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前提条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45条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华林 向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5-760,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关于地震灾害保险法律条款的修订,保持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同一问题上法律规定的一致性,体现出国家对于地震灾害保险从单边的"需求鼓励"往双向的"供求协调"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关于地震灾害保险法律条款的修订,保持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同一问题上法律规定的一致性,体现出国家对于地震灾害保险从单边的"需求鼓励"往双向的"供求协调"的转变,为中国建立有财政支持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政策保险 地震灾害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下我国《防震减灾法》修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一行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3,共8页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新安全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由《防震减灾法》予以规定。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逐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防震减灾工作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现行法律已实施十余...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新安全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由《防震减灾法》予以规定。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逐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防震减灾工作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现行法律已实施十余年,在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新理念衔接不畅、部分内容滞后于实践、一些规定操作困难、法律责任偏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需要。研究认为应通过贯彻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回应社会需求和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补充空缺制度和加强涉外条款、提升法治要素含量和提高违法成本,及时修改完善《防震减灾法》,不断提高新安全格局下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防震减灾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莉 谢礼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2,共5页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层次分析...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用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体系中,其中考虑了信息不全的AHP和不确定的AHP,该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防震减灾 层次分析 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树法的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冯领香 冯振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将故障树法用于区域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在深入研究防震减灾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体系标准故障树,并根据其结构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权重。通过比较标准故障树和评估对象基本事件,得出评估对象防震减灾体系的缺失基本事... 将故障树法用于区域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在深入研究防震减灾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体系标准故障树,并根据其结构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权重。通过比较标准故障树和评估对象基本事件,得出评估对象防震减灾体系的缺失基本事件,继而计算出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指数。最后,以河北省某县为例,给出了基于故障树法的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防震减灾系统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防震减灾法》浅议——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红梅 魏电信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4期130-133,共4页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对新《防震减灾法》进行了解读,新《防震减灾法》在旧法的基础上,主要完善了防震减灾规划制度、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增加了对学校医院等重要建筑和农村民居、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要求的规定,强化了防震减灾群...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对新《防震减灾法》进行了解读,新《防震减灾法》在旧法的基础上,主要完善了防震减灾规划制度、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制度,增加了对学校医院等重要建筑和农村民居、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要求的规定,强化了防震减灾群测群防制度以加强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制度;加强了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同时文中也指出了新《防震减灾法》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汶川8.0级地震 防震减灾 制度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防震减灾科普短视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戴怡茹 王虹宇 张文妮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0,共6页
如何将科普宣传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相融合,是地震科普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聚焦抖音短视频平台,选取专业部门传播力较高的3个官方账号和2个在地球科学垂直领域达到百万量级的自媒体账号,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传播主体、平... 如何将科普宣传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相融合,是地震科普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聚焦抖音短视频平台,选取专业部门传播力较高的3个官方账号和2个在地球科学垂直领域达到百万量级的自媒体账号,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传播主体、平台运营、呈现形式和传播效果四个层次开展研究,探究地震科普短视频的共性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而对地震科普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提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抖音短视频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鹏 高晓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85-187,共3页
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质量的评估将是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借鉴美国、日本的防灾规划评估标准和方法,选取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备性、指导性、前瞻性、协调性、可行性和更新机制七个评估指标,应用变异系数法、专家打分法... 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质量的评估将是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借鉴美国、日本的防灾规划评估标准和方法,选取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备性、指导性、前瞻性、协调性、可行性和更新机制七个评估指标,应用变异系数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探索研究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规划 编制质量 变异系数 评估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宣传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8
作者 王彦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5期172-172,177,共2页
本人主要从有利于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减少人口环境破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落实《防震减灾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落实 防震减灾 可持续发展 防震减灾法》 地震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权数确定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风华 谢礼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9,共7页
研究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中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首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三个评价准则相对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目标的权数和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六大因素相对于每个评价准则的权数;在确定六大因素内部各指标权数时,主要根据震... 研究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中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首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三个评价准则相对于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目标的权数和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六大因素相对于每个评价准则的权数;在确定六大因素内部各指标权数时,主要根据震害经验、震害实例和专家经验,并举例说明了用层次分析法和影响度思想来确定五个生命线系统相对于整个生命线系统的权数,及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 层次分析 指标权数 人员损失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防震减灾制度的运作与完善——对汶川地震所反映的制度运作经验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3,共3页
汶川地震的应急处置及救助,显示出中国防震减灾制度的运作越来越灵活、有效,相关制度建设及其施行经验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堪称防震减灾制度协同实战的典范。这次地震主要有三条经验:作为落实防震减灾法及相关制度的防震减灾规划全面、得... 汶川地震的应急处置及救助,显示出中国防震减灾制度的运作越来越灵活、有效,相关制度建设及其施行经验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堪称防震减灾制度协同实战的典范。这次地震主要有三条经验:作为落实防震减灾法及相关制度的防震减灾规划全面、得当;政府及时发布信息折射出依法行政的法律水准大幅度提高;恰当把握应急救助原则形成了政府与民众之间双向的深刻认同。但是也要注意到,当前中国防震减灾能力仍有待提高。结合2008年即将进入审议的防震减灾法草案,还要在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震后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立法修改。此外,中国防震减灾制度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尽快确立推动地震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战略;渐次加强防震减灾的配套制度建设;有意识地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震后重建救灾制度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防震减灾草案 汶川地震 防震减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供电公司开展首个防震减灾日活动
11
作者 牛明 卢和煦 《农电管理》 2009年第6期6-6,共1页
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5月11日,酒泉供电公司开展了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酒泉供电公司应急预案汇编》等应急法规及公司各类应急预案知识为内容的知识竞赛。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供电公司 酒泉 知识竞赛 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宇欣 陈为涛 赵秋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区域,地震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深受地震灾害影响。2019年,中国地震局提出到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本文旨在研究构建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具体...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区域,地震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深受地震灾害影响。2019年,中国地震局提出到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本文旨在研究构建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具体方法,以量化衡量发展水平。本文首先明确了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依据科学性、独立性等原则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继而结合评价对象特点和不同评价方法原理,选用效用函数法计算综合指数,最后利用2015年至2017年各省数据对构建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给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现代化 综合评价 效用函数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应对汶川地震灾害的法治前提分析
13
作者 徐继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1-123,共3页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区、市)的417个县、4656个乡(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区、市)的417个县、4656个乡(镇)、47789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624万。(数据资料来源于2008年6月24日国务院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突发事件应对 地震灾害 唐山大地震 自由裁量权 受灾人口 最大烈度 防震减灾 行政行为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我国《紧急状态法》迫在眉睫
14
作者 李爱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紧急状态 应急预案 危机管理 突发性 政府危机 防震减灾 核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 紧急权力 “非典”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者按
15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依据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地震风险分布确定的具有高地震风险且必须采取防震减灾强化措施的区域。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由国务院颁布,所采取的强化防震减灾措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依据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地震风险分布确定的具有高地震风险且必须采取防震减灾强化措施的区域。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由国务院颁布,所采取的强化防震减灾措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各级政府规章规定。现行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2006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其编制技术思路和主要工作内容已于2006年发表在本刊第22卷第3期①。为更好地实施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并发挥其作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于2012~2013年期间共同实施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成效及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编者 防震减灾措施 地震风险 地震危险性 风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声音
16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共2页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项任务;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 防震减灾法》 声音 国务院办公厅 房地产市场 经济工作 性特征 胡锦涛 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慎的“推迟”
17
作者 张传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8-29,共2页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6月20日透露.原定于6月份报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将可能在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方面做出重大修改,报请时间将推迟。这种推迟是一种谨慎的态度,是一种进步。
关键词 国务院制办 防震减灾 人大常委会 修订草案 应急救援 负责人 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建设抗震设防——花小钱 买安全
18
作者 管志光 《河南农业》 2003年第5期32-32,共1页
今年2月24日上午,新疆伽师—巴楚发生地震,造成众多死伤,损毁房屋8000多间。6.8级的中强度地震为何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分析,除地震级别外,当地的房屋建筑很少考虑抗震设防也是重要因素。
关键词 房屋建设 抗震设防 地震安全性评价 行业管理 防震减灾法》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