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质疑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曙琴 梁茂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6期1305-1309,共5页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并已进入推广应用过程。考察后发现,该标准的建立未能统一执行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体质分类特征交叉重叠,界限不清;单一体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较差。故建议不宜将...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并已进入推广应用过程。考察后发现,该标准的建立未能统一执行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体质分类特征交叉重叠,界限不清;单一体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较差。故建议不宜将中医体质学说拔高到中医体质学的高度;《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尚不成熟,应慎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 体质学说 争鸣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若干问题商榷 被引量:10
2
作者 冮顺奎 李雷 +4 位作者 刘明 魏丹霞 范平 杨春艳 侯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62-263,共2页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统一的方法;使体质分类和判定规范化、标准化,并向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实施个体化诊疗及治未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统一的方法;使体质分类和判定规范化、标准化,并向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实施个体化诊疗及治未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对《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商榷,并对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分类 判定 标准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研究初探 被引量:42
3
作者 任小娟 王琦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9期580-581,共2页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试行)应用于社区和体检中心,对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对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和国家的医疗费用,全面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试行)应用于社区和体检中心,对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对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和国家的医疗费用,全面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体质分类 判定标准 个体化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皮肤指标的中医体质模糊优化分类模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爽 张慧妍 +3 位作者 王立 王小艺 董银卯 孟宏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5-1002,共8页
探索面部皮肤指标与人体内在的中医体质类型间的隐形关联关系并确定体质类型,可为皮肤养护与诊疗提供新途径。选取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实测的具有多属性特性的皮肤本底样本值及由中医体质问卷确定的体质分类结果作为建模匹配数据对,依据S... 探索面部皮肤指标与人体内在的中医体质类型间的隐形关联关系并确定体质类型,可为皮肤养护与诊疗提供新途径。选取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实测的具有多属性特性的皮肤本底样本值及由中医体质问卷确定的体质分类结果作为建模匹配数据对,依据Spearman相关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了皮肤指标降维,而后依据模糊统计方法得到皮肤指标对体质的模糊隶属度,实现了非标准化数据的智能化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主客观信息的模糊优化组合赋权法,用以降低分类误差,建立多属性皮肤指标的中医体质模糊优化分类模型。针对新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分类正确率达到80%,从而证明了模糊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并可为其他非标准化与个性化数据的模糊多属性分类与评价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分类 组合赋权 统计分析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松 赵莉娟 +3 位作者 梁晓葳 孟立强 严芳 史俊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67-1968,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结论:兼杂体质是冠心病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有心梗病史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瘀血质和痰湿质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体质 体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卓勋 黄斌 +2 位作者 郑燕霞 许尤佳 杨京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182-2187,共6页
中国的中医体质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适用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标准仍没有统一的规范;且现有的研究常常忽视了地域、气候、饮食等因素对儿童体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中国中医体质学、目前中国儿童中医... 中国的中医体质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适用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标准仍没有统一的规范;且现有的研究常常忽视了地域、气候、饮食等因素对儿童体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中国中医体质学、目前中国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的研究现状,并参照当前国家政策形势,结合自身对儿童体质研究的体会,从而提出对策,建议在特定地域内尝试探索认同度较高的儿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方法,再进一步探索体质辨识指导下的体质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医 体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D-11的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归因于中医体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1-757,共7页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未见到中医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及中医国家标准,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并归因于中医体质,评估中医体质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为消渴病中医防治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调查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及中医体质分布。运用全球疾病负担(GBD)的综合理论,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群消渴病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广州市消渴病疾病负担情况。采用相对危险度(RR)评估不同中医体质对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的危险性。结果共调查广州市中1576名老年人,失访55名,回收有效问卷1521份,有效应答率为96.51%。其中男782名,年龄62(56,69)岁;女739名,年龄62(55,7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为13.08%,标化患病率为12.64%。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质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其中消渴病患者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消渴病疾病负担DALY率为86.46‰,其中YLL率为4.86‰,YLD率为81.60‰。广州市中老年人单一体质占比为48.98%,复合体质占比为51.02%。阴虚质是导致消渴病的危险体质(RR=1.73,P<0.01),导致了疾病负担33092 DALY,DALY率为10.98‰;占消渴病中老年人群疾病负担的12.70%。就不同年龄段而言,60~69岁年龄段痰湿质(RR=1.62,P<0.05)、阴虚质(RR=1.80,P<0.05)是危险体质,其中,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8530 DALY,DALY率为18.7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1.63%。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0520 DALY,DALY率为10.6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12.28%。痰湿质与阴虚质联合导致的疾病负担为26780 DALY,DALY率为27.10‰,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1.26%。就不同性别而言,男性痰湿质(RR=2.29,P<0.01),女性阴虚质(RR=2.27,P<0.01)是消渴病的危险体质。中老年男性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病疾病负担为45017 DALY,导致的DALY率为30.96‰,占中老年男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6.82%。女性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28753 DALY,导致的DALY率为18.43‰,占中老年女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0.79%。结论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较高,消渴病疾病负担沉重。阴虚质、痰湿质是导致中老年人消渴病的危险体质。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监测与管理,以有效降低消渴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消渴病 中年人 老年人 全球疾病负担 中医体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干预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小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以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为样本,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并观察中医干预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取部分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进行血压测量,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 目的:以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为样本,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并观察中医干预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取部分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进行血压测量,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2组患者中医体质分类。观察非杓型患者经中医干预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中医体质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组多见湿热质、痰湿质,非杓型组多见阴虚质、气虚质和阳虚质。通过适当的中医干预有助于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助于使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转归(P<0.05)。结论:中医体质分类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观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做客观依据,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体质分类 24 h动态血压 中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附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雷 塔拉 +2 位作者 杨红云 陈平 崔秀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找出其相关性与规律性,并进行总结。结果对3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发现脾胃气虚证最...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找出其相关性与规律性,并进行总结。结果对3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发现脾胃气虚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23.00%,其次为肝肾不足证,占22.00%,以后依次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气血不足证、血瘀证、骨痿证、肝气郁结证、痰湿证、湿热证;在9种体质分类中阴虚质发病率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气虚质,以后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与气郁质。结论提示9种中医体质中阴虚质与气虚质发病率较高,辨证分型中发病率较高的2个证型是脾胃气虚型与肝肾阴虚型。说明了体质类型与OP发病率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体质分类 辨证分型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干预防治高脂血症的疗效自我评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春凤 朱巨锦 王忆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819-820,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有效防治高脂血症。方法:采集218例病例,其中高脂血症确诊病例138例,包括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高危人群组80例,包括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进行中医按证型分体质个性化健康教育和自拟中药降脂方...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有效防治高脂血症。方法:采集218例病例,其中高脂血症确诊病例138例,包括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高危人群组80例,包括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进行中医按证型分体质个性化健康教育和自拟中药降脂方的综合干预。结果:高脂血症组中,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与西药对照组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3个月后2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人组6个月后,对照组TC、TG、LDL-C均不同程度回升,而治疗组Tc、TG、LDL-C较治疗前仍明显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人群组中,治疗组人组3个月、6个月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人组3个月后LDL—C明显高于入组前,人组6个月后TC、TG、LDL-C均明显高于入组前,HDL-C明显低于人组前(P(0.05)。结论:中医辨证型分体质干预高脂血症及高危人群,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较好,适合轻中度患者的降脂治疗以及西药的辅助治疗。安全性、长期疗效较之西药有明显优势。尤其在高危人群的预防中.能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辨证 体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与病程关系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超英 李迎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的分布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1~85岁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45例和非高血压患者476例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并将患高血压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对不同病程常见不适症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不适症状的分布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1~85岁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45例和非高血压患者476例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并将患高血压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对不同病程常见不适症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平和质人群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理体质以痰湿质、气血虚质为主,与非高血压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2)便秘、腰腿酸痛、口干、失眠位居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的前4位,分别占总例数的43.30%,58.90%,40.18%,50.46%;(3)平和质发生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病程在0~5年者以失眠居多,发生率为61.86%;病程在6~10年以口干者居多,发生率为61.84%;病程在11~15年以腰腿酸痛占主要,发生率76.16%;病程超过15年者以便秘居多,发生率61.29%。病程与以上症状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平和质人群随病程的增长而减少,以失眠、口干、腰腿酸痛、便秘为其常见不适症状,并随着病程的增加,依次占各病程段的最主要不适症状。为以后在诊治高血压时根据患者病程改善相关不适症状、调整体质,为能否更好的调控血压提供一定的指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体质分类 流行病学 伴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