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作家》英文月刊与老舍 |
黄芳
柳欣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中国现代作家婚恋对其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视 |
|
《学术界》
CSSCI
|
2004 |
0 |
|
3
|
《中国现代作家佚文佚简考释》 |
宫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4
|
以像观心 诊断历史——读贺仲明著《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 |
张光芒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5
|
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暨新作发布会在蓉召开 |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6
|
莫言的“变形记” |
黄发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7
|
元现代视野中传统文化的复魅——以《刀兵过》中的王克笙、王明鹤父子形象为例 |
王洪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8
|
在历史与个体间的诗性飞扬——论张翎长篇新作《阵痛》的诗学突破 |
于京一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余一鸣小说论 |
王彬彬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人在“中途”--读张楚《长发》 |
黄文倩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长篇小说《天乳》评论三题 |
李明泉
苏宁
范藻
亲勤
何睿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以何种生命形态进入写作——张雅茜写作的启示意义 |
傅书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顽世”现实主义与“后精英”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徐坤 |
马春花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革命浪涛激荡的宏伟画卷——评张炯的长篇小说《巨变:1949》 |
李清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评王新军的小说新作《坏爸爸》 |
王锐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0 |
|
16
|
诗意与诗艺的双重唯美 |
冯源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0 |
|
17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一曲壮歌——评张炯长篇小说《巨变:1949》 |
雷业洪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18
|
纯文学期刊:市场化中的尴尬 |
周利荣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9
|
情动个体与缝合主体——9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徐坤小说 |
姜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0
|
“良心稻子”的精神还乡——解析王怀宇《芬芳大地》的人物成长与文学隐喻 |
叶一格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