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统一立法走向——《世界环境公约(草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群 郭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共12页
2017年6月法国倡议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是一次意欲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一体化而整合国际环境立法的可贵尝试。该公约草案主要是对现有国际环境法原则的重申,但也适度发展了新的原则,具有较典型的共进性、权利义务统一性、统领性和框... 2017年6月法国倡议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是一次意欲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一体化而整合国际环境立法的可贵尝试。该公约草案主要是对现有国际环境法原则的重申,但也适度发展了新的原则,具有较典型的共进性、权利义务统一性、统领性和框架性。各国政府对公约草案本身尚未明确表态,理论界对其内容和作用亦有所质疑。公约草案的倡导国法国试图在联合国框架下促其生效实施。2018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评估制定"世界环境公约"可行性的决议,启动了联合国工作程序。虽然法国意欲推动联合国在2020年左右通过"世界环境公约",但就目前的《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来看,其因缺乏法律规范体系的逻辑自洽性,未必能实质性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统一立法的车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 全球环境治理 法国政府 国际统一立法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制度创新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亚媛 马忠法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8,共15页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标志着国际环境法从碎片化走向“整体体系化”,意在化繁就简、“硬化”软法、回应国际环境新问题。其创设了“本源—衍生”原则等级,采用了“环境人权”的新方法,引入了“不倒退”等新原则,推动了“环境权”法律...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标志着国际环境法从碎片化走向“整体体系化”,意在化繁就简、“硬化”软法、回应国际环境新问题。其创设了“本源—衍生”原则等级,采用了“环境人权”的新方法,引入了“不倒退”等新原则,推动了“环境权”法律解释的新实践。但其提取法律“公因式”方式欠妥,存在法律冲突条款缺乏、责任分配不均、履约机制虚弱等问题,甚至存在引起“环境贸易战”的风险。《世界环境公约(草案)》审议过程中,大国博弈和国际合作并存。中国可建议该公约增加法律冲突或支持条款,设置独立的代内公平条款,扩展全球盘点等履约方式;另一方面,中国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坚持在多边框架下进行“碳关税”的协商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环境公约(草案)》 碎片化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构化审思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家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1,共10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内蕴的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利用这四个要素,在无序排列下,其本真含义被遮蔽,被诟病为具有现代主义、虚无主义、本质主义及保育主义这四种异化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造成该原则与外在的国际合作及... 可持续发展原则内蕴的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利用这四个要素,在无序排列下,其本真含义被遮蔽,被诟病为具有现代主义、虚无主义、本质主义及保育主义这四种异化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造成该原则与外在的国际合作及公民参与、预防行动及污染者负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风险预防这四项次级原则发生张力,在全球环境治理实践中容易诱发狭隘的单边行径。在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下,应澄清可持续发展四要素各自对应的生态正义的程序、分配、能力和承认面向的价值意蕴,使其依次与外在四原则结合生成全球环境法治理论。基于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结构映射,揭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底层逻辑,并以形成中的《世界环境公约》的相关共识为指引,依托“一带一路”示范法定位,提出有序引导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正义 《世界环境公约》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