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中央研究院的回应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的通令下围绕此书开展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研究所主要对蒋在实业计划中轻忽农业、偏重应用科学提出意见;为配合实施建国计划,尤其实业计划,结合自身工作研拟了实施办法。自1943年起中央研究院注意加强与国家和社会实际急需问题有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导因于此书。1944年蒋于此书增订本对相关内容的增改与这些意见有关。蒋与中央研究院之间的这一互动影响,蕴含了国家与中央研究院互有所依而又保持一定张力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
建国计划
实业计划
中央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批判和新民主主义话语权的确立
2
作者
陈先初
李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93,共13页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开展了几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斗争。除在延安开展的反对"三风"的党内斗争外,在党外,分别有针对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鼓吹的"假三民主义"和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以及对部分中间...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开展了几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斗争。除在延安开展的反对"三风"的党内斗争外,在党外,分别有针对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鼓吹的"假三民主义"和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以及对部分中间派人士所宣扬的旧民主主义理念及其中间路线的批判。通过这几次大规模的思想批判或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迅速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话语,其也成为捍卫抗战胜利成果、推翻国民党统治和建立新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三民主义”
《中国之命运》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主流政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中央研究院的回应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金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文摘
《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蒋介石推出的一本国策性著作。蒋于此书提出文化、经济与国防三体合一的建国计划。该计划的重点和先务是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重点是实施实业计划。4至8月,中央研究院在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的通令下围绕此书开展两次活动。参加活动的研究所主要对蒋在实业计划中轻忽农业、偏重应用科学提出意见;为配合实施建国计划,尤其实业计划,结合自身工作研拟了实施办法。自1943年起中央研究院注意加强与国家和社会实际急需问题有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导因于此书。1944年蒋于此书增订本对相关内容的增改与这些意见有关。蒋与中央研究院之间的这一互动影响,蕴含了国家与中央研究院互有所依而又保持一定张力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
建国计划
实业计划
中央研究院
Keywords
Chiang Kai-shek, China's Destiny, nation-building plan, industrial plan, Acade-mia Sinica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批判和新民主主义话语权的确立
2
作者
陈先初
李野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93,共13页
文摘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开展了几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斗争。除在延安开展的反对"三风"的党内斗争外,在党外,分别有针对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鼓吹的"假三民主义"和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以及对部分中间派人士所宣扬的旧民主主义理念及其中间路线的批判。通过这几次大规模的思想批判或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迅速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话语,其也成为捍卫抗战胜利成果、推翻国民党统治和建立新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
“假三民主义”
《中国之命运》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主流政治话语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与中央研究院的回应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批判和新民主主义话语权的确立
陈先初
李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