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依法行政 推进社会防震减灾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修订实施
1
作者 任振起 《城市与减灾》 2009年第3期46-48,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历时近3年,修订期间,广泛征求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历时近3年,修订期间,广泛征求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充分汲取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在原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其中内容由七章增加为九章,由48条增加为93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涉及民生法律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修订 减灾能力 行政 社会 防震减灾法》 委员会 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 加快首都防震减灾建设——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
2
作者 任振起 《城市与减灾》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的纪念日。10年前的今天,《防震减灾法》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将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从那时起,全国先后建立了防... 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的纪念日。10年前的今天,《防震减灾法》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将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从那时起,全国先后建立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法规,国家也相继完善了防震减灾行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1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依法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行政 防震减灾法》 首都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事业 律体系 制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3
《城市与减灾》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为了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从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 为了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从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座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人民大会堂 防震减灾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工作 中国地震局 委员会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 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五周年
4
作者 任振起 《城市与减灾》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2003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全国各地认真宣传贯彻这部防震减灾根本大法,积极依法行政,极大地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地震应急与救助等方面的工作,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 2003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全国各地认真宣传贯彻这部防震减灾根本大法,积极依法行政,极大地推进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地震应急与救助等方面的工作,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的发展,从地震安全的角度保障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监测 地震安全 震灾防御 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基本内容介绍(续十)
5
作者 金祖彬 《城市防震减灾》 2000年第2期11-11,共1页
(四)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 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上的科学难题。在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性和社会需求的迫切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地震预报是否准确所造成的正... (四)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 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上的科学难题。在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性和社会需求的迫切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地震预报是否准确所造成的正面或者负面社会影响,其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实践证明,必须加强地震预报的科学管理,执行严格程序、统一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 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基本内容介绍(续一)
6
作者 金祖彬 《城市与减灾》 1998年第2期10-10,共1页
(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防震减灾法第四条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 内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震监测预报 减轻地震灾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社会协调发展 地震应急 科学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基本内容介绍(续二)
7
作者 金祖彬 《城市与减灾》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3.加强政府领导的原则 《防震减灾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防震减灾工作和活动基本上是由政府统包统揽的。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主... 3.加强政府领导的原则 《防震减灾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防震减灾工作和活动基本上是由政府统包统揽的。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和制定政策,来解决防震减灾领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 内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职能部门 破坏性地震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律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震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基本内容介绍(续三)
8
作者 金祖彬 《城市防震减灾》 1999年第1期7-8,共2页
1、 防震减灾法中主要的基本法律制度 根据法定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围绕着防震减灾工作和活动中已经形成制度的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防震减灾法确立了一系列特有的基本法律制度。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内容 地震监测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基本内容介绍
9
作者 金祖彬 《城市与减灾》 1998年第1期5-5,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基于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特殊国情,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的需要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基于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特殊国情,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的需要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介绍 减轻地震灾害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方针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破坏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
10
《城市与减灾》 2001年第6期4-7,共4页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主管部门 行政 地震灾区 地震安全性 人民政府 地震应急预案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 依法行政——记《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新闻发布会
11
《城市与减灾》 2001年第6期8-10,共3页
2001年12月11日,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和北京市地震局联合召开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新闻发布会.北京电视台、中新社和北京日报等19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北京市人... 2001年12月11日,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和北京市地震局联合召开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新闻发布会.北京电视台、中新社和北京日报等19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维林主持了会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远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主任王宗礼、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陈建民、北京市地震局局长修济刚和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王宗礼、陈建民、修济刚等领导就<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的制定及贯彻实施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将对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标志着北京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一个依法行政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害防治 行政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办法》 新闻发布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12
作者 王月龙 《城市与减灾》 2014年第1期5-5,共1页
20l3年7月26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的施行标志着北京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迈入了新... 20l3年7月26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的施行标志着北京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震减灾 北京市 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 制建设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3
《中国科技财富》 1998年第1期28-28,共1页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一部规范我国境内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法律。
关键词 防震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应急 灾害预防 震后救灾 地震活跃期 规范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工作》基本内容介绍(续九)
14
作者 金祖彬 《城市防震减灾》 2000年第1期7-7,共1页
三、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制度。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在“预防为主... 三、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制度。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在“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要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工作,对地震灾害实行综合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解读防震减灾法 精准把握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要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明金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2期14-17,共4页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1997年制定、后经2008年修订的专门应对地震灾害的法律。该法对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中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做了全面的法律规定,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1997年制定、后经2008年修订的专门应对地震灾害的法律。该法对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中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做了全面的法律规定,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防震减灾法》 解读 地震灾害 律规定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法的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领香 冯振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将故障树法用于区域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在深入研究防震减灾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体系标准故障树,并根据其结构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权重。通过比较标准故障树和评估对象基本事件,得出评估对象防震减灾体系的缺失基本事... 将故障树法用于区域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在深入研究防震减灾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体系标准故障树,并根据其结构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权重。通过比较标准故障树和评估对象基本事件,得出评估对象防震减灾体系的缺失基本事件,继而计算出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指数。最后,以河北省某县为例,给出了基于故障树法的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防震减灾系统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提升防震减灾行政执法水平——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为例
17
作者 刘允秀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2期22-26,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行政 地震动参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监督检查 执行情况 水平 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防震减灾执法工作显成效
18
作者 李和清 张立 袁宝珠 《城市与减灾》 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工作 合肥市 《行政许可法》 行政执责任制 行政执监督 行政执力度 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新防震减灾法中的不足
19
作者 武成智 吴艳锐 +1 位作者 郭锋 孙纪财 《城市与减灾》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月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汲取了我国防震减灾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月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汲取了我国防震减灾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在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灾害预防、监督管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防震减灾规划 工作经验 灾害预防 监督管理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贯彻《防震减灾法》 促进上海市防震减灾工作深入开展
20
作者 火恩杰 《城市与减灾》 1998年第3期9-11,共3页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华北构造块体的南缘,是我国中等强度地震活动的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邻近地区发生了1990年2月常熟5.1级和1996年11月南黄海6.1级两次地震,均对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上海地区有感地震也明显增强;被国务院批...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华北构造块体的南缘,是我国中等强度地震活动的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邻近地区发生了1990年2月常熟5.1级和1996年11月南黄海6.1级两次地震,均对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上海地区有感地震也明显增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这说明在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已进入本世纪第五个活跃期的高潮阶段,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也已进入中强地震的活跃时段。根据专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 地震监测预报 全面贯彻 地震预报 地震安全性评价 行政 地震观测 地震活动 邻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