟
石涛
叠石
中国
画论
倪云林
小景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了”与“不了”的辩证法则
13
作者
苏政勋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2期46-47,共2页
文摘
浏览《中国画论类编》,读到唐人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叙论》,得见一段话,颇富哲理,抄录如下: 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 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 其了,是真不了也。
关键词
“了”
辩证法则
张彦远
丹纳
黄宾虹
中国
绘画艺术
美学
画家
眼珠
历代
名画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识·修养·艺境——周积寅对话樊波
14
出处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期80-87,共8页
文摘
樊波,1957年12月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和研究。作品曾在《荣宝斋》、《美术》、《中国美术报》、《江苏画刊》和法国的《欧洲时报》、《星岛日报》等多家国内外报刊发表。主要著作有《董其昌研究》、《中国书画美学史纲》、《中国人物画史》、《时间与存在》、《中国水墨·樊波卷》等。周积寅,1938年生。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郑板桥研究会和日本郑板桥学会顾问。发表文章二百余篇。主编有《中国美术通史》(五、六卷)、《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等多种。著有《中国画论辑要》、《中国历代绘画图录》(与林树中合作)、《中国历代画目大典》(与王凤珠合作)、《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与史金城合作)、《董源巨然》、《吴派绘画研究》、《曾鲸的肖像画》、《沈铨研究》(与日本近藤秀实合作)、《郑板桥》等三十余种。
关键词
江苏省
美学
学会
中国
美术家协会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
扬州画派
中国
历代
绘画图录
画家
美术家
历代
题画诗选注
艺境
修养
学识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山览胜——周积寅教授《中国历代画论》读后
赵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画视觉形象的美学意蕴初探
黄宗贤
《艺苑(美术版)》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历代名画记》中传统美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吴珺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花鸟画美学特点浅说
刘玉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叶朗
《美育学刊》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
郭因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杜甫的书法美学思想
李祥林
《杜甫研究学刊》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返本开新 其功渐著——读朱志荣教授的《中国审美理论》
耿文婷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画论断想
施荣华
《美术大观》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历代画马艺术的婉约风格及其审美流变
王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喻学才教授的建筑文化研究
张祖群
《建筑与文化》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叠山艺术与技术
姚世鹏
《古建园林技术》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了”与“不了”的辩证法则
苏政勋
《当代文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学识·修养·艺境——周积寅对话樊波
《中国书画》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