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政策是否提升了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健 孟纹羽 公雪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 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作为产业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以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国制造2025》会通过创新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资源效应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制造2025》对资本技术型、国外供给依赖度较高和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链的政策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产业链 创新效应 竞争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及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91
2
作者 延建林 孔德婧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144,共4页
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美国"工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最为典型。"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引起了全球制造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模式和制造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 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美国"工业互联网"与德国"工业4.0"最为典型。"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引起了全球制造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模式和制造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为了巩固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智能制造基础、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制造业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工业4.0 模式转变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与转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华 李燕 夏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27-31,共5页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人才培养定位 转型策略 应用技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3,107,共5页
世界制造业强国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战略计划,试图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抢占竞争优势。在如此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德国工业4.0(全文中简写为"工业4.0")的发展经验将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 世界制造业强国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战略计划,试图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抢占竞争优势。在如此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德国工业4.0(全文中简写为"工业4.0")的发展经验将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德合作办学的路径反思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中国制造2025》的印发及其与德国“工业4.0”之间的合作,对中德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形式,中德合作办学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德合作... 《中国制造2025》的印发及其与德国“工业4.0”之间的合作,对中德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形式,中德合作办学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德合作办学路径之困在于招生规模小、办学层次单一、学科设置不合理、一流高校参办积极性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需要以及面向《中国制造2035》的未来需要,中德合作办学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构建专、本、硕、博等四级人才结构,吸引中德双方制造业一流高校参与办学,并对德国制造业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引进与合理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中德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实践研究——以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章建林 朱朝霞 郑东旭 《南方农机》 2021年第8期155-156,共2页
为确保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本文将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在A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进行实践研究,并分析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现代学徒制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信部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资金预算
7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82-182,共1页
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振兴实体经济,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项目。围绕《中国制造2025》年度任务和工业和... 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振兴实体经济,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项目。围绕《中国制造2025》年度任务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中心工作,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制造 发展现状 资金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7-81,共5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工业4.0"计划,其本质是将高新技术与制造业相融合以培育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产业制高点。发达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工业4.0"计划,其本质是将高新技术与制造业相融合以培育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产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工业4.0"计划将会对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弱化中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也会对制造业面向中高端发展产生制约并带来一定的赶超压力。为此,应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拓展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再工业化”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 被引量:8
9
作者 The Research Group for the Manufacturing Power Strategy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本项目从机械、航空、航天、轨道、船舶、汽车、电力装备、信息电子... 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本项目从机械、航空、航天、轨道、船舶、汽车、电力装备、信息电子、冶金、化工、纺织、家电、仪器十三个领域的制造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所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提出制造强国工程科技战略的思路和目标。研究建立了评价制造强国特征的指标体系,预测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项目提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明确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研究制订《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强国战略 工程科技 指标体系 指导方针 战略对策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晓倩 辛勇飞 肖荣美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我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四化"同步发展时,首先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我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四化"同步发展时,首先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本文正是基于"两化"融合的视角,以实现国际一流制造业水平为发展目标,分析信息服务业在制造业和价值链上各环节的支撑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和企业调研等考察提出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企业创新意识落后等诸多问题及挑战,据此提出面向制造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制造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两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时代的生存策略——周梅森“政治小说”论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国庆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小说 大众媒体 周梅森 生存策略 传媒时代 “国家图书奖” 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制造》 电视连续剧 作家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