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数字化教材内涵建设的思考 |
胡冬裴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3 |
1
|
|
2
|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
宋琳
谢宁
刘华生
郑杨
周妍妍
关慧波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16
|
|
3
|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
陈贵海
臧知明
邓巍
刘红杰
武丽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0 |
5
|
|
4
|
新概念:理论前提,揭示概念内涵、朝向现代科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Ⅰ) |
乔明琦
魏盛
王海军
孙鹏
张惠云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5
|
新学科:学科规律,深化领域、形成分支、迈向现代教学--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上篇Ⅲ) |
乔明琦
于艳红
魏盛
赵启韬
孙文君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6
|
《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思路 |
王彩霞
崔家鹏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9 |
11
|
|
7
|
新理念:“质疑、检验、公认”,凸显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Ⅰ) |
乔明琦
王文燕
孙英霞
杨焕新
魏盛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8
|
借鉴MIT经验 重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课程 |
唐春媛
林从华
柯美红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 |
乔明琦
张惠云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0 |
10
|
|
10
|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内涵和外延 |
马青
司富春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3 |
4
|
|
11
|
概念转变:“探查对象,转变认识”引导理论与教学及思维变革——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Ⅲ) |
乔明琦
魏盛
张惠云
韩秀珍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应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改革《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
蓝肇熙
母建松
张进陶
王宗勤
刘宁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3
|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
车离
王红漫
|
《医学与哲学》
|
1998 |
3
|
|
14
|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
周玲
陈文垲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3 |
5
|
|
15
|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提高中医学术与现代中基研究水平——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Ⅱ) |
乔明琦
詹向红
窦学俊
魏盛
王晓茹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6
|
中医基础理论时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刘晓燕
郭霞珍
刘燕池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7
|
如何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 |
张效霞
王振国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8
|
新理论如何构建及评价?聚焦现象,解释预测,中医理论由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Ⅴ)(二) |
乔明琦
魏盛
王少莲
李霞
辛荣荣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5 |
3
|
|
19
|
中医发展的哲学局限性——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
刘建博
|
《医学与哲学》
|
1999 |
6
|
|
20
|
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
周学胜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