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山阳的苏轼文章接受——以史论、策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文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7,206,共14页
江户时代后期的日本汉学家赖山阳素有“日本东坡”之名,其对苏轼文章的接受广泛存在于品评与创作中,又以史论、策为中心。作为文章评论家,赖山阳分析并总结苏文的五种文势,指出其存在造势、顺势之两面,其评点紧承南宋文章学的脉络,也是... 江户时代后期的日本汉学家赖山阳素有“日本东坡”之名,其对苏轼文章的接受广泛存在于品评与创作中,又以史论、策为中心。作为文章评论家,赖山阳分析并总结苏文的五种文势,指出其存在造势、顺势之两面,其评点紧承南宋文章学的脉络,也是重实用的日本古文文章学从字格、文话发展到文格的表现之一。作为史学家,赖山阳《日本外史》得苏轼史论长技,并重视以古鉴今,《通议》从篇章布局到政治思想皆深受苏轼策的影响。赖山阳对苏轼史论、策的推崇符合幕府末期追求变革现实的实学思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坡策》的流行,赖氏也成为江户时代苏文接受转向注重史论、策及其经世之用的标志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代 文章学 《通议》 《东坡策》 赖山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世汉学与幕末变革思想——以吉田松阴的《东坡策批评》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利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6,共8页
吉田松阴(1830-1859)《东坡策批评》包含着变革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点:君主中心的政治观、人才中心的制度论和以攻代守的国防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近世日本形成的汉学传统,在幕末时期的先觉者们探索如何维护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 吉田松阴(1830-1859)《东坡策批评》包含着变革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点:君主中心的政治观、人才中心的制度论和以攻代守的国防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近世日本形成的汉学传统,在幕末时期的先觉者们探索如何维护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问资源。传统汉学非但不仅仅是日本近代化所要克服的对象,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亦非仅限于作为接受西学的媒介,而是在日本近代化转型期不可或缺的内在的思想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田松阴 苏轼 《东坡批评》 《东坡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