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汝纶《答贺松坡》中《东游日记》考
- 1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44-46,共3页
-
文摘
《历史档案》1993年第 1期刊载的《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当是吴汝纶《答贺松坡》书中所称的《东游日记》无疑。证据有三 :其一 ,将《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与《吴汝纶尺牍》中的有关记录对照比较 ,二者在时间上正好吻合 ;其二 ,从二者记叙的考察地点 ,行程安排等内容看 ,也大体相同 ;其三 ,吴汝纶习称赴日本考察学制为“东游”。
-
关键词
日本
教育
考察活动
学制
吴汝纶
《东游日记》
考证
《答贺松坡》
-
分类号
G529.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周学熙东游与中国职业教育发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凯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20世纪初,周学熙受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而他自定行程,额外参观考察了8所学校。在他所写的《东游日记》的“跋”中,鲜明地提出日本维新成功,在于“练兵、兴学、制造”三事。返国后,他受袁督命创建直隶工艺总局,并出任总办,致力“振兴实业”。与此同时,在富民强国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创设了隶属于总局的高、中、初、少、业余、大众科普等多层次职业教育实体,堪称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
-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
周学熙
发端
《东游日记》
近代职业教育
直隶总督
参观考察
振兴实业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李喜所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
文摘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将日本视为最佳学习榜样。中国留日生的日本观反映出他们对日本的印象从总体上讲是很好的。当时日本是欧美新思想传入中国的一座带有中介意义的“桥”,而留日生则充当了真正的架桥铺路人。
-
关键词
留日生
日本观
日本留学生
留日学生
甲午战后
郁达夫
甲午战争
中国留学生
《东游日记》
文化选择
-
分类号
B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周作人谈汤尔和──关于周作人的两篇佚文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姜德明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6期41-43,共3页
-
文摘
周作人谈汤尔和──关于周作人的两篇佚文姜德明友人中有研究周作人和搜集他的佚文者,我当然支持。记得寒斋所存零本小册中尚有可挖掘的,除已提供若干种外,今又得两篇,且都是有关汤尔和者。汤尔和(1877—1940),浙江杭州人,早年在日本留学,攻医学。加入过...
-
关键词
周作人
佚文
评议员
协议会
东亚文化
知识阶级
七七事变
《东游日记》
追悼会
医学教育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面孔
- 5
-
-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6,共1页
-
文摘
1903年4月。时任直隶银元局总办等要职的周学熙受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东渡日本考察“工商币制”。考察期间他自定行程,额外参观考察了大仓商业学校、三菱造船厂内设技工学校等8所学校。周学熙每访问一处,便对各校的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学习年限等一一记录。此次东游日本的见闻给了周学熙很大启示,在他所写的《东游日记》的“跋”中,鲜明地提出日本维新成功,在于“练兵、兴学、制造”三事。回国后,他立即向袁世凯建议,“欲兴工艺,非设专局不能生效”,遂有直隶工艺总局的创建,周学熙被委任为总办。在任期间,他主持、运营天津及直隶的实业建设和实业教育。1903—1907年间,周学熙在天津先后创办(接办)了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实习工场、
-
关键词
直隶总督
东渡日本
《东游日记》
商业学校
周学熙
参观考察
技工学校
学科设置
-
分类号
G529.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